<h3>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整个城市仿佛按下了暂停键!本该热热闹闹的春节,也在悄无声息中冷冷清清地辞旧迎新。在响应号召居家抗疫的同时,新沂市乡村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育站的学员们学习的脚步没有暂停,学习地热情并不冷清。正月初八晚上七点,学员们齐聚学习交流群,围绕阅读王维审的《做一个不再困惑的老师》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线上读书交流会。</h3> <h3>线上交流活动中,全体学员按时在线,在领读者的引领下,围绕事先设计好的交流主题,结合自己的读书心得和教育教学经验与困惑,积极思考,畅所欲言,一次次将交流活动推向高潮。</h3> <h3><br>王维审老师的书从多个侧面谈了成为一名好教师应该做什么,王老师所说的不是大道理,所说的具有可操作性;王老师讲的不是空洞无物,王老师讲的是那么实实在在。王老师讲的给读者以具体的指导,给读者指明了一条清晰的路。学员们一次次精彩的发言,不仅展示了自己的读书收获,还透露了自己的教育智慧和思考。</h3> <h3>韩旭老师针对特殊学生这一话题谈到:教师工作特殊在于面对的是有差异的、发展中的人。术业有专攻,发展有迟缓,首先要允许、尊重特殊学生的存在。其次,要发现他们的“特殊”。在学校多观察,和家长进行沟通,必要时进行家访。如果家庭教育存在问题,要进行专业的教育指导。<br>吕可老师在交流中发表了的思考,她说:“学校里的一切都是围绕分数转的,于是,在分数的较量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优生和差生之分。老师自然喜欢前者,于是差生就变成了众矢之的。训斥、打击等一系列打压,让差生越来越差,甚至有点无地自容。但是,人的衡量有多重标准,差生虽然分数差,但品格和行为不见得差,所以对于差生,老师还应该放大孩子的优点。”</h3> <h3>陆凡凡老师也在交流中,讲述了自己的教育故事:在我带班主任的第一年,上课时,在你争我抢、热热闹闹的氛围中,他总是一个样子:头枕着胳膊一直趴在桌子上,整天沉默寡言,情绪低落忧伤。老师上课内容他不听,家庭作业几乎不写。一次我让他把这两课的生字抄一遍。写完后我一看,照着书本抄写的生字23个字错了17个!我压下心中的怒气,尽量轻柔的让他对照书本再写一遍,这次就一个要求:务必正确。很快他写完了,有进步这次只错了6个。我抓住这个进步对他大加鼓励,每天都抽一点时间检查他的基础知识,发现一点进步就使劲的表扬。在一次午间作业中,两个单元的生字他只错了2个。有时也不妨拿放大镜去看学生的优点和进步,“丑小鸭”身上也有值得喝彩的地方。</h3> <h3>徐杨老师结合书中的故事谈到:书的第三章:用什么样的眼晴看学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为老师要爱学生,但是如何爱?把自己认为的一切好的,对的,正确的,有益的,都推给学生,就是爱吗?王老师说我们教育培养的是社会人,我们不可能让学生生活在教师的影子里,让孩子去复制教师的行为,照着书本上的所谓的对的思想去生活。学生是一个个体,是一个独特且完整的个体,是一个有着自我思考,自由独立的个体。我们给予学生的最适合的教育就是把学生培养成一个独立、自信,具有极强的社会适应性,时时都能够信任自己的人。</h3> <h3>作为一名学校中的优秀班主任,一直严格要求自己和学生的庄颖老师说:“我的班级就是典型的成绩优秀,听话,纪律很好。对于外人的评价我格外的在意,所有对学生的管制无处不再,我不能有一刻的放松。明明知道这样做我和学生都会很累,但还是不能够放下 。从王老师的书中我懂得了要从容的面对世俗的诱惑,这样教育之路才会走的更加的长久。”<br></h3> <h3>韩宁波老师联系书中的一句话谈到:读到王维审老师的这样一句话:“我很幸运,有机会路过你们的人生,见证你们不一样的成长,不拘一格的成功。”我不禁停下来,写上了三个字:好温暖!作为老师,教书多年后,也也应该是满园桃李,我们路过了多少孩子的人生啊!而这份路过,不是匆匆而过,是知识的传授,是人格的培育,是心灵的交融……这是何等温暖的一件事!</h3> <h3>培育站的导师王其华校长在交流活动的最后向大家指明了本次交流的目的并对全体学员提出了殷切的希望,他说道:“今天晚上我们举行这个共读交流会,主要目的有:一是学习王老师的教育艺术、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二是学习王老师的勤奋和坚持不懈的学习精神;三是学习王老师教育叙事和教育随笔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希望通过读王老师的这本书,我们每个人都能会观察、会思考、会实践、会读书、会写作,做一个反思型的实践家,成为一个有思想、有特色的卓越教师。”<br>这是乡村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育站第一次线上读书沙龙活动,每位老师的思考都很深入,大家在交流中研讨,在交流中进步,在交流中成长,在交流中碰撞,交流的不仅是书籍,更是思想。</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