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月24日,市铁路医院驰援武汉医疗队员到达武汉第四天。从20日深夜受命紧急出发,经过几天紧张的培训、演练和考核,她们即将奔赴武汉大学中南院区开展医疗救治工作。几天来,她们与时间赛跑,匆匆的脚步,缩短了融合与磨合的过程;她们与病毒较量,认真对待岗前培训,做好防护打胜仗。<br></h3> <h1> 一、面对疫情,她们“疫”无反顾。</h1><h3> 2020.2.19 刘永娜</h3><h3> 22:40,当我接到是否驰援武汉消息时,我正值夜班。那一刻百感交集,紧张、兴奋、激动......我坚定回答:“去”。疫情暴发时我最初的梦想就是去驰援武汉,希望尽己所能,支持武汉,为祖国加油。这是我的职责所在,责无旁贷,关注疫情的发展,做好了随时“出征”的准备。我的护士长杨海静深夜赶到医院只为接替我夜班,让我有足够的时间整理行装,向家人道别。这一晚我彻夜难眠,有感而发写下一篇思想汇报。</h3> <h3>臧明月</h3><h3> 睡梦中接到科主任的电话,询问我明天出发去武汉支援的意愿,我毅然回答“没问题!”放下电话,望着漆黑的窗外,不禁默默说句——抱歉。虽然在疫情之初我就曾和父母说过,作为一名医生,如果有需要,我将义无反顾奔赴前线与疾病抗争,但是让年过花甲的父母担心,还是让我内心十分愧疚。古语说“父母在,不远行”,今天我要去千里外的武汉驰援,望他们原谅。心中的兴奋与紧张交织在一起,一夜无眠。出发前,爸爸紧急给我做了手擀面,那么大一碗,满满的爱,热气腾腾,润湿了我的双眼。离开家门时天还没有全亮。回望,父母就站在阳台上,零下20度的气温,他们就开着窗户对我挥手告别。</h3><h3><br></h3><h3>李楠楠</h3><h3> 接到电话“支援武汉,是否可以?”我没有犹豫,只有“我愿意,我可以”。很晚了,所以没有跟家里人商量,但我相信他们应该能够理解。国家有难,八方支援,“武汉病了,需要我们去帮助它”。当20日清晨我告诉家人们这个消息时,7岁的儿子哭了,我告诉他武汉病了,需要妈妈去照顾她,就像你病了,妈妈照顾你一样,孩子懵懂着停止了哭闹。爱人一边嘱咐着注意安全,一边忙着为我收拾行李,样样巨细,生怕遗漏。爸爸叹息一声,只说“一定要保护好自己,家里不用惦记,放心去吧”。</h3> <h1> 二、被温情包围,对爱有了更深刻的体会。</h1><h3></h3><h3> 几天来,我们的微信里充满了医院领导、同事、朋友和家人们的叮嘱声与祝福声,武汉酒店的贴心服务、医疗队员们的相互照顾,都使我们无时无刻不被温情包围着。深夜打开行李箱,看到院领导在那么短的时间里给我们准备了那么齐全的物资,我们热泪盈眶。</h3><h3> 你们的祝福都已收下,你们的期望我们铭记在心,这浓浓的爱,让我们坚信,乌云遮不住升起的太阳,疾病挡不住自由的灵魂。此时,我们身体虽然困锁在一隅之地,但是这份爱激发的热情却能播撒家国山河。放心吧,我们会保护好自己,顺利完成任务凯旋而归!因为,我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h3> <h1> 三、刻苦演练,做好防护打胜仗。</h1><h3></h3><h3> 几天来,我们通过网络自行学习各种防护隔离操作,培训7步洗手法、穿脱隔离服的窍门等各种操作流程,反复练习,互相检查、挑错,严格把握每一个操作细节。我们熟练掌握铺床、擦地、消毒、隔离,合理规划、安排隔离区,用这两天时间快速充实自己,提高自己。我们虚心向老师请教,掌握上下班进出酒店流程、入住酒店注意事项、消毒程序、垃圾处理、划分好各个区域。每日两次室内消毒工作,每天不停演练穿脱隔离衣,脑海中回放每个步骤、每个流程。周末坚持练习到半夜,反复强化,形成肌肉记忆,防控感染。根据地区不同的情况特殊,我们巩固以前掌握的知识,并学习新的新冠肺炎诊治内容,以尽快投入工作,完美完成使命。</h3> <h3> 我们三个按时参加培训,认真苦练,扎扎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请领导们放心,我们一定严格遵守这里的各项纪律,上得去,下得来,做好防护打胜仗。<br></h3><h3><br></h3><h3>审核:张少茜<br></h3><h3>编辑:金丹</h3><h3>图文提供:臧明月 李楠楠 刘永娜 </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