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图文原创沈建乔</p><p> </p> <h3> 十几年前,我在古玩市场转悠,从地摊上的一堆破碎瓷中看到两片带堆塑动物的残件,不禁拿来细看,顿时眼睛一亮,这不是海涂上常见的弹涂鱼吗?把两片合在一起,居然是二条维妙维肖的弹涂鱼在洞口嬉戏的场景。又找了几件同样釉胎的小残件,有站立的人、坐在屋檐上的熊和飞翔的鸟。而这两片弹涂鱼残件最让人喜爱,经过请教多位专家和查阅越窑青瓷专著资料,断定这些残件出自魏晋时期越窑青瓷堆塑谷仓罐。由此也引起我对越窑青瓷造型和装饰艺术的兴趣。</h3> <h3> 产生于东汉晚期的越窑青瓷被誉为瓷器之母,为人类生活、艺术、科技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在世界陶瓷史上也居首要地位。魏晋时期越窑青瓷在杭州湾南岸的浙东地区开启了大发展的阶段。所制产品既有碗、罐、壶、碟、洗、钵、盆等日用生活器,也有火盆、灶、鸡笼、狗圈、猪舍、谷仓等明器。堆塑谷仓罐作为主要大件明器,它的产生一改当时越窑装饰相对简朴而走向繁复,制造技术趋于复杂。由于其功能主要是精神象征性的,这给制作艺人提供了施展艺术创作想象的空间和自由。</h3> <h3> 从初创期的五联罐,到成熟期繁复的亭台楼阁大场景罐,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和观赏性。堆塑谷仓罐一般在肩部以上有房屋楼阁、各式人物(舞乐杂伎、看门人、持戈人、狩猎人)、飞禽走兽(凤凰、飞鸟、辅首、麒麟、狮熊、虬龙、羊等),有的贴塑佛像。它集捏塑、堆贴和雕刻于一体,全境式布局繁而不乱,体现了当时越窑青瓷造型和工艺所达到的高超水平。</h3> <h3>虽然堆塑双弹涂鱼是合二为一的残件,但从雕塑艺术的角度来看,还是件构图及意境完美的作品。此件长十三厘米,宽六厘米,高约三厘米。施青略偏绿釉彩,釉质晶莹光亮,其中形体稍大的那条弹涂鱼与罐体结合处,有明显的蓝色“窑变釉”。青灰色胎中有大小不一的气孔,釉胎结合牢固显示成熟瓷质特征。一千七百年前的这位制瓷艺人,应该有丰富的生活经历和细致的观察力,并在堆塑技能上有高超的表现力。他在带弧形的罐壁上用写实的手法塑造出生动活泼的海涂小精灵。有的谷仓罐身中留有小气孔,而这小气孔被他巧妙利用,成为弹涂鱼的洞穴口,这对弹涂鱼伏在洞口旁,弯曲的身体形成对称的装饰形态,其中一条把头伸在洞口欲进末进,这样避免了形式上的呆板,弹涂鱼的细节也刻画的很到位,突出的双眼,有力支撑身体的胸鳍,全身斑点的点缀都恰到好处的显示出弹涂鱼的形态特征。</h3> <h3> 据现代生物学家观察,弹涂鱼是鱼类中的天才,虽是鱼类但可以长时间离开水活动,洞穴则是它们躲避危险和繁衍后代的家。弹涂鱼一般在洞穴单独而居,只有在春夏繁殖后代时才雌雄双居,而雄鱼为吸引雌鱼到洞里要使出浑身解数才能如愿。这里所表现的正是这充满生活情趣的场景。鱼同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它的艺术形象很早出现在远古的日用器上,人们喜欢它年年有余的偶意,作为海涂上的弹涂鱼,出现在青瓷器上却是罕见的。</h3> <p>作者简介:沈建乔,书画笔名溪山剑桥,1963年出生于浙江慈溪。喜爱本土越窑文化,以图文和书画赉学习、探索、宣扬越窑青瓷艺术。</p><p><br></p><p>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中国越窑青瓷》,经该书作者授权使用。</p> <h3>本文转载自公众号溪上文化传播,版权归原作者所有</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