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战疫日记3

谢小胖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战疫日记 1</p><p> 2020年是有史以来最长的春节假期,整整30天的时间里,大部分人都是宅家状态,很多人曾憧憬着超长的假期,可这个春节充斥着心痛、无奈和望眼欲穿。一个月的时间里,前方医护人员浴血奋战、出生入死,武汉的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p><p> 作为零确诊的宁城县,近日,大部分企业迎来了开工热潮,自武汉疫情扩散以来,我县至今未出现确诊病例,显得尤为难得。我县没有高铁和机场,交通相比发达地区稍显落后,尽管有这些客观条件,但真正做到阻隔疫情传播的,是宁城县政府强有力的堵塞病毒举措。</p><p> 我县在第一时间在公路、卡口、火车站等主要交通枢纽设置了检查点,以最快速度实现了交通出入口的全覆盖。建立道路卡口与社区管控衔接机制,实现外来人员无缝衔接,从公职人员、志愿者坚守抗疫一线,到全民参与堵塞病毒输入的点滴,每一个平凡的宁城人默默奉献着自己的力量,哪怕微不足道、哪怕细微如雨,也会形成气势磅礴的宁城力量。60万宁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打造了抵御新冠肺炎病毒的天然屏障,在疫情防控的战疫中,每一个默默无闻的宁城人功不可没!</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战疫日记 2</h3><h3> 疫情就像一面照妖镜,灾难面前最能暴露人性的善恶美丑。有的人身披白衣以命相博、有的人出国旅行逃之夭夭、有的人千里迢迢以身试险、有的人隐瞒行踪对抗检查。</h3><h3> 从疫情爆发以来举全国之力驰援武汉,就能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永远放在第一位。大疫之下没有赢家,每个人都不是孤岛,有强大的祖国做后盾,我们才能在国家的护佑下游刃有余。</h3><h3> 前方战疫,有多少科学家、医护人员、军警战士流血牺牲、共赴国难,我们的价值观确实应该有所改变,要明白什么是国之重器?什么是强国力量?什么是道德标杆?什么样的人才是人民的英雄?</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战疫日记 3</h3><h3> 武汉病未痊愈,怎敢独自快乐?下午去河东社区参加疫情防控联席会议,当前的防控任务依然不能松懈,不能因为没有病毒输入而掉以轻心,放松警惕。连日来,每一个平凡的宁城人都在响应县政府的号召,在各自的战线恪尽职守,攻坚克难,如今的战果来之不易,是无数一线人员披星戴月、起早贪黑的守护换来的。</h3><h3> 时势造英雄,国家危难之际,无数个平凡的普通人挺身而出,用生命为国人开路,那些以身试险的先驱者必将为历史所铭记。致敬英雄最好的方式,就是走向一条向上的路,有一份热发一份光,不断前行,不断照亮。 黎明已近在眼前,而我们需要做的是耐得住寂寞,经得起等待,春天从不会缺席,​在某一个清晨或黄昏,微风吹过十里长堤,万千桃花悄然盛开……</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战疫日记 4</h3><h3> 气温回升、天气渐暖,随着全国企业的陆续开工生产,外出打工、上班的人员越来越多,许多人挥别故乡的小城,背起行囊继续踏上远方的征程, 沉垫垫的包裹里装满了母亲的眷恋和思念,此去一别,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再次相见。小站的乘务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守着这座古老的车站,见证着尘世中的熙熙攘攘和悲欢离合。</h3><h3> 大疫之年,每一次的相聚和别离都显得弥足珍贵,也许,迎来送往本来就是人生的常态,刚刚还在相互拥抱,转眼之间就各自天涯,只能在心里默默许下心愿,来年的春节,我一定回家,听一听故乡的歌谣,喝一碗母亲煮的奶茶,看一下小城的灯火阑珊,去儿时的老屋门前,看那颗充满岁月沧桑的老树吧。</h3><h3> 夜晚的冰雪正在悄悄融化,空气里弥漫着雨后泥土的味道,每一个离家的人已经陆续上车,绿色的车厢里透出淡淡的、温暖的光,每一个旅客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出神的望着窗外,没有忧伤,只有希望。列车在汽笛声声中缓缓行进,夜色中,站台上的工作人员注视着火车远去的方向,久久未能离去,我不知道她们的名字,却见过她们离开故乡不舍的样子。​</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战疫日记 5</h3><h3> 人生不过百年,看惯了悲欢离合、世事无常,才渐渐明白,故乡是那个年少时想要逃离,年迈时又拼命想要回去的地方。有多少人少小离家、漂泊半生、居无定所,蓦然回首,才发现乡音未改、两鬓斑白,那万水千山的故里老屋才是心灵永恒的归处。 </h3><h3> 午夜梦回,儿时的车站、故人、土墙在视线里渐行渐远、灯火阑珊,直到有一天白了发、掉了牙,像个孩子一样心血来潮,必须要回家看看。居住的房子不是你的家吗?不,不是,那个儿时长大的院子才是家的模样,成群的鸡鸭鹅狗在院子里喧闹;暮色炊烟里飘散着草木烧焦的味道;邻居的小孩儿坐在墙头,看月牙儿刚好挂着树梢。</h3><h3> 颤抖着双手买上一张回家的车票,​从坐上火车的那一刻,眼泪就止不住一片汪洋,故乡啊,原来一直在向我招手,哪怕沧海桑田、哪怕山高水远,故乡早已经刻进了生命的脉络,从未忘记你的样子,不曾遗忘、亦不敢遗忘。</h3><h3> 每一个孤独的夜里,一个人在躲在无人的角落,温习着故乡的冬天和雨季,怅然若失、泪落如雨……</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战疫日记 6</h3><h3> 任何时期,任何个人,就算功成名就、富可敌国,如果没有祖国作为后盾,犹如没有栖身之所的惊弓之鸟,所有的安全感、归属感和幸福感,均来自于强大的祖国在为你托底。</h3><h3> 2015年,中国海军护卫舰冒着生死危险,从战乱国家也门撤回中国侨民571人。2020年新冠肺炎,中国举全国之力,打响了全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保卫战。全国各地的医护队伍、救援物资、生产生活物资源源不断的驰援武汉。</h3><h3> 大到钟南山、李兰娟院士耄耋之年亲赴武汉指挥战疫的壮举;小到汶川农民开车36个小时运送蔬菜支援武汉百姓的情义,每一个平凡的中国人都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着自己的力量,哪怕微不足道、哪怕细微如雨,也能形成排山倒海的磅礴力量。</h3><h3>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从不是一句口号,而是点点滴滴的爱心和善举。回顾历史,5000年历史的华夏文明,多少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用百折不挠的意志和身躯,铸就了共和国大厦的基石。多难兴邦,伟大的祖国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一路前行,终于走到今天的太平盛世,2020的开局也许不如人意,但我相信,从没有越不过的高山和海洋,只要锲而不舍、勇往直前,武汉终会迎来黎明,我们的春天一定会在某个清晨如约而至。</h3> <h3>  作者:谢颖</h3><h3> 用文字记录那些彻夜难眠的日子。</h3>

战疫

疫情

日记

故乡

武汉

宁城

哪怕

我县

新冠

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