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月23日 12:00 武汉汉阳 多云</h3><h3> 三点要集合去练习呼吸操等入舱时候教给病友,这个时间吃罢午饭,静静站在窗边,看远处的长江大桥!现在的武汉依然很安静,可是我知道在这沉寂中一直在迸发着一股力量,一股不畏艰险,万众一心的力量! </h3><h3> 2月21日,一个特别的日子。上午我们支援的武汉汉阳国博方舱医院,首批53名患者康复出院!这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因为经过这十多天的努力,我们看到了希望和胜利的曙光!很激动,援鄂15天,看见病人陆续出院,就是我们不断坚持下去的动力!</h3><h3> 重复的步骤,依然提前一个半小时出发,酒店大厅集合,摆渡车载我们奔赴战场,更衣间,互相帮助,,穿戴完毕,检查完毕,踏入方舱,彼此陌生的同事,彼此道一声加油!彼此在对方眼睛中看到彼此的坚定!</h3><h3> 我和郭姐一直是负责1-8单元150多位患者的护理日常,交完班,排好工作事宜,我们开始巡视单元床,同每一位病友打招呼,了解其诉求,常规进行体温,血氧,心率,呼吸测量,并登录在册,所有病人测量结束,差不多接近一个半小时!今天我们都穿着是黄色的防护服,从一穿进去就有一种被包进塑料袋里的感觉,入舱开始就觉得呼吸费力,大汗,心慌,需要不断地大口换气,几次都被迫停下工作,闭上眼睛,调整呼吸,转移一下注意力,告诉自己坚持,坚持就是胜利!心里给自己打气,告诉自己,我们穿的不仅是防护服,戴着N95口罩,我们挑起的是责任,担当!勇敢和坚强!</h3><h3> 2单元病床,一位大爷,我们走到身边时候大爷情绪有些激动,一直再问什么时候安排他做核酸检测,什么时候做CT?什么时候出院,一直在说,你们要抓紧,抓紧给我治疗,抓紧给我办理……我和郭姐一边不停沟通安抚,一边忙找来医生告知具体核酸检测日期!其他病人见此情况,忙过来把我们拉到一边,告诉我们说不要怪他对我们着急,发火,大爷本来和老伴一起来的方舱,结果老伴第二天病情出现变化,就转院了,转院第三天,老伴就去世了,他心里难受,你们多体谅,别怪他凶你们……我们哪里有任何的怪罪,我们只有满满的心疼,比起我们的付出和你们的失去,你们的坚强让我们敬畏,除了心疼就还剩下心疼!</h3><h3> 四单元73岁的大爷,听舱里的病友说,今天是他的生日,他是自己来的方舱,73岁的大寿本该全家聚在一起,吃着生日餐,听着孩子们的祝福享受开心的时光,此刻,却显得那么孤单,我们没有生日蛋糕,只有简单的一点物资,忙拿过去,集结部分舱友,还有值班人员,给大爷唱一首生日歌,送上我们的祝福,每个人都被当时的氛围打动,我们让大爷许个愿望,大爷说希望所有的病友都能早日康复出院。我们看着大爷眼里闪着泪光,其实当时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有种想流泪的冲动,彼此温暖彼此感动!</h3><h3> 收了四名新入舱的病友,安排好病人床位,录入好信息,测量完生命体征,领完生活物资,介绍完方舱环境,一位大姐同我们聊起天,大姐说,我看着舱里的病友心情都不错啊,都很乐观的样子,真的和我在社区时候不一样,我们在社区医院安置时候,那里的病友都大部分时间低着头,谁也不说话,每个人很难过的样子!这里好开心啊!我说是啊,方舱是一个大家庭,医护,患者同心协力,彼此相互鼓励,相互帮助,您休息一会,一会也加入他们跳舞的队伍里去放松一下的!您会被这里的气氛所感染,心情变好,抵抗力就强,您恢复的就快!大姐由初入方舱的局促不安,一下子就变得轻松放心……</h3><h3> 在方舱工作想起一句话,那就是医务工作者,能做的是偶尔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在这里,这样的感觉尤为强烈,在这里,病人给你太多的震撼和冲击…他们来自社会各个阶层,一起经历这场疫情风暴。有的失去孩子。有的失去父母。有的家中只剩自己,或者全部隔离,但是他们却一直坚强,勇敢的面对,努力让自己好好活下去!我们必须要真正的去关心他们,近距离同他们去用心交流,这是我们应该做,也是继续努力的方向!</h3><h3> 这里的病人称方舱是通向康复的诺亚方舟,因为这里见证了我们的医者仁心,和大爱无疆,疫情面前,心与心的碰撞,最终会换来春暖花开!</h3><h3> 英雄的城市。英雄的武汉人民,我们一起加油!</h3><h3> 最后也想要再次感谢,感谢上级领导和医院领导对我们的亲切关怀,对我们家属细心周到的慰问和照顾,让我们温暖感动!我们一定牢记重托,防护好自己,坚决打赢疫情阻击战,凯旋回家!也请您们放心,请所有关心牵挂我们的亲朋好友放心,我们在这里一切平安!勿挂念!</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