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需要幼小衔接吗?

感动

<h3><br></h3><h3> </h3> <h3>  情景一:上了幼小衔接,就把小学一年级的大部分内容都学了,特别是数学,那么简单,孩子上小学后,因为都会了,哪还能认真听老师讲课?</h3><h3> 情景二:你们不知道小学上的有多快,不上幼小衔接,孩子根本就跟不上学习进度。你说别的孩子都会,就你家孩子不会,那多打击孩子的自尊与信心啊!</h3><h3> 那数学幼小衔接到底该不该做?</h3><h3> 其实,数学幼小衔接上还是不上,关键取决于怎么上。</h3> <h3>  数学是一门有关关系的学科。学懂,要理解其中的关系。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2-7岁属于前运算阶段,此时,孩子的思维能力还不能达到高度抽象的水平,因此在理解数学问题时,会遇到各式各样的困难。<br></h3> <h3>  如果幼小衔接只是告诉孩子知识点,然后进行做题练习,那么孩子就会靠他当前最发达的记忆能力去学习数学,不会去理解其中的数学关系与原理,也理解不了其中的关系与原理。但孩子不会告诉我们他不会理解,而是积极的去调动记忆,呈现结果。如果一直通过这样的方式学习,虽然会做许多题目但是背后的数学原理没有懂,思维水平没有提升。<br></h3> <h3>  有句话说“不进则退”,当孩子每次遇到的数学问题都依赖于记忆去解决,而不是思维?那孩子的思维又如何提升呢?<br></h3><h3> 数学最忌讳的就是不走思维过程,直接调取记忆去学习。如果是这样的数学启蒙方式,对那些不善于逻辑思维的孩子就是一个很大的伤害,因为他形成了一种学数学的不正确的方式,而且一直会去用,形成思维惯势,越大越难纠正。而且所做的数学学习的工作,都是信息记忆的堆积,很少涉及到思维层面,没有促进思维的发展,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阻碍了思维的发展。从教数学知识这个角度来看的话,我们不应该去数学幼小衔接。</h3> <h3> 但幼小衔接这个年龄段(4-6岁),又刚好是孩子思维发展的活跃期,科学合理地做一些工作还是会促进孩子的数理逻辑思维发展的。与此同时,孩子到了大班的时候,幼儿园也要教孩子很多数学知识,为了避免过多教数学知识给孩子带来的伤害,这个时候就必须抢先给孩子做数学启蒙,让孩子开启正确的学习数学之路。那到底该怎样做呢?<br></h3> <h3>  最好的方式是从孩子一出生开始科学养育,并在 4-6岁,进行系统的数理逻辑启蒙。</h3><h3> 数理逻辑启蒙内容包括:</h3><h3> 1. 理解数字。数字是人类发明的最早的数学,是数学最基础的概念。数学是抽象的,不依赖现实世界中的具体物品而存在,同时数学又是从现实世界的具体物品中抽象出来的。比如“1”只是一个符号,表示数量,现实世界看不到摸不到,只有在心里清楚“1”可以代表啥,语言不一定能够表达清楚,除非孩子思维水平到位,才可以理解语言背后的逻辑思维。反过来1个苹果,一个桔子,一袋牛奶,一箱牛奶等都是“1”,虽然苹果桔子,牛奶各不相同,但数量都是“1”。这个相同的本质特征就是数量“1”,这就是数字。孩子会从1念到100不代表孩子理解了数字,孩子会指着具体的东西数数,甚至孩子已经会列竖式计算两位数的加减法也不一定代表孩子理解了数字。怎样才算理解了呢?知道数字是代表一个集合中元素的个数,可以自如地使用数字进行数学表征。比如:幼儿园小朋友(四岁多)一个一个数饼干特别麻利,可以数到9。把饼干分成四堆说一天吃一堆,老师问几天吃完?又开始一个一个数饼干,答9天吃完。说明数字理解不到位,不能理解一堆也是“1”。</h3><h3> 认识了数字,孩子的数理逻辑思维水平就上了一个大台阶,为后续学习数学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此所谓传说中的数感,具备这种能力,孩子学习数学就有悟性。</h3><h3> 2.“表征”能力。两岁左右孩子出现表征能力,就是脱离实际物品用其他东西代替,例如用沙子代替蛋糕。这是孩子思维发展的一次里程碑,说明孩子可以脱离现实在自己的内在操作现实的事物,真正的逻辑思维时代开始了。这也是数学的基础,数学就是用符号替代现实世界中事物的本质关系,在内在进行推理。用沙子替代蛋糕------用“1”表示一个苹果------用x表示未知数(方程)------代数思想的建立。</h3><h3> 3.“对应”。对应在数学中特别关键,这也就是咱数学中以后要学的函数关系的基础。</h3><h3> 4.规律模式。发现事物的本质规律,这就是数学的核心。识别规律就切中要害,数学就变得简单并且有趣。</h3><h3> 可我的孩子4-6岁没有好好进行数学启蒙,而且幼儿园已经开始教数学了,我很焦虑孩子小学跟不上,或者用记忆的方式学数学,怎么办?</h3><h3> 那就来个突击方案吧:</h3><h3> 1.让孩子了解为啥要学数字,为啥要做加减法。把人类发明数学的过程给孩子演绎一遍。</h3><h3> 2.把基本数学原理攻破。数字的抽象理解,同上。理解加减法原理,集合的合并和拆分。十进制数的结构。</h3> <h3> 王老师数学幼小衔接线上家长课火热招生中,如有需要,欢迎扫码咨询!</h3>

数学

孩子

幼小

理解

衔接

思维

数字

逻辑思维

学习

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