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未复工就已失业

怡佳心理咨询工作室 丁丽燕

<h3>  </h3><h3> 这个假期对我而言,是工作以来休息时间最长的假期了。</h3><h3> 现在疫情逐渐被控制,有些城市已经陆续开始复工,然而,全国延迟复工再次升级,对于有些地区和企业而言,在疫情结束前不得复工,有的甚至要延迟到3月16日。</h3><h3><br></h3><h3> 然而,这则消息,成了不少职场人最大的担忧。</h3><h3><br></h3><h3> 市场终究是残酷的。</h3><h3><br></h3><h3> 随着复工时间的一拖再拖,有些企业可能已经到了危险的边缘,而有的企业可能还等不到复工,就已经倒闭了。</h3><h3><br></h3><h3> 正如一则微博说的——</h3><h3>“无论是否被感染,每一个人都在这场灾难里了”。</h3><h3><br></h3><h3> </h3><h3><br></h3> <h3><br></h3><h3> 这场灾难,让在大城市生存的人,远远比我们想象中更难!</h3><h3><br></h3><h3> 同学是一家公司的职员。疫情期间和我联系了几次,也是因为疫情才让这个多年不联系的同学得以有时间和我聊聊。聊了他很多不曾和别人说出的心事和担忧:人到中年,房贷、车贷、孩子教育经费、人情礼节来往、保险费用、双方老人赡养等压在肩上的一份份责任……好不容易年终了,指着年终奖来填补这些必须的开支。同学感慨,要不是这次疫情在家有时间好好照照镜子,他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鬓角都开始有白发了,身体上隆起了个大大的啤酒肚。原来自己已经工作了近20个年头了。</h3><h3> 就在前天,同学联系我说,他失业了!</h3><h3>原来他在手机里看到的哪些裁员的事以为离自己很远,可现在竟然被自己亲身经历了。同学说,在他接到老板电话 通知的那一刻竟然慌了神了。现在哪儿也去不了,找一份新工作更是没头绪。心乱如麻,只有找我聊聊,希望能给到些安慰!</h3><h3><br></h3><h3> </h3> <h3><br></h3><h3> 作为一个心理咨询师,我能给他的不是只有倾听、关注、理解、支持和共情………或许,还可以有一些关于职场方面的交流与分享。</h3><h3><br></h3><h3> 像同学这样的职场人,其实不在少数。</h3><h3><br></h3><h3> 他们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但让人感慨的是,一旦危机降临,他们的抗风险能力实在不堪一击。</h3><h3><br></h3><h3> 我不是说他们错了,他们没有错。</h3><h3><br></h3><h3> 但是从职业生涯管理的角度而言,很多陷入危机的职场人,多是源于规划力出了问题。</h3><h3><br></h3><h3> 什么是规划力?</h3><h3><br></h3><h3> 相关的专业解释是这样的:</h3><h3>“规划不是计划,是在把握整体框架的基础上,有重点地实施行动,针对可能发生的问题提前制定可以灵活变通的对策”。</h3><h3>如果用一句古话来表达,就是“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谋划准确周到而后行动,知道目的地才能够有所收获。)</h3><h3>事实上,规划力这件事情,贯穿着我们每个人的职业生涯。</h3><h3> </h3> <h3><br></h3><h3> 比能力更关键的,是隐性的“胜任因素”;</h3><h3><br></h3><h3>当我们求职的时候,HR 一般会根据岗位要求,考察我们是否合适。</h3><h3>每一个岗位被设置的时候,对应人选的素质也就会被大致勾勒出来,而招聘这件事说白了就是,寻求匹配这些素质的人选。</h3><h3>这也就是业内常说的“能力胜任模型”,该模型不是简单的能力与知识的组合,而是呈现出一个冰山的形式,如图:</h3> <h3>水面之上,是表层的知识与技能,这些属于“显性因素”:有结果可衡量,更有较为明确的学习路径,是初入职场的新人(也包括入职时间虽久但经历单一的职场老人)最需要修炼的地方;</h3><h3>水面之下,则是我们在一份工作岗位上,能否从平凡走向优秀、再从优秀走向卓越的决定因素,这些因素恰恰是隐性的,比如,这份工作是否和我们的特质冲突,是否能够发挥我的优势,等等。</h3><h3>很多人在求职的时候不遗余力,恶补各种技巧,入职之后,却没有保持学习和提升,导致了入职后的庸庸碌碌;</h3><h3>而与此同时,还有一部分人习惯按照 HR 提供的岗位说明书去工作,却很少留意过更深层的隐性因素——即便兢兢业业多年,依然没有取得什么成绩和作为。</h3><h3>事实上,比一份 HR 提供的岗位说明更重要的,是去与直属领导或资深前辈进行访谈,去了解和分析这个岗位的“隐性需求”,而不是一味地闷头干活。</h3> <h3>从我从事HR8年的工作经验里和现在接触到的来访者情况来看,太多的人由于对这些“隐性因素”上的认知匮乏乃至无知,常年枯守着一份和自己特质不匹配或无法发挥优势的工作,这无异于是在“自我消耗”!</h3><h3>是啊,你的老板会和你说:“勤能补拙,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h3><h3>——这固然是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问题是,你要不要做这样的决定?</h3><h3>事实上,在一个人的职业发展阶段,最为核心的功课就是——</h3><h3>不断地持续探索,弄清楚自己是什么样的人,选择哪些自己有天赋和优势的主题去学习,尽量避开自己的劣势科目。</h3><h3>如果用一句简单的话描述就是:比努力更为重要的,是你要知道往哪个方向发力!</h3> <h3>  </h3><h3> 打造任何时候都不会失业的技能;</h3><h3><br></h3><h3> 正如我同学一样,太多的职场人都曾经幻想自己有这么一份可以安稳做到退休的工作,然而,今天的职场环境早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h3><h3>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保证永远不失业?</h3><h3>答案是:并没有。</h3><h3>但是,有一种方法可以让你在失业后也能找到下一份工作。</h3><h3>这种方法就是,构建一种胜任大部分岗位的能力和知识体系。</h3><h3> </h3> <h3><br></h3><h3> 那么,具体该如何构建呢?</h3><h3>1、专业能力和通用能力;</h3><h3>专业能力各行各业要求不尽相同,这里就不展开了。</h3><h3>通用类能力中,有这几项是值得我们关注的:</h3><h3>思考能力,如批判性思维、决策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等等;</h3><h3>表达能力,包含口头语言表达、书面表达、视觉化表达(PPT、平面设计)等等。</h3><h3>管理能力,项目管理、时间管理、知识管理、团队管理等等;</h3><h3>学习能力,如对陌生能力和知识的快速学习和实践,等等。</h3><h3>这些通用能力看似人人都会,但要做到精通,需要下一番功夫。</h3><h3>例如,说话这件事情,看起来正常人都可以,但不是所有人都懂得沟通心理及沟通技巧的,也就意味着,真正精通说话的人,少之又少。</h3><h3>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及意愿,去有意识地发展这些能力。</h3> <h3><br></h3><h3> 2、“ T 型人才”或是适应未来最好的人;</h3><h3>所谓“ T 型人才”,指的是各类基础能力扎实,同时在某一方面具备非常优秀的技能。</h3><h3>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职场对于职场人的要求,只会越来越严格,适应者会活下来并且活得不错,不适应者则会被无情淘汰。</h3><h3> </h3><h3> (1)基础部分能力的要求会越来越高;</h3><h3>我遇到过有来访者,有些就特别害怕和人沟通,但事实上,这项能力是很多岗位的通用能力,不是说你会就可以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职场对于个人的表达沟通能力的要求,只会越来越高。</h3><h3>这是因为,我们的社会越进步,职场分工会越来越细,团队合作只会越来越重要,如果一个人的沟通能力有问题,很多工作都难以做好。</h3><h3><br></h3><h3> (2)、已有的资源和技能(旧)+ 新的平台组合,会形成多元化的发展机会;</h3><h3>例如,同样在疫情的影响下,有些教育机构就很好地利用了网络平台,通过线上课程的方式,同样能够开展业务。</h3><h3>而如果个人具备某项优秀的才能,可以结合这些新平台,寻求更多的发展机会。</h3><h3>比如,现在有不少网络兼职平台,如果你精通视频剪辑、精通 PPT、精通文案写作,等等,都可以在这些平台上寻求更多的发展机会。</h3><h3>因此,未来的职业趋势是:职位的概念将逐渐淡化,而能力才是职场中亘古不变的通行证。</h3> <h3><br></h3><h3> 当我们个人遭遇外界变故或者突发状况的时候,有些人很容易手忙脚乱,这个时候,你不能说他们没有计划(只是计划跟不上变化),也不能说他们毫无经验,很有可能是他们的规划力出了问题。</h3><h3>“规划不是计划,是在把握整体框架的基础上,有重点地实施行动,针对可能发生的问题提前制定可以灵活变通的对策。”</h3><h3>而规划力的根本,正是为了让我们提高未来应对风险的能力。</h3><h3><br></h3><h3> “在变化中,自我修复、自我更新、自我成长,将自个儿打磨成根据环境变化的生命体,而不是一板一眼的上班机器。”</h3> <h3><br></h3><h3><b> 与您共勉!!</b></h3> <p><br></p><p> 生涯规划指导:0873--3064868</p><p>15925336428</p><p><br></p><p> 石屏县湖滨路佳园小区旁 怡佳心理咨询工作室</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