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敬畏生命,胸怀祖国——关于生命教育

眉县职业教育中心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u>开学第一课:生命教育</u></b></h1><p><b style="font-size: 20px;">参考资料:</b></p><p><b style="font-size: 20px;">1.中国教育论坛 袁卫星《生命教育》&nbsp;</b></p><p><b style="font-size: 20px;">2.济南市花园学校 毕淑娟《生命教育》</b></p><p><b style="font-size: 20px;">3.杭州班主任 郭简《写给学生的一封信》</b></p> <h1></h1><h1></h1><h1><b>亲爱的同学们:<br></b><b>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牛雅妮老师。</b><b>2020年的寒假,是有史以来最漫长的寒假,漫长得超出了我们所有人的想象。面对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人民同舟共济、众志成城,书写了一首首气壮山河的诗篇,唱响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交响,竖起了一座座万古不朽的丰碑。</b><b>往年的今天,我们早就面对面的在一起学习了。而如今我们却只能通过空中课堂,在网上见面。</b></h1><h1><b> 我这第一课,它不是数学课,也不是班会课,那它是什么课呢?是生命教育的课,</b><b>今天我给大家分享四方面内容:1、尊重自然,敬畏生命;2、身在隔离,胸怀祖国;3、直面人性,心怀善念;4、崇尚英雄,发奋读书。</b><b>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希望这些用心书写、用情朗读的文字,能触动你们的心灵,引发你们的思考,让你们的生命活得更加丰盈充实、光彩有力!</b></h1><h1><b> 下面,就请同学们用心聆听吧!相信我的声音会穿越空间的阻隔,带去对你们的深深思念和牵挂!</b></h1><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u><font color="#ed2308">一、尊重自然,敬畏生命</font></u></b></h1> <h1><b>  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大自然在说话·大自然母亲》)</b></h1> <h1><b>  看完这段以“大自然母亲”第一人称叙述的视频,你有怎样的感受呢?<br></b><b> 法国作家雨果有一句话:“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b><b>这句话怎么理解呢?我想,它说的是:如果我们善待大自然,她就是善良的母亲,给予阳光雨露;反之,则可能引来晴天霹雳、灾难危机。<br></b><b> 一位现代生态学家说:人类是作为绿色植物的客人生活在地球上的。若把这个说法加以扩展,我们便可以说,人是地球的客人。作为客人,我们应当懂得尊重和感谢主人,做一个有教养的客人。甚至,对地球这个特别的主人,我们还要心存敬畏。</b><b><br></b><b> 100多年前,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法国医学家、哲学家阿尔贝特•史怀哲提出了敬畏生命伦理思想。他在文章中讲述过童年的一段难忘的经历:</b></h1><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h1><b>&nbsp; &nbsp; &nbsp; &nbsp; 一个春天的早晨,他被他的同学拉去打鸟,但弹弓装上小石头并拉紧之后,他却无法瞄准小鸟,因为有一个神秘的命令来自内心深处:“我面对的是一只活生生的小鸟,它是一条生命,绝不能伤害它!”于是,他扔下弹弓,惊走了鸟儿……<br></b><b>&nbsp; &nbsp; &nbsp; 史怀哲敬畏生命的伦理认为,一切生命,包括动物、植物和那些人看来显得低微的生命都是神圣的。它和我们一样渴求幸福,承受痛苦和畏惧死亡。<br></b><b> 史怀哲敬畏生命的伦理还认为,人的存在不是孤立的,它有赖于其他生命和整个世界的和谐。人类应该意识到,任何生命都有价值的,我们和它们不可分割。</b></h1><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 <h1><b>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我们每个人只有一次。”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实时动态中每天都在飙升的死亡人数,我想每个人都不会无动于衷,都应该沉下心来思考生命的意义:生命是1,其他是0,只有拥有健康的生命,生命中的其他一切才有意义。<br></b><b> 可是,日常生活中,又有多少人在践踏生命、糟蹋生命呢?有的人明明知道野生动物体内潜藏病毒,却总是经不住口腹之欲胡吃海喝;有的人明明知道森林是大自然之肺,却总是肆意砍伐,巧取豪夺,破坏生态;有的人明明知道酗酒吸烟对身体有害,却总是觥筹交错,吞云吐雾,显摆高贵;有的人明明知道熬夜就是慢性自杀,却总是抱着手机不断刷屏颠倒黑白;有的人明明知道早起锻炼有益身心,却总是在暖暖的被窝里沉睡不醒,爬不起来……都说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动物,为什么总是自作孽,总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呢?</b><b><br></b><b> 台湾作家杏林子在《生命 生命》一文中写道:“许多年前,有一次,我借来医生的听诊器,静听自己的心跳,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给我极大的震撼,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糟蹋它;我可以使它度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也可以任它荒废,庸碌一生。一切全在我一念之间,我必须对自己负责。虽然肉体的生命短暂,生老病死也往往令人无法捉摸,但是,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使我们活得更为光彩有力,却在于我们自己掌握。”<br></b><b> 是啊,人生不易,生命如此珍贵,我们必须敬畏生命,珍爱生命,把握生命,对生命负责!</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u><font color="#ed2308">二、身在隔离,胸怀祖国</font></u></b></h1> <h1><b>  我们来看一段视频。(《想念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有温度》)</b></h1> <h1><b>  这是央视节目主持人董卿在《朗读者》开场白里说的一段话。这段话,也许道出了此刻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声。<br></b><b> 因为疫情,你们也许有生以来第一次知道并且体会到了什么叫“隔离”;因为疫情,你们有了一个意料之外漫长并且难熬的假期;因为疫情,你们开始想念你的同学,你的老师,你的课堂,你的校园……但我想说的是,隔离的是病毒,阻断的是疫情。在社会中,在世界上,每个人都不可能独立存在;每个家庭也都不是一座孤岛。我们仍和世界有着关联。</b><br></h1> <h1></h1><h1><b>  现在,请你踏上通往你外部世界的旅程——<br></b><b> 首先,重新感受一下你的家庭。趁着居家隔离的时光,品味一下家的味道,品味一下厨房里妈妈忙碌的身影,品味一下饭桌上爸爸叮嘱的话语,品味一下爷爷奶奶花白的头发,品味一下外公外婆深刻的皱纹,你或许会品味到,家是生命的驿站,也是避风的港湾;家是一份关怀,更是一份责任。<br></b><b> 其次,重新思考一下我们的学校。在这特殊的时刻,学校把课堂搬到空中,把教室架在网上,你能一如往常地投入学习吗?以此联想,如果离开了学校、没有了学校,你还能成为一名自主学习者、终身学习者吗?<br></b><b> 最后,重新审视一下我们的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我们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b></h1> <h1><b>  鲁迅先生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有多少人慷慨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取别人的生命,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去挺起中国的脊梁!</b></h1> <h1></h1><h1><b>  面对疫情,84岁高龄的抗非英雄钟南山院士建议大家“没什么事不要去武汉”,自己却义无反顾赶往武汉防疫第一线;一个个铁血男儿和白衣天使,主动请缨、迅速集结,毅然决然奔赴战疫最前线;一个女包工头,除夕正在家吃团圆饭,听说火神山医院缺人,放下碗筷,就带着自己的施工队连夜赶到了工地;一个山东大汉,驰援武汉前就偷偷写下遗嘱,说自己如果有个万一,就让儿子朝着武汉的方向磕个头,不用为他难过;一个68岁的环卫大爷,在派出所扔下1200块钱,留下“急转武汉”几个字,就悄然离开……一个个感天动地的故事,诠释着什么是家国情怀,什么是责任担当,什么是大德大爱!&nbsp;</b></h1><h1><b> <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在大灾大难面前,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是旁观者,都不能置身事外!每一个人都要变成一束光,去照亮黑暗;每一个人都要变成一团火,去温暖他人!</span></b></h1> <h1><b>&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每一个人都要告诉自己:“我所站立的地方,正是我的祖国。我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我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我有光明,中国便不会黑暗。”</b></h1><p><br></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u><font color="#ed2308">三、直面人性,心怀善念</font></u></b></h1> <h1><b>  我们来看一段视频。(《泰坦尼克号》片段)</b></h1> <h1><b>  这是获得第70届奥斯卡金像奖的著名电影《泰坦尼克号》的片段。与其说,这是一部爱情片,我更愿意说它是反映人性的片子。在灾难面前,人性得以暴露和展现。</b><b>人性善恶说到底其实就是一种选择。</b></h1> <h1><b>  如今,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我们原本平凡幸福的生活:春节不能欢聚,企业不能正常开工,学校不能按时开学;同时也展现了不同人性:有人不顾个人安危,舍小家为大家,最美逆行,毅然奔向抗“疫”最前沿;有人蛮横无礼、拒不配合检查,甚至明知自己患病,却隐瞒病情,传染给别人……还有“天价白菜”“二手口罩”,以及对来自疫区人民的差别对待和歧视……疫情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一个放大镜,既放大了人性的善良,也放大了人性的阴暗。</b><br></h1><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 <h1><b>  当然,在疫情面前,我们所看到的更多的还是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善良。江苏一个靠捡垃圾为生的73岁阿婆,拿着9000元到村委会准备捐给武汉,被拒绝后嚎啕大哭,哭得撕心裂肺,就像失去了亲人一般;河南嵩县是国家级贫困县,疫情发生后,村民们用手在地里刨了三天,刨出10万斤大葱,全部运达武汉;87岁的抗美援朝老兵唐遂,为武汉捐赠2万个医用外科口罩,说自己是一名党员,也是一个老兵,有义务为人民做点事;还有常德的一位农民,将他干了一年抵工资发放的价值两万元的15000只医用防护口罩,一次性捐出……<br></b><b> 每每想到这些人,这些事,我的眼里就盈满了泪水,就会想起诗人艾青的一句话:“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br></b><b> 有些人,他们心中有大爱,但从不说自己有什么信仰,当时代的一粒灰尘落到他肩头的时候,他愿意竭尽所能、全力以赴甚至倾家荡产、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他们的信仰只有一个字:善。<br></b><b> 有人说,“黑夜里,信仰星河的人流浪,信仰月亮的人奔跑,信仰太阳的人等待天亮。”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在自己的心田里,种下太阳,种下善良,静静地等待天亮,等待花开!</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u><font color="#ed2308">四、崇尚英雄,奋发读书</font></u></b></h1> <h1><b>  我们来听一首歌。(《为了谁(武汉版)》)</b></h1> <h1><b>  22年前,一场突如其来的全流域大洪水,席卷了我国多个地区。无数的“抗洪战士”奋不顾身、抢险救灾,用生命抵挡洪水的场景,在歌手祖海心中,留下了永远难忘的烙印。<br></b><b> 22年后的今天,武汉这座城市,因疫情而蒙难。来自全国各地的“逆行者”迎难而上、前赴后继,奔赴抗击战“疫”最前线。</b><b>在这首最新改编的歌曲中,祖海含泪而歌、为爱而唱,真实的情感,自然的流露,引发了每一位听歌者的共鸣。而MV画面中,“抗疫战士”们的行动、话语更是令人潸然泪下。</b><br></h1><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 <h1><b>  抗疫期间,有一段话刷爆了朋友圈:“疫情结束后,希望国家给年轻人树立正确人生导向,把高薪留给一线科研人员,不要让年青人一味追演艺界明星……国家的兴衰需要教育、科技、医疗!要树立全民崇尚医生、科学家、教师、军人的风尚!是他们在支撑民族脊梁!”不管这段话是不是李兰娟院士所说,毕竟说出了国人的心声。<br></b><b> 习近平总书记在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仪式上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我们要铭记一切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作出贡献的英雄们,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br></b><b>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42人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其中既有于敏、袁隆平、屠呦呦等耳熟能详的科学家,也有申亮亮、麦贤得、张超等“人民英雄”,还有于漪、卫兴华、高铭暄等“人民教育家”。<br></b><b> 总书记说,“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是啊,国家需要英雄,时代呼唤英雄,尤其是在国家面临大灾大难的时候,更需要钟南山、李兰娟这样的科学家,更需要李文亮、张定宇、张文宏这样的医生,更需要黄锡璆这样的建筑师,更需要国有难、召必回、战必胜的军人……<br></b><b> 在这个时代,谁才是国家栋梁,谁才是社会脊梁,谁才是我们精神的方向?作为年青人,我们应该崇尚什么样的英雄,追随什么样的明星,学习什么样的榜样?答案其实很简单:是那些真才实学的科学家,是那些保家卫国的勇士们,是那些救国救民的实业家,是那些传递正能量的文学家,是那些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工作的劳动者……他们,才值得我们去景仰和膜拜,才值得我们去学习和追随!</b></h1><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 <h1><b>  曾经,经常有学生这样问我:为什么要读书、学习?我的回答大都是:为了考上自己心仪的大学,为了将来找一份好的工作,为了能过上富足一些的生活,为了国家的命运与前途……<br></b><b> 台湾著名作家龙应台在《亲爱的安德烈》一文中这样写道:“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br></b><b> 今天,面对“武汉疫情”中一个个救民于水火的“智者”和“勇士”,我们的这些答案显得是那么空洞、无力和苍白。为什么读书?这次“战疫”,已经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读书,不是为了成为网红明星,不是为了成为富豪权贵,而是为了成为钟南山院士那样的人!<br></b><b> 当疫情汹汹而来、死亡数字不断刷新的时候,我们大门紧闭度日如年惶恐无奈,我们眼巴巴地看着窗外盼望早点开学早日走出家门,我们甚至不敢张开嘴巴大口大口地呼吸。在这样的时刻,电影明星、歌星、网红都显得那么的暗淡无光,电视剧、动画片、手机游戏都感觉那么的索然无味,我们期盼着医术高超的救星出现!</b></h1> <h1><b>  当钟南山院士挺身而出的时候,我们仿佛看到了一道金光透过黑压压的乌云直射下来。阳光洒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带给我们重生的希望,我们才深刻地认识到谁才是应该追捧的大明星。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让钟南山成了全国人民心中的“定海神针”?从众多的媒体信息中我们得到了答案:钟南山一直都在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学术,20多岁名牌大学毕业,40多岁赴英国进修,60多岁带领医护工作者抗击非典,如今84岁高龄的他依然挂帅亲征,与“冠状病毒”战斗,着实令人佩服。<br></b><b> 同学们,如果现在你们再问我:“老师,我为什么要读书?”我可以坚定地告诉你:“读书的终极目的,就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就是为了让自己做一个像钟南山一样有知识的人!因为,知识不仅能改变我们的生活,还能力挽狂澜、救国救民。当危险来临的时候,你不是害怕,而是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去战胜危险,用自己的勇敢和担当去化解灾难,成为国家和人民的中流砥柱!”<br></b><b> 在这里,我把杭州一位班主任郭简老师写给她学生的一段话送给大家——<br></b><b> 我最亲爱的孩子们!他日,你长大。请你做像钟南山爷爷那样的人,敢说真话,勇挑重担,专业一流,成为10几亿人的倚靠。<br></b><b>我最亲爱的孩子们!他日,你长大。如果你愿意学医,请你做像这些冲上一线的医护人员那样的勇者,用自己的身躯,扛起万重大山。责任重于泰山,选择了这个职业,就要为其奉献一切。<br></b><b> 我最亲爱的孩子们!他日,你长大。如果你愿意走上科研道路,可不可以不仅仅评职称发论文,可不可以为人类的发展做更长远的预计,可不可以因为你的毕生努力,人们不必再遭受这样的祸患。<br></b><b> 我最亲爱的孩子们!他日,你长大。如果你愿意从政,请你做一个正直,诚实,心有大爱,心有慈悲的人。我相信,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是只要心中有大爱,有着一颗慈悲的心肠,他就一定会为百姓踏实办事。<br></b><b> 我最亲爱的孩子们!他日,你长大。如果你愿意从商,一定记得,做商人必有几分侠气,要凭本事赚钱,凭大义救国。<br></b><b> 我最亲爱的孩子们!他日,你长大。你们会从事各行各业,但无论你走在哪里,在做什么,请你记得,一个人的信仰不能丢,一个人对祖国和人民的大爱,不能丢。我们要做对这个社会有用的人,我们的人生才会有意义;只有温暖了别人,你的世界才会更精彩、更有意义!<br></b><b> 我最亲爱的孩子们,我相信,终有一天,我们会更加团结战胜困难!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你们是中国的明天!我相信,你们的善良、正直、勇敢、钻研、热血的心,一定能够点亮中国的明天!周恩来说,少年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你们,当勇敢地面对社会责任,为了实现中国梦而读书!孩子们!加油!<br></b><b>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同学们,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b></h1> <h1>  <b>课的最后,让我们共同欣赏那英演唱的歌曲《春暖花开》,让我们共同期待:我们的世界,春暖花开!</b><br></h1><h1><b><br><div style="text-align: right;"><b>你们的老师、朋友:牛雅妮</b></div></b><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二〇二〇年二月二十三日</b></div></b></h1><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

生命

我们

疫情

英雄

钟南山

一个

武汉

亲爱

人性

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