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亲爱的同学们:</h3><h3> 大家好!</h3><h3>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今年,我们度过了一个不平凡的春节。疫情让我们距离远了,却不会隔断我们彼此之间的关心和牵挂。今天,我们以线上学习的形式开启新的一学期。在此祝福屏幕前的每一同学,愿你们心中充满阳光,用勇敢和奋进书写2020年新篇章!</h3> <h3> 这个寒假好长好长,而中国抗击新冠病毒疫情的人民战争已经持续了一个多月了。在这场与病毒抢夺生命的大搏斗中,同学们大多是呆在家里,防止感染。每一个同学保护好自己的生命就是对这场战争的支持,就是为赢得抗疫最后的胜利做出贡献。
</h3><h3>
</h3><h3> 但是,当我们呆在家里的时候,还有许多人冲在第一线,他们每一分钟都在以自己的生命和瘟疫进行着殊死的抗争——不幸感染病毒的去世者,以自己的生命延续了别人的生命;更多安然健在的战斗者,用自己的生命挽回更多人的生命。
</h3><h3>
</h3><h3> 他们值得我们永远记住——记住他们疲惫的面容,记住他们逆行的背影,记住他们不朽的精神!</h3> <h3> 17年前,在“抗击非典”的严峻时刻,作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呼吸病学的顶尖级专家,他说了一句掷地有声的话:“把重症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那年他已经67岁了,可是一直奋战在前线,为中国最后取得抗非典的胜利立下了卓著功勋!他因此被评为2003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当时给他的颁奖辞是这样写的:“面对突如其来的SARS疫情,他冷静、无畏,他以医者的妙手仁心挽救生命,以科学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应对灾难。他说‘在我们这个岗位上,做好防治疾病的工作,就是最大的政治’。这掷地有声的话语,表现出他的人生准则和职业操守。他以令人景仰的学术勇气、高尚的医德和深入的科学探索给予了人们战胜疫情的力量。”他就是赫赫有名的钟南山院士。最近大家可能听说了正流传的这么一话:“火神山、雷神山、钟南山,三‘山’齐聚克难关!”足见钟南山在老百姓心中的威望。今年,当新冠病毒肺炎的疫情出现时,许多人还没意识到病毒的凶险程度,他便以自己精深的专业素养第一个告诉大家真相:“新冠病毒有人传人的危险,请大家没有特殊情况千万别去武汉!”但是,已经84岁高龄的他,却毅然奔赴武汉,来到疫情最严重也最危险的第一线。</h3> <h3> 如果不是这次抗疫,我想许多人和我一样都不会知道她的名字:柳帆2020年2月14日,59岁的她因感染新冠肺炎医治无效去世。消息传开,无数人为之流泪。其实她既不是著名专家,也不是一线的医生,她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注射室从事护理工作的一名护士。她之所以让大家感动,是因为明明已经到了退休的年龄,她却主动要求延迟退休。哪怕只是任注射室的护士,她也一丝不苟,认真对待每一位病人。有人说:“她只是一个打针的护士。”可是,打针的护士是直接接触患者的,与患者是零距离接触,比分诊台的护士风险还高。关键是,人的生命是等值的,生命的天平上,她和钟南山一样尊贵!让人痛惜不已的是,柳帆去世前,她的父母、弟弟也先后因感染新冠肺炎去世。她是怀着怎样的悲痛坚持屹立在抗疫前线的?亲人去世几天后,柳帆也在防疫战场阵亡,她代表了千千万万奋战在前线的英勇护士,她是当之无愧的抗疫英雄!同事们这样评价她:“柳帆性格随和、爱说爱笑、工作认真,执行医嘱从未出过差错、事故,而且护理技术非常过硬。”她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敬业”“友善”在她的身上得以充分的体现。柳帆的名字同样值得我们永远铭记!</h3> <h3> 最后我要讲的这个人就太普通太普通了,连名字都很普通,他叫“汪勇”,是武汉一位快递小哥。2月13日凌晨5点,他在武汉二环外快递仓库的一个高低床上醒来,测了下体温准备出门。他下意识看了看手机日历,才意识到,自己已经22天没回家了。作为一名普通的80后快递小哥,从早到晚,送快递、打包、发快递、搬货,日复一日的拼搏,够得上一家三口开销。这22天他做了些什么呢?大年三十傍晚,快递公司放假了。他关好仓库返回家中与亲人吃团圆饭。晚上10点,打算哄女儿休息时,突然刷到一名来自武汉金银潭医院护士的朋友圈,对方写道:“求助,我们这里限行了,没有公交车和地铁,回不了家,走回去要四个小时。”需求是6点钟发布的,一直没人接单。去还是不去?他经过思想斗争,决定去帮助这位除夕之夜不能回家的护士。当他接到护士时,小护士愣了,说:“我没想到有人会接这个单。”她感动得哭了,坐在车上,她一直默默流泪。汪勇从这位护士的口中,才知道坚守一线的医护人员们的艰难远远超出他的想象。那段时间,金银潭医护人员都是连夜奋战,能睡到床的人最多有10%,其他人只能在靠椅上勉强打个盹儿;但即使打个盹儿,也会随时被病人的呻吟和对讲机24小时呼叫声吵醒,如此氛围,别提好好休息了,就连精神上稍微放松一会儿都不可能。所以,她们宁肯艰难地在路上走4个小时,也希望能够得到短暂的休息。可是严重的疫情,让各种交通都几乎瘫痪了,每天那么多不能回家的医护人员,只能在医院强撑着疲倦的身躯望家兴叹。本来只是送快递的汪勇,一下感到自己新的责任。第二天,他接送了接近三十个医护人员往返金银潭医院,要知道他这样做,是冒着被感染风险啊!而且一天下来,累得双腿哆嗦个不停。后来他在网上招募了一个团队,有20多个人跟他一起接送医护人员,中间跑坏了三台车。然后他又联系上了摩拜单车,医院、酒店所有的点位都投放单车,车辆人员一天到位,解决了2公里左右的出行需求;随着支援武汉的医疗队越来越多,他紧接着又对接滴滴……在这期间,他没有回家,想念妻子和女儿,就只能对着手机视频看一看,说几句话。他后来说:“我不能停下脚步,驰援武汉的医疗队是我们的救命恩人,政府给他们安排得有饭吃、有地儿住,但细枝末节不一定照顾得到,我们可以查漏补缺,尽我所能不亏待他们。”于是,他又募集到了2.2万元,为倒夜班的医护提供泡面和水。后来有一个护士说,好想吃大米饭,汪勇下决心第二天一定让她们吃上白米饭,于是赶紧去联系对接餐馆老板。后来他经过多方努力,解决了医院所有医务人员的午餐。他的本行是送快递,可医护人员需要一批防护鞋套,整个武汉市都断货,怎么办?后来在淘宝线上找到一个商家有货,但在距离武汉市区55公里的鄂州葛店,因为商家也是一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发不了快递。汪勇连夜开车去取,带回来了2000双。他说:“我每天不停地做事,不停地解决问题,我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停下,但只要医护人员呼唤我,我随时都在。”截至目前,汪勇和他的伙伴们一共对接了1000名医护人员,接下来还要为3000名驰援武汉的医护人员提供服务。汪勇有一段话朴实又感人:“人这一辈子碰不到这么大的事情,不管做什么,尽全力做,不后悔。其实想想,我开始做这件事的初衷很简单,一天接送一个医护人员可以节省4个小时,接送100个就是400小时,400个小时,医护人员能救多少人,怎么算我都是赚的。”汪勇只是一个快递小哥,但他同样在一线为抗击疫情英勇战斗,他以自己的行为,告诉我们:只要力所能及地为别人、为社会、为国家做出奉献,一个普通劳动者也可以在平凡岗位成为顶天立地的英雄!</h3> <h3> 是的,无论是赫赫有名,还是默默无闻,无论是国家栋梁,还是民间百姓,无论是岁月静好,还是人生坎坷,其生命都可以成为一轮照耀世界的太阳;只要有爱心,有担当,任何人都可以自己的方式成为民族的脊梁!其实,所谓“英雄”所谓“脊梁”,只是我们对他们的评价,而他们可能觉得自己做的一切都很平常,“本来就应该这样做嘛”“不必给我们贴这么多高尚的标签”。但正因为如此,平凡的他们在我们心目中才显得伟大。让我们永远记住危难时刻“英勇救疫”的他们:钟南山、柳帆、汪勇……这次战疫中,让我们敬佩的人太多太多:传染病学专家李兰娟、最早的报警者之一李文亮、倒在防控疫情一线的村支书黄汉明、舍小家为大家的人民警察陈俊帆、每天坚持写“武汉日记”的良心作家方方,等等等等,这个名单可以列得很长很长,请每一个同学课后都去搜集一下这次战疫中的英雄人物的事迹,回到学校后请同学们讲讲讲他们的故事。</h3><h3> 同学们,病毒终将败退,疫情终将过去,春天必将到来,你们也会逐步长大,生命将日渐丰满。若干年后,回想起有一年寒假呆在家里,每天从电视上看惊心动魄又揪心疼痛、更可歌可泣的抗疫场面,不知不觉中,有些人,有些事,有些精神,已经融入你们的生命,成为你们永远的记忆。</h3> <h3> 孩子,疫情这堂课,让我们看到了很多很多,我们看到了人生百态,也看到了人性的美好。我们要去思考家国情怀的真实含义,要去学习民族脊梁的担当责任,要去分辨做人做事的道德原则。我们也可以与我们自己来一场心灵的对话:你想成为怎样的自己?你希望自己的人生有怎样的奔跑与坚守?有思辨,才能明是非;明是非,才能有选择;有选择,才会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为有所不为,我们才会给自己上交一份完美答卷。</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