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22日晚,莒南二中的全体教职员工,跟随新教育的践行者朱雪晴老师,走进了《打造校园文化:文化为银河立魂》,领略了文化给校园带来的无穷魅力。<br>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学校,是打造灵魂的地方,更离不开文化。<br><br> “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是新教育学校文化之魂。<br>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老师说:文化是学校凝聚力和活力的源泉,是学校的灵魂。学校教育缺乏文化,会把孩子带到一个抽象、片面的地带,文化的缺失带来精神的浮躁甚至荒芜,教出来的孩子可能是有知识没灵魂、有记忆没有根底的“怪物”。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让学校重新发现生命的意义和文化的价值。<br> 学校文化建设最关键的东西在于使命、愿景、价值观。<br> “让每一颗星星在银河中闪光”便是银河实验小学的使命和愿景。具体就是:让生活在银河校园里的每一个学生、每一位老师,能以最饱满的精神状态、最优雅的成长姿态,在银河校园里同生共进,实现生命的最优发展,闪耀生命的盈润之光!<br><br> 怎样才能做到呢?这是我们学习的重点,也是最重要的。<br>朱老师说有三点:慧于中,让文化物化于境;诚于内,让文化植根于心;秀于外,让文化彰显于行。 对此,我们深表赞同.<br><b> 慧于中,让文化物化于境</b>。在这所校园里,一花一草,一是一水,一厅一堂,一场一所,目之所及,脚之所触,无不凝聚着民族文化的精华,渗透着人文情怀和科学精神:日晷钟,以北斗七星命名的楼宇,以文学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命名的十条校园路,波浪问号等,桃李树等等,让文化物化于境,隔屏就能感觉到扑面而来的是浓郁的文化气息,和鲜明的个性,感受到历史的厚度,文化的厚度。<br> <br><b> 诚于內,让文化植根于心。</b>梁晓声说过,"文化"可以用四句话表达:植根于内心的修养; 无需提醒的自觉; 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 为别人着想的善良。让文化植根于内心。文化不仅是传承,更是一种信仰。<br> “只有珠穆朗玛,不是喜马拉雅”。教师层面,让教师以集体的方式站立,打造教师命运共同体,在相知相遇的教育天地中,互灌互助,取长补短,不能固步自封,克服瓶颈,实现再度成长,群星闪耀,才能汇成最璀璨的星河。孩子层面,“不做第一,只做唯一”。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要张扬个性,做不能复刻的自己。教师要守住守住每一个孩子,擦亮每一个日子。 <b> 秀于外,让文化彰显于行</b>。让每个老师感到师尊和师面,要有仪式感:会前点心,享受错时上下班,教师节礼物,六一校长礼物,教师每学期给校长的信,感动银河人物奖,小桥音乐会,帽子秀,校服招标,家长陪餐,家校共建操场……<br><br> 银河实验小学以理念文化明方向,塑造办学灵魂;以环境文化浓氛围,体现办学灵魂;以管理文化强内涵、践行办学灵魂。文化,就是一轮太阳,照彻校园的角角落落。以文化为学校立魂 ,用文化浸润孩子心灵。 总之,学校文化是学校组织成员的精神皈依,是他们认同的信念、观念、语言、礼仪和神话的聚合体。它决定着人们的使命担当、价值追求和发展目标,同时显现在学校的一切教育行为。 <br> 莒南二中成立以来,作为省级文明校园,秉承文化育人的理念,进一步强化文化内涵的理解,使我校的校训、办学理念、学习观念、人格塑造等融入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注重潜移默化文化熏陶,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充分发挥学校文化的育人功能。<br><br> 如果说“文化立魂”是一轮高悬的明月的话,我想每一所学校就是一道河流。这一轮明月在照亮具体一道河流的时候,它将呈现出怎样独特的教育风景来呢?我们每个学校,每个教师,每个班级,每个学生何尝不是需要“月映千川”呢?<br>月映千川影,流水听歌声。让我们且歌且行,做到目中有人,心中有光,在文化的熏陶下和孩子们一起成长! <br><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