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夜幕下的大别山医疗中心,雄伟,温暖,美丽。而在灯火璀璨背后,有多少动人暖心催泪和悲壮的故事。</h3> <h3> 告别最早的战场。在这里和战友们奋战了十几天,那是贴身肉搏浴血奋战的十几天。同事们通下水道、扛氧气、背大包、通霄转病人、护士长天天愁第二天的防护用品、领导们经常开会到凌晨三四点等等等等历历在目。</h3><h3> 机器搬走了,收拾好当初花了整整一天一夜时间清理出来的小屋,剩下东西的盖好,抹了最后一遍桌子,拖了最后一遍地,这都是我最最困难时候的伙伴。仔细查看了电源是否拔下,窗户是否关好,关门上锁,钥匙交给留守改造的同事。</h3><h3> </h3> <h3> 不敢回头,我知道此生再也看不到这战场原来的模样,再也看不到这小屋原来的模样。希望今后不要再有这样惨烈的战役,希望今后春暖花开,繁花似锦,但心里仍然极为不舍,为最危难时刻我辈的挺身而出,为大疫之前中国青年的责任担当,为舍己为民的这一群冲在最前方的勇敢者。<br></h3> <h3> 转战大别山医疗中心。科室的医生带着儿子到新院当志愿者,搬床,安床,见着什么干什么,为了48小时能矗立起来的医院,为了黄州新冠肺患者的希望。少年强,则中国强。</h3> <h3> 医院的手术大王,甲乳外科主任,单在我身上就动了六刀。因妻子已上一线,无论他如何请战,医院还是让他留守,于是当上了物资组的搬运工。嘱咐他一定一定护好自己那双手,我的甲状腺上还有个坨坨要他来切呢!</h3> <h3> 眼角,侧脸,下巴,护目镜,防护服等等等等,进重症病房前护士长细致贴心呵护,粘的粘,贴的贴,反复检查,生怕有一点点的疏漏和马虎。谁都是父母的孩子,谁都会是孩子的父母,一个也不能少。</h3> <h3> 我们今天的防护服太靓了!!是我最喜欢的小黄人的颜色,和柯柯一起秀一秀!</h3><h3> 每次进病房,总是带几个小饼干或小零食,送给那些躺在床上有些百无聊赖甚至焦虑的患者。没有口袋,带得不多,但看到他们的小欢喜心里好满足。</h3> <h3> 下病房给同学的姐夫做检查,姐姐在一旁给我们拍下了这么好的工作照。窗外阳光明媚,病房里总会冬去春来。</h3> <h3> 两员阵前大将,杰能和柯柯,聪明的瘦子和灵活的胖子各一枚。想出了无数方便诊疗帮助患者以及预防感染的好办法。从病房手机内软件的下载到探头接口的消毒,从穿脱防护服到鞋套口罩帽子的穿戴,一应想到,而且在不断改进。相比之下,我倒显得笨拙得很。我们是轮换下病房,每次看见他俩的背影,就像看见早上红通通的朝阳。</h3> <h3> 下班后如果物资组有东西要装卸,也经常客串搬运工。只是真的老了老了,胳膊腿腰都不争气,那些上午十点的太阳们正生龙活虎,朝气蓬勃。</h3> <h3> 当搬运志愿者的儿子居然那么巧地收到了美国的高中同学自筹买的口罩。山川异域,日月同天,心意相通,天涯咫尺。</h3> <h3> 科室派往党办和物资组帮忙的住培生,连夜赶去省外拖货。不也是二十三四岁的孩子,穿上大人的衣裳,学着大人的样子,为国出力,为民谋福。</h3> <h3> 大雪之后,新港路派出所谭副所长大清早把我们车上的雪都打扫了,我们一出来就可以干净安全地直奔战场。</h3> <h3> 我和弟弟弟媳都在一线,完全无法照顾年愈八十的父母,父亲长年卧病在床,母亲身体也不好,最让我担心的就是二老。分管父母居住社区的苏立东同志,只知道是在市直工委工作,不知道职务,但只让父母喊他小苏。小区封闭后,几乎每天都要到父母家看看,送菜,送药,帮忙调电视。看到他这暖心的短信,真心感动。</h3> <h3> 坚持一个多月给盛捷酒店医护人员免费送中晚餐的福利院员工,每天想方设法让我们吃好,同舟共济,并肩抗疫,疫情不退,我们不退。</h3> <h3> 出门走得急,只带了一套衣服。袄子,裤子,毛衣,秋衣秋裤,袜子都是闺蜜清好给我,最让人欣喜的是这些红袜子,本命年了,安康。</h3> <h3> 到酒店义务理发的标榜连锁店的小伙子,本来想剃个光头,人家说他也有职业操守的,拒绝了。整整两天,每天站六七个小时,手快剪断了。</h3> <h3> 入住的盛捷酒店的管理人员开会,怎样做好我们这些医护人员的后勤保障。大部分服务员都没来上班,管理层的亲自上,每天还想方设法为我们供应花样不同的早餐。</h3> <h3> 同事王平拍的好美的照片!湖畔边,夕阳下,人约黄昏后。感恩所有为这场战役做贡献的人,有我们在,决不言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