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有很多人会有这样的疑问,走野线就知道傻登山,有什么好?可以这样说,景区有景区的优势,野线有野线的特色。景区最大的不足就是人为的痕迹太浓。而野线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原汁原味,具有挑战性和征服感,而且野线人少,没有门票。所以,越来越多人热衷于户外登山,这叫“风景这边独好”。</p><p class="ql-block"> 2016年6月11日,我在“驴友群”里报名参加了竹林听雨组织的“农民第一洞”、寒山户外穿越之行。通知里还特别提示,寒山上林静风悠,大家可以带吊床哟!所以,我还专门从户外门市买了吊床装在登山包里。早上六点,从鑫泽小区门口上车。路上,群主又强调了几条驴友注意事项。同行还有满江红大哥,因为,大哥是著名的“太行野线通”,与他作伴,可以学到很多知识。一路上欢声笑语,大家兴高彩烈地向目的地进发。</p><p class="ql-block"> 首先,我们来到一个名叫杏峪的小山村。下车后,沿着一条坑坑洼洼的碎石子路继续前行,山谷两侧峰峦叠嶂,奇峰怪石,千姿百态,气势雄伟。</p><p class="ql-block"> 一路上坡,转过几道弯后,见眼前有一座简陋的大门,上面写有“天下农民第一洞欢迎您”。过了大门一拐弯便看到了洞口,上方悬有一块牌子,上面写有“晋冀兴峪隧道”。左面有一排砖房,屋内空空荡荡,一片狼藉。右面有一座小庙,一间供奉着真武祖师的塑像,一间供奉着财神爷的塑像。</p><p class="ql-block"> 趁着等其他驴友的时间,我和大哥坐在洞口外的石头上休息。这时,听一个小朋友说,洞口这里特凉快。我走过去,刚近洞口,一股冷风扑面,手臂上的汗毛立马竖了起来。</p><p class="ql-block"> 等大部队到齐后,我与大哥取出手电,走进了这个黑黑的、寒气逼人的隧道,坑坑洼洼的路面积满了水,部分路段的上方还在渗水。大约走了二十几分钟到了出口,由此,我们也就进入山西地界。</p><p class="ql-block"> 出了洞口迎面有座照壁,上面写有“晋冀兴峪风景区欢迎您”。照壁的背面还有关于“农民第一洞”的介绍。大致内容是,河北内丘县的杏峪村与山西昔阳县的小东峪村,为了走出大山,脱贫致富。1995年,自筹资金200万元,两村共出动700人从东、西两头对接开凿,经过历时6年的艰苦奋战,终于打通了一条全长1250米,洞穿太行山的隧洞。</p><p class="ql-block"> 2001年6月这条被称之为“两峪隧洞”正式通车。此举震惊晋冀两省,在国内也引起较大轰动,因为在我国的历史上,这是迄今为止由农民开通的最大规模的公路隧洞,为了纪念“两峪隧洞”的落成,这条隧洞又被称为“天下农民第一洞”。两峪的建设者和后期主要投资人王发林被政府和两峪农民视为“现代愚公”。</p><p class="ql-block"> 紧接着,有位驴友又为我们讲解了照壁上没有的故事,隧道开通后,投资三方因利益矛盾凸现并开始出现纷争,配套公路难以建设。2005年7月,利益纷争愈演愈烈,因争夺收费权还发生血案,被称为“现代愚公”的王发林因非法储存炸药被捕,两峪隧洞也就落为现在的局面。</p><p class="ql-block"> 听完这番介绍后,我的心情特别沉重,仰望着巍峨壮丽的太行山,也只能是无语地接受这残酷的现实。</p><p class="ql-block"> 再往前走,大路的右手边有几间房子,里面有锅碗瓢盆、电磁炉等,往山西方向走的路上有一栏杆横在中间,而且还有人把守。看着老乡一脸的无奈表情,心想,农民兄弟真的不容易,期盼两地政府早点解决此事,给自筹资金修路盼致富的农民一个说法,不能把这条致富路变成伤心路。</p><p class="ql-block"> 扭头往回,沿左侧崖壁间的山谷,我们开始向寒山进发,沿途虽然是荆棘密布,灌木丛生。但是,小草和树叶在骄阳的照射下绿得人心醉,甚至空气里都流动着些清新、温润的气息,所以一路走来,心里是说不出的愉悦和舒畅。 </p><p class="ql-block"> 这里的山石由砂岩组成,众多的崖壁在阳光下都透着暗红,有的像墙起伏在苍郁林海间,气势恢宏;有的像兽爬伏于陡峭崖壁上,凶恶狰狞;有的像竖起手掌,指点着阴阳变化;有的像千年竹笋,演绎着地质变迁;有的像盛开莲花,呈现着永恒美丽。我们一边用登山杖开路前进,一边欣赏着千姿百态、像迷一样美丽的景色。</p><p class="ql-block"> 翻过山谷,走上坡脊,视野一下开阔起来, 站在高处,遥望这里的幽幽山谷,长长崖壁,青青坡岭,隐隐山峰,好一卷返璞归真的壮丽图画。在这样的画卷里,不需要什么浓妆淡抹,也不需什么精雕细刻,自然的生长,自然的展示,这就是一种自然的大美。</p><p class="ql-block"> 驴友们陆续上来后,开始在这片高山草甸上欢呼雀跃,穿着五颜六色的俊男靓女摆出各种pose拍照,有的向这边走走,有的去那边看看,有的干脆就平躺在草地上休息。大家都被这片绿油油的空中草原深深的吸引着,陶醉着。 </p><p class="ql-block"> 西边应该就是寒山垴,东边的那个山峰不知道叫什么名字(我也没有问大哥),西南是一片松树林。</p><p class="ql-block"> 顺着松林的边缘,在一个垭口处下切,我们开始向寒山景区前进。穿行在郁郁葱葱的松林之中,四处的灌、乔、藤、草拥挤交杂,它们以各自特有的身姿遮挡着阳光,你只要一停下来,自然而然就有一股凉意。野花遍地都是,只是说不出这些花的名字,白白的一片像繁星,黄黄的一树似蝴蝶,紫紫的一丛如菊花。不经意间,这些生机盎然的植物吸引着你眼睛的同时,你的心也会变得柔软而纯净。</p><p class="ql-block"> 这里经年鲜有人来,朽木、枯树、厚厚的松针和松花都静静地躺在地上,保持着最原始、最自然的姿势,它们最终会无声的化为泥土。我们在一个名叫“情人谷”的地方小憩,仔细观察这沉默的静物,又怎能不产生几分遐想、几分感动呢?!</p><p class="ql-block"> 沿着林间幽径,继续前进,中午过后,我们终于来到一片开阔地带,中间有一块刻有‘寒山’字样的大石头,右边有一座山神庙,左侧的小山包上是绿油油的松林。群主说,这里就是寒山景区,大家都在这里休息就餐。登山者的饭菜很是简单,我吃的是火烧、鸡蛋和水。</p><p class="ql-block"> 吃完饭后,就着林间照下的抹抹阳光,有的坐在石阶上听着轻松的音乐,有的躺在吊床上感受着惬意的山风,有的三两人围坐在一起谈天说地。在这天、地、人相互融洽的氛围里,你所有的思想、情愫都会沉淀下来,你会寻找到日常喧嚣浮躁中难以得到的解脱与意境。</p><p class="ql-block"> 朦胧之中听群主说,大家可以从这里上去,到景区里面走走看看。从吊床上抬头,见已经有不少人开始向上走。于是,我也穿上登山鞋,悄悄的跟了上去。</p><p class="ql-block"> 沿着石阶穿行在松林中,路过一个圆形的大水池,水池的四周有几个石凳,地面上有不少生活垃圾,这应该是其他登山群的驴友在此吃饭时扔下的。由此可见,同样是驴友,素质的高低还是有很大区别的。</p><p class="ql-block"> 走不多远有一个垭口,向下是很陡、很深的台阶,需要双手紧紧地抓住两边的铁链慢慢的下行,到一个岔路口向左,过“古陶岩”,上“仙人桥”,再向上就是著名的“聚仙台”。</p><p class="ql-block"> 远看“聚仙台”犹如仙岛高悬在空中,四周只有细细的栏杆,站在上面,很是需要人的胆量。因为恐高,我没有上去,只是远远的站在垭口观看别人在上边挥手呐喊。</p><p class="ql-block"> 凭栏四周,那可真是赤壁丹崖,峰林如剑,峭拔云天,蔚为壮观。我不时地举起相机,为驴友们拍下美好的瞬间以及寒山壮丽的景色。</p><p class="ql-block"> 我慢慢的下去,从岔口向西,远看“栈道”如游龙盘绕于千尺绝壁之上,半山腰是“观日亭”,那里是看日出的绝佳地方,山顶上是“分凤阁”。 沿栈道继续前行,有一条下山的路线,下面的景点有“不老泉”、“一线天”、“仙人树”、“仙人洞”、“立石棱”、“恨天蛙”等。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都没有下山。</p><p class="ql-block"> 沿栈道绕过“观日亭”,抬头向西就可以看到“群龙峰”,继续前进,不远处就是“千佛岩”和“滴水观音”,我在佛前拜了几拜,坐下休息。从这里向下还有“雄狮镇山”、“仙女拜客”、“悬棺古洞”等景点,再往下还可以看到高约20米,树冠硕大,有300年树龄的"核桃树王"。因为道路太陡、太远,我们也没有前往。</p><p class="ql-block"> 向上走回到山神庙,过山神庙向西,我站在一个山头上,遥望四周丹崖碧岭、重峦叠嶂的地貌景观,错落有致的向远处延伸而去。高耸的山峦一般都是呈四叠,当地俗称“ 栈” ,栈与栈之间为100—200 米的悬崖峭壁。由下而上分为底栈、二栈、三栈、顶栈共4 栈。每一栈的陡崖岩壁如同红色屏风,高有数百丈,在每两栈间平台上树茂草丰,构成一条植物的环带,显得既壮观又漂亮。这种独特的地貌景观体现了太行山脉的精华,被命名为嶂石岩地貌。</p><p class="ql-block"> 正在陶醉之时,抬头看看天空的阴云是越来越多。听到群主高呼,我来到休息的地方,收拾行囊,跟着队伍从背面的一个峡谷往下切。山谷的坡度很大,脚下是乱石和厚厚的枯叶。我们手把着粗一些的大树或石缝里的荆棘,脚登长满青苔的山石,艰难地向下滑行。有时候手脚并用,有时候之字型前进,生怕一不小心滑了下去。因为坡度太大,我双脚的大拇指疼的厉害。</p><p class="ql-block"> 快到山下的时候,雨终于淅沥沥地下了起来,大哥经验丰富,立马从背包里掏出雨衣,很骄傲地对我说,俺一年四季背包都常备两样东西,其中一样就是雨衣。我说天气预报也没说有雨,山里的天气怎么说变就变呀!</p><p class="ql-block"> 没走多远,从背后看着大哥的雨衣,我是哈哈大笑,原来大哥的塑料雨衣破的都是洞,穿和不穿都是一样的。大哥说,他放背包里的时间长了,一直没有穿过,等今天真用着的时候,才知道都已经破的不像样子了。我们把登山包顶在头上,一路疾驰,来到一条水泥路上,我更是边跑边喊,那种畅快淋漓感觉,真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p><p class="ql-block"> 走出九龙门,我和大哥说起寒山这个名字,自然而然就谈到了唐代著名的诗僧寒山。大哥说,传说寒山曾在此隐居过一段时间,所以,才采用了这个名字。不过现在景区内并没有寒山相关的遗址遗物。但是,这里“瑶池仙境,天然氧吧”的美誉,倒是很符合诗僧的禅意佛心。</p><p class="ql-block"> 回来以后,闲暇之余,不时地想起“农民第一洞”的传奇故事,以及寒山美景的“雄、险、绿、幽、奇"。寒山植被覆盖率高,有森林沐浴之功能。沟壑纵横,峰峦叠翠,雨水丰沛,山泉密布,夏季平均气温只有20℃,是避暑度假、休闲疗养、生态旅游的好去处。</p><p class="ql-block"> 随后的2018年到2019年,我又三次故地重游。由此可见,这条线路给我的印象有多么深刻、多么美好。同时,我也希望更多的驴友和家人到此避暑度假、旅游观光。最后再提醒大家一的,“农民第一洞”和寒山景区可都是免费的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注:附上2016年夏日第一次和2018年夏日两次故地重游的拙作(2019年正月初七与老乡的结伴游单独另发),敬请各位老师雅正!</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七律-寒山行</p><p class="ql-block">白云蓝底赤骄阳,风洞滴泉惬意凉。</p><p class="ql-block">遥望松涛拍韵律,静观蝶舞嗅芬芳。</p><p class="ql-block">山挥苍翠含诗句,雾罩叠层赋断章。</p><p class="ql-block">阵雨不明驴友乐,透湿潇洒五零郎。</p><p class="ql-block"> 2016.06.11.</p><p class="ql-block"> 七律-仲夏游寒山记</p><p class="ql-block">寒山五月乱云飞,驴友遥呼隐翠微。</p><p class="ql-block">西岭逶迤惊跌宕,东风妩媚醉芳菲。</p><p class="ql-block">蜂迷蝶恋千枝舞,路转峰回百鹊围。</p><p class="ql-block">小憩密林多惬意,崖巅对饮不思归。</p><p class="ql-block"> 2018.06.16.</p><p class="ql-block"> 七律-初伏再登寒山</p><p class="ql-block">曾经迷路内惭羞,再次披装旧地游。</p><p class="ql-block">绿树婆娑峰峻峭,黄花烂漫径深幽。</p><p class="ql-block">纵情空谷鸣蝉伴,快意危巅舞步收。</p><p class="ql-block">闭目吊床人忘返,只因景美把心偷。</p><p class="ql-block"> 2018.07.22.</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