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李宣叔——读王安石《送李宣叔倅漳州》有怀

海棠

<h3><b>  战“疫”尚末成功,同志仍须努力。</b></h3><h3><b><br></b></h3><h3><b> 晚上把学校各年段、各部门的《防控疫情日报表》整理归档完毕,然后跟我班上的语文科代表交流一会儿学生线上作业完成情况,觉得没什么要紧事要做,便顺手拿起几本方志来,随意浏览。</b></h3><h3><b> 这阶段来通过翻阅几本方志,自以为在乡土历史文化知识上颇有收获,也增进了热爱之情。特别读到白居易、柳宗元、王安石、苏轼等大文豪写我们漳州的诗文时,更是有莫名的惊喜,甚至陡增漳州人的自豪感。其中,王安石《送李宣叔倅漳州》一诗我最是喜爱,因为在这几位大家笔下,唯有王安石的诗中,对我们大漳州有较细致的描绘。</b></h3><h3><b> 《送李宣叔倅漳州》是一首五言排律的送别诗,大意是好友李宣叔将赴任漳州,分手时作者赠诗一首,表达惜别之情,全诗内容大抵可分为四层。</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闽山到漳穷,地与南越错。</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山川郁雾毒,瘴疠春冬作。</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荒茅篁竹闲,蔽亏有城郭。</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居人特鲜少,市井宜萧索。</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野花开无时,蛮酒持可酌。</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穷年不值客,谁与分杯杓。</b></h3><h3><b> 这第一层是写漳州生活环境不好。首先地理位置偏僻,这里与南越交接,是福建最偏远的山区;其次自然环境恶劣,有毒雾、瘴疠。一片荒芜,杂草丛生,没有什么建筑物;第三、社会环境闭塞。人口稀少,市场萧条,虽有野花,浊酒,但经年无客,与谁共赏花,共欢饮?</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朝廷尚贺俊,磊砢充台阁。</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君能喜节行,文艺又该博。</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超然万里去,识者为不乐。</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予闻君子居,自可救民瘼。</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苟能御外物,得地无美恶。</b></h3><h3><b> 这第二层是对好友李宣叔的赞美。首先赞美好友才华卓著,是朝廷重用的人才,是国家的栋梁,重气节,好品行,博学又多艺;其次赞美好友勇气可嘉。因为那些了解漳州的人大多不喜欢去,惟有好友敢不远万里,潇洒前行;第三、赞美好友是一个品德高尚的君子,此番前往定能救治百姓的疾苦,必是一个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心为民的好官。</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似闻最南方,北客今勿药。</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林麓换风气,兽蛇凋毒虫。</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如漳犹近州,气冷又销铄。</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珍足海物味,其厚不为薄。</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章举马甲柱,固已轻羊酪。</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蕉黄荔子丹,又胜楂梨酢。</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逢衣比多士,往往在丘壑。</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从容与笑语,岂不慰寂寞。</b></h3><h3><b> 这第三层是对好友李宣叔的劝勉。首先告知如今漳州自然环境有所改善。听说现在北方人到漳州已经不用喝药抵御瘴毒了,山林空气流畅,蛇兽也消失了毒性,到漳州特别是州府所在地,更是气候宜人。其次漳州的物产非常丰饶,那些极珍贵的海产,应有尽有。章鱼、扇贝的美味,让你忘却家乡的羊酪;那橙黄的香蕉、鲜红的荔枝,更是胜过家乡的山楂酸梨;第三、劝慰好友,漳州有不少文人雅士可交往。因为有许多身穿缝掖之衣的迁客骚人,喜欢退隐避世于漳州这样的山野之间,你若与他们交往,天天谈笑风生,何来寂寞。</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太守好觞咏,嘉宾应在幕。</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想即有新诗,流传至京洛。</b></h3><h3><b> 这第四层是对好友的祝福和期望。首先是祝福好友在漳州仕途亨通,席座间常与太守、嘉宾把盏言欢,吟诗作赋;其次是期望珍惜友情,经常联系,如有新作,别忘分享。</b></h3><h3><b><br></b></h3><h3><b> 也许是因为王安石是江西人,相比其他几个文豪,他对闽南风土人情有比较深入的了解(虽然他没有到过漳州),能对漳州地域文化有如此细致的描绘,其内容详实远胜于范仲淹笔下的岳阳楼景象。</b></h3><h3><b> 然而遗憾的是我想对这首诗作进一步研读时,才发现我手头、包括网络上,除诗歌原文外,几乎查不到任何与它相关的背景资料。《鹭客社》林鸿东先生写过一篇《王安石笔下的宋代漳州》的文章,对这首诗的诗句有详细的解读,但就作者的写作背景也是未曾提及。</b></h3><h3><b> 我很好奇,李宣叔到底是何许人,竟能让王安石这样的大家对其如此钟情?</b></h3><h3><b> 题目“送李宣叔倅漳州”中的“倅”字比较贴切的释义“州郡长官的副职”。也就是李宣叔到漳州是当州府的副职官员。</b></h3><h3><b> 康熙版《漳州府志》上记载,宋代的漳州,州郡级官员只有三人:知州事一人,通判军州事一人,添差通判一人。其他下属判官、参军若干,也就是说李宣叔有可能是当漳州的州事或者是通判。</b></h3><h3><b> 我翻遍《漳州府志》,漳州历史上并没有一个官员叫李宣叔的。</b></h3><h3><b> 宋朝时期漳州州郡级官员姓李的共八个——五个知州,三个通判。</b></h3><h3><b> 从任职时间上看,三个通判任职的时间与王安石的生活时代比较吻合。</b></h3><h3><b> 王安石是庆历二年(1042年)以进士第四名授淮南节度判官;皇祐三年(1051年)任舒州通判;嘉祐三年(1058年)从常州知州入朝为度支判官。三个通判,李干是庆历三年(1043年)任职的;李平是皇祐二年(1050年)任职的;李之翰是嘉祐六年(1062年)任职的。</b></h3><h3><b> 从职位上看,宋朝通判的职权是在州府的长官下掌管粮运、家田、水利和诉讼等事项的官员,这与“倅”字的释义也相符合。</b></h3><h3><b> 从年龄上看,李干、李平、李之翰三个人都是以屯田员外郞升任漳州通判军州事的,年龄应该在三、四十岁。而李干任职时,王安石刚入仕,只有二十来岁,年龄差距较大,所以李干比较不符合。</b></h3><h3><b> 那么,李平和李之翰,那一个比较有可能呢?</b></h3><h3><b> 李平是皇祐二年(1050年)到漳州任职的。从诗中可以看出,王安石和李宣叔分手的地点是在“京洛”,而这一年,王安石还在浙江鄞县当知县。由此可见,李平也是不符合的。</b></h3><h3><b> 那么只剩下李之翰了。</b></h3><h3><b> 王安石是嘉祐三年(1058年)从常州知州入京任度支判官,嘉祐八年(1063年),因母亲病逝,才辞官离京回乡守丧。所以嘉祐六年(1062年)李之翰要到漳州任职的时,两人都在京城。由此可见,李之翰极有可能就是李宣叔。</b></h3><h3><b> 那么,李宣叔的“宣叔”二字是不是李之翰的字号呢?</b></h3><h3><b> 宋朝写到李宣叔的,除王安石外,还有一个是大文豪梅尧臣。梅尧臣写李宣叔的诗有三首,分别是《徒步访李宣叔宣叔有诗依韵答》、《李宣叔秘丞遗川牋及粉纸二轴》、《次韵和表臣惠符离去岁重酝酒时与杜挺之李宣叔王平甫饮于阻水仍有笋酱之遗》。</b></h3><h3><b> 第三首诗中提到了三个人的名字——杜挺之、李宣叔和王平甫。这杜挺之和李宣叔虽然在梅尧臣的诗中多次提到,但都找不到其相关资料,倒是这王平甫的记载资料比较详实:“王安国(1028-1074),字平甫,北宋临川人。王安石之弟,北宋政治家、诗人”。</b></h3><h3><b> 由此可见,“平甫”是王安国的字号,那么,“宣叔”极有可能就是李之翰的字号了!</b></h3><h3><b> 到底李之翰是不是李宣叔,还有待于进一步考究,也亟待过往高人能不吝赐教,指点迷津。</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