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瘟疫,逼近的传染病系列之二 作者:钱松泉 瑞安市人民医院急诊科

罗杰兔🐰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 写完第一集的鼠疫、霍乱后,获得不错的“票房”,使我有了勇气去续写第二集。这一集将重点阐述乙类传染病按甲类管理的那些臭名昭著的传染病。我国乙类传染病按甲类管理的共有五种,即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非典)、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肺炭疽、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以及现在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 由于糖丸的普及,脊髓灰质炎已几乎灭绝,这里不再赘述。而肺炭疽也非常罕见,听到比较多的是日本侵华战争731部队对中国军民使用的炭疽战,死伤无数。最近也是在2001年美国数个知名新闻媒体办公室陆续收到含有炭疽杆菌的信件,最终共计22人被感染,其中5人确认死亡。由于影响不大,这里也不做重点。倒是不在我国传染病管理内容的埃博拉病毒这里需要重点讲解下。因为我曾经遇到过自称得了“埃博拉病毒”的病人送来救治。</h3> <h3>(像中国如意的丝状病毒)</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 &nbsp;那是在2014年的某天的下午,时值非洲埃博拉病毒大流行。一位从埃塞俄比亚回国的病人发烧了,病人全身疼痛,不时寒战,呕吐不止,虚脱明显,低血压,家属先跑到急诊抢救室,满头大汗,高喊“医生救命,我老公得了埃博拉病毒。”当时在场的我们都震惊了,埃博拉病毒,这席卷非洲的号称“生命黑板檫”、死亡率高达50-90%的传染病令人毛骨悚然。当时我们根本不了解埃博拉病毒,也没有相应的防护措施。它可以通过血液、汗液等体液接触传播,怎么办?整个科室笼罩在前所未有的恐惧,可是病人已危在旦夕,血压下降,病人已神志恍惚。如果我们弃病人不顾,病人将彻底绝望。医生的天职,不允许我们这样做,我们不顾个人安危,做了简单的防护就上去抢救,这大概是我一生中最恐惧的一刻,不过本能告诉我决不能乱,我当时赶紧百度埃博拉病毒的流行区域以及相关的临床资料。发现尽管临床症状有相似之处,但病人没有出血以及疱疹,流行区域在埃博拉河流相关的苏丹、刚果这带,基本局限在西非,而埃塞俄比亚处在东非,不是疫区,当时是零报告。这样的结果令人振奋,这病人不一定是埃博拉病毒,较大可能是非洲流行的疟疾,由于近几年一带一路,温州人在非洲做生意不少,非洲来的发热病人绝大部分是疟疾,而且这病人很可能是最严重的恶性疟,我们马上予以抽血化验寻找疟原虫,化验很快就有了结果,是疟疾,那一刻的心情无法再用语言来描述,警报解除,经过青蒿氯喹特效药治疗,病人很快恢复。</h3> <h3>(奇塔姆洞所在的埃尔贡火山)</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 这几天为了再复习埃博拉病毒,平时少看电视剧的我,也观看了最近热搜的《血疫》第一季,共六集,故事从一位旅游爱好者在肯尼亚与乌干达边境的奇塔姆洞后出现头痛、眼眶痛以及全身到处疼痛,之后开始发热、呕吐、结膜出血,全身皮肤僵硬,像具活僵尸。在去医院途中出现了疱疹,并呕血不止,甚至呕出部分内脏,很快病人就不行了。最后查明是马尔堡病毒,埃博拉病毒的兄弟,同属于丝状病毒,马尔堡是德国的一个城市,因为首例马尔堡出血热发在在这,因此命名为马尔堡病毒,就像埃博拉病毒一样,埃博拉其实是刚果(扎伊尔)的一条美丽的河流,因为首例埃博拉病毒发生于此而得名。其实我个人认为这些烈性传染病以地方命名,虽然好记,但是对于这些地方是不公平的,试想如果你去非洲旅行,你会去埃博拉河看看吗?埃博拉带给我们的感觉更多的是病毒,是恐惧。埃博拉病毒呈丝状,也是单股负链RNA结构,传染源同样来自果蝠,中间宿主不明,可能是灵长类动物包括猩猩、猴子等,通过接触传播,自从1976年发现之后,埃博拉病毒已经爆发了28次。</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 像张文宏教授的演讲视频里所讲,这种高致病性、潜伏期短的病毒一般很难全世界流行,因为宿主还没来得及将病毒扩散就已经死掉了。所以国内没有埃博拉病毒。但是需要深思的是越来越多的新型病毒出现,到底天灾还是人祸,如果我们不去干涉野生动物的家园,去破坏他们的生态环境和大肆掠杀,病毒就不会侵犯我们,所谓“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正如《血疫》的最后一段话“地球免疫系统已经意识到最具破坏性的病原体存在----人类,当我们要清除病毒的温床,摧毁它们的寄存宿主,它们会需要一个新的宿主,那就是我们”。</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 本来想一次性写完需重点介绍的非典、禽流感以及新型冠状病毒,但由于篇幅过长,将会在第三集中予以介绍,敬请期待。</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