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深秋时节,金色阳光洒满江淮大地。</h3><h3><br></h3><h3>大约700年前的一天,古泗州城北杨家墩的一块洼窝地上,一位名叫朱初一的老汉正懒洋洋地躺着晒太阳。此时,有一位道士路过,看了这地势风水说,“葬于此处,后代可出天子”。</h3> <h3>于是,朱初一就把这位道士所说的话告诉了他的儿子朱世珍。谁知,十年之后,朱初一病死,他的儿子朱世珍就将老父亲埋葬于此地。</h3><h3><br></h3><h3>又过了半年多,朱世珍妻子陈氏怀孕了,生下一个儿子名叫朱元璋。</h3> <h3>到了元代的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朱元璋参加了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经过16年的厮杀,于公元1368年,即洪武元年,朱元璋登基,成为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h3> <h3>朱元璋称帝后,自然想起他的祖父朱初一以及当年那位道士在杨家墩的预言。为了光宗耀祖,朱元璋便追尊由他以上五代的长辈,高祖为玄皇帝,曾祖为恒皇帝,祖父为裕皇帝,父亲为淳皇帝。</h3> <h3>到了洪武十八年(公元1386年),朱元璋命太子朱标,带领文武群臣和工匠到泗州城北的杨家墩,开始建造祖陵。经过28年的修建,到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才把朱元璋的高祖、曾祖祖父三代的陵墓全部修建成功。至此,杨家墩改称明祖陵。</h3> <h3>据史料记载,当年明祖陵建筑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十分壮观。陵墓呈长方形,南北走向。有皇城两道,外面土城周长9里30步,里面砖城周长4里10步。神道两侧并行排列有华表、麒麟、狮子、骏马、马倌、拉马侍者、文臣武将和太监等21对大型石刻。</h3> <h3>明祖陵建成以后,每到清明时节,朱元璋都要率领文臣武将以及御林军,从南京出发前往祭祖,一路沿途文武百官,平民百姓都要跪拜接驾朝圣,浩浩荡荡,祭拜大军连绵20余里,蔚为壮观。</h3> <h3>遗憾的是明祖陵虽然宏大壮丽,但其属于九岗十洼的低洼地势。到了明代弘治七年(公元1494年),一位名叫刘大夏的官员治水无方,采用堵的思路方法,筑堤阻断黄河北支流,致使黄河的南支流夺取淮河入海,造成河道紊乱,淮河中下游洪水泛滥,宏伟的明祖陵也常遭水患之灾。</h3> <h3>到了清代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明祖陵在建成竣工260多年后,终被这一年的特大洪水淹没。</h3><h3>明祖陵连同泗州古城一起沉入洪泽湖湖底。</h3> <h3>星转斗移,改朝换代。</h3><h3>此后明祖陵沉没在洪泽湖底大约近300年,直到1963年,天大旱,洪泽湖水位严重下降,明祖陵遗址逐渐露出水面。</h3> <h3>从1997年以来,明祖陵几经修复。把21对大型石刻全部恢复并修整如旧,或如当年的风姿和气势。但由于湖水长期浸蚀和冲击,坟丘已被荡平,地面的砖木建筑基本损坏,唯有石刻尚存较好。</h3> <h3>我们知道,明孝陵在南京,是朱元璋和马皇后合葬陵墓,明皇陵在安徽凤阳,是朱元璋父母的陵墓,明祖陵正是此处,朱元璋的祖父、曾祖父和高祖父的衣冠冢。明初这三个陵墓记载着大明王朝鼻祖朱元璋的辉煌。</h3> <h3><br></h3><h3>走出明祖陵,在温暖的融融秋色中暗自思量。</h3><h3>明祖陵建成辉煌了260年,又沉没湖底销声匿迹近300年,无声无息,鲜有问津。</h3><h3><br></h3><h3>回望人生在世,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凡夫俗子,在其生命的奋斗轨迹中总是围绕着权利和利益而充满了斗争和争斗,同时,无论是伟人或是凡人都指望身后能在世上留下些什么,让后人纪念或怀念。</h3><h3><br></h3><h3>然而,一百年、几百年之后,唯有石头能够保存完好,其他又所剩几何呢?</h3> <h3>当然,也有亘古不变的,那就是这深秋的金色和苍穹之空的湛蓝。</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