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舟共济扬帆起,乘风破浪万里航

H

<h3>  一切来的那么突然,2020年的2月,武汉陷入了新冠肺炎的困境,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谁能想到,曾经热闹非凡的武汉有一天像突然按了暂停键,熙熙攘攘的光谷步行街空无一人,堵车堵到三环线的高架桥上只有星星点点的两三辆车。</h3> <h3>  为了打赢这场战役,武汉的医务人员化身战士,逆行而上,守卫城市。他们夜以继日地工作,汗水挥洒在战场,时常处于崩溃的边缘。本以为要独自抗战,不曾想,<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全国各地的医疗队伸出了援助之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他们不畏艰险来到陌生的城市投入战斗,迅速熟悉环境转换角色,和当地的医疗队融入一体,组成强大的医疗队,他们有着共同的目标-抗击新冠肺炎。</span></h3> <h3>  <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在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E1-10楼发热病房,就有着这样一支医疗团队,他们齐心协力,团结有爱,奋勇前进,他们在为抗击新冠而努力着!</span>同济医院光谷院区E1-10楼病区一同济医院和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援鄂医疗队联合抗疫,他们中的成员来自五湖四海,为了共同的使命相聚在一起。</h3> <h3>  救死扶伤是他们的使命,在生命面前人人平等,病人病了他们来治,病人有需求他们也会毫不犹豫去满足。在病房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他们为这些患者忙碌的身影,护士在运用娴熟精湛的护理操作技术同时还能动作轻柔,对病人的关心问候时常挂在嘴边,喂病人吃饭,协助不能自理的病人大小便,他们还会时不时递上一个水果,送上一份祝福,就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对待每一位患者。耐心和细心在这时候也能像以前一样常在,时常听到她们在说:“9床的爷爷需要指甲剪我去找给他;15床的婆婆想吃稀饭我跟后勤的说下,28床的爷爷睡得难受我要帮他翻翻身.......”原来,医者仁心,大爱无疆,就是这样啊!<br></h3><h3><br></h3><h3></h3> <h3>  繁忙的工作、高压的环境并没有打击到这个医疗团队的信心,他们依然满怀热情投入工作,在病房外面不管多么惴惴不安,进入病房了他们依然可以工作自如,努力完成自己该做的工作。为了让大家可以轻松上阵,他们彼此之间互相鼓励互相帮助,不抱怨不气馁,在鼓励自己的同时还会鼓励病人,得到了一个个病人的称赞!</h3> <h3>  在这支医疗团队共同的努力下,在病房创建的十二天后,他们终于迎来了第一批出院病人,从消毒病人各项物品到详细的出院宣教,再到联系社区送病人上车,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的牛院长和魏主任还精心为出院病人准备了礼物。大家也更加信心满满,相信未来的同济会有越来越多这样的病患走出去!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h3> <h3>  为了更好地参与抗新冠的工作,这支医疗队的小伙伴们,团结一心,共同做出了严格的防护服穿戴流程,这套流程经过他们的反覆钻研和讨论,得出的是最顺口也最安全的流程,在高效工作的同时,也更好地保护了自身的安全。</h3> <h3>  为了更加方便清洁的工作环境,护士长还特意做好了鞋架,一双双鞋放在上面整整齐齐干干净净,病区更换衣物的房间,每天都用消毒机消毒,用84擦洗,看的到的用心,无处不在,让每一个团队的人员安心上下班。</h3> <h3>  这支医疗团队,他们每个人的语言习惯喜好性格等等都不一样,可是他们的心愿却是一样就是早日结束疫情,为了心中的那个大愿望,他们把每天的小愿望写在身上,为自己打气,我想吃热干面、我想吃火锅,我想去看樱花,我想吃小龙虾,我想去海洋世界........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医疗队的经常打趣同济医疗队的说等疫情结束了请她们去青岛吃海鲜,同济医疗队的打趣说等疫情结束一定找机会再尽地主之谊,他们时常在一起欢声笑语,工作再累也不觉得孤单!</h3><h3><br></h3> <h3>  “武汉加油”!这是全国人民对于武汉寄予的希望。团结就是力量,不管身处何方,华夏人民团结在一起,同舟共济、共克时限,为了同胞们的身体健康,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相信武汉有这样一支支团结的医疗队一起努力,胜利就快到来,武汉的明天会越来越好!</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