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通】亲子阅读——最便宜也最高贵的养育方式

近👣 try my best

<h3>绘本是最适合孩子阅读的图书形式。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认为,孩子认知图形的能力从很小就开始慢慢养成。虽然幼儿不识字,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读图能力,如果家长能有意识地和孩子们一起阅读绘本,孩子将在听故事中品味绘画艺术,将在欣赏图画中认识文字、理解文学。不同的绘本还可以教会孩子不同的知识和品质,我们一起来看看吧。<br></h3><h3>亲子关系 妈妈和爸爸是宝宝最早认识的人。做阅读启蒙,不妨从亲子关系类书单开始。 1 《我爸爸》《我妈妈》<br></h3><h3><br></h3> <h3>2 《云朵面包》 第一次翻到穿着西装打着领带,手里提着公文包,着急去上班的爸爸形象,有的小朋友指着图片,脱口而出:爸爸!<br></h3> <h3>3 《逃家小兔》 小兔子对妈妈说:“我要跑走啦” “如果你跑走了,”妈妈说,“我就去追你,因为你是我的小宝贝呀!”<br></h3><h3>……</h3> <h3>一场关于爱的捉迷藏,简单得只有几段对话,但就是这几段对话,构成了一个诗意盎然的小故事,成为美国家喻户晓的经典。<br></h3> <h3>4 《妈妈,买绿豆》 阿宝专注于绿豆,从买绿豆,煮绿豆汤,把绿豆汤冻成冰棒,再到种绿豆,整个场景非常生活化和趣味化。<br></h3> <h3>5</h3><h3>《猜猜我有多爱你》</h3> <h3>我们中国人内敛含蓄,羞于表达爱。那就借助绘本,来表达对宝宝的爱吧。 6 《小熊和最好的爸爸》 让孩子学习做男子汉:粗犷、睿智、谦逊、幽默、细致;爸爸学习父爱的技巧:了解孩子的梦想,为孩子的勇气骄傲,当宝贝眼中的大英雄。<br></h3> <h3>7 《我哥哥》 安东尼布朗“家庭三部曲”终章,每一个看过《我哥哥》的孩子,都希望有这样一位哥哥: <br></h3> <h3>8 《跟屁虫》 “我妹妹可真是一个跟屁虫”这句话看似抱怨,其实暗藏着哥哥的爱惜和自豪。虽然总是吐槽妹妹是个跟屁虫,但是哥哥做什么都要跟妹妹在一起,真是个“宠妹狂魔”。<br></h3> <h3>情绪管理 孩子内心的温暖和强大来源于平时的每一件小事,他们从中得到各种兴趣体验和各种认知。借助绘本,我们可以教孩子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绪,上好情绪管理这一课。 1 《生气汤》 霍斯这一天很不开心。他的妈妈,一不批评,二不教训,三不追问,她知道,不应该抵制孩子的情绪,而是要教会孩子自我疏导。所以她煮了一大锅汤,帮儿子消解了一肚子怨气。<br></h3> <h3>这位妈妈知道,生气也是一种情绪,她没有要求儿子“别生气了”,而是想办法帮儿子撒气。等气消了,孩子就会发现,哦,原来生气是这样的呀,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有时候,孩子难免处在负面情绪当中,家长应该接纳和了解孩子的情绪,同时帮孩子找到适宜的舒缓方式。 2 《生气的亚瑟》 亚瑟的妈妈让他去睡觉,不让他看电视片,所以亚瑟生气了。他非常、非常地生气,气到足以把整个宇宙都震成碎片……但突然之间,亚瑟忘记了究竟是什么惹得他如此生气……<br></h3> <h3>本书并不以成人式的反应为来表现应如何约束和改变小孩儿的生气行为:“小孩儿怎么可以生那么大的气?”“小孩儿有什么气好生?”“不生气才是乖小孩儿!”而是带着大小读者一起用“显微镜”把“生气”这件事看个仔细,弄清楚它到底怎么回事。这种坦诚面对、探索情绪的态度,也是一种健康的呈现方式。 3 《菲菲生气了》 凯迪克获奖作品:菲菲因为抢玩具跟姐姐生气了,仿佛全世界都在燃烧。她从家里冲了出来,奔跑,哭泣,但是渐渐地,全世界平静下来,菲菲也觉得好点儿,让她生气的事儿,好像也没有那么大不了。<br></h3> <h3>这本书不仅适合脾气大,一言不合就掀桌的宝宝,还适合被宝宝逼疯,动不动就大发雷霆的妈妈。让大人和孩子都理解情绪的历程。 4 《我变成一只喷火龙了》 幽默的画风配上逗趣的情节,让人不喜欢都难啊。<br></h3> <h3>故事由“有一只会传染喷火病的蚊子——波泰,最喜欢吸爱生气的人的血……”令人捧腹。在这个故事里,通过夸张有趣的情节,充分表现了“生气”这样的情绪,就像一只喷火龙,既伤人又伤己。 5 《请不要生气》 “我”总是惹人生气,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七夕的时候,“我”写下了一个愿望,竟然让老师和妈妈都痛哭流涕……<br></h3> <h3>我们常常把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但是却常常忽略孩子内心的诉求。当孩子总是惹我们生气的时候,不妨静心想想,是不是我们对孩子忽略太多。 6 《床底下的怪物》 一本可以帮助孩子克服晚上独自睡觉恐惧心理的绘本。<br></h3> <h3>好好吃饭 用绘本里诱人的食物,再加上戏精爸妈走心的演技,孩子就比较容易接受不同的食物了。 1 《好饿的毛毛虫》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故事,小小的卵里钻出了一条又瘦又饿的毛毛虫,毛毛虫啃穿了苹果、梨子、李子、草莓、桔子、蛋糕……很多东西,才发现只有树叶才是最适合它的食物。最终,它由一条毛毛虫变成了一只美丽的蝴蝶。 <br></h3> <h3>2</h3><h3>《好饿的小蛇》 该绘本巧妙地将各种水果,颜色、形状等几种知识点结合在一起,可以让孩子们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认识了许多别的知识。<br></h3> <h3>3 《肚子里有个火车站》 用孩子的语言和视角跟孩子解释:为什么会牙疼?为什么会不消化?帮助孩子养成健康习惯和饮食习惯。<br></h3> <h3>4 《吃掉你的豌豆》 晚餐时间到,为了让戴西把豌豆吃下去,妈妈开出许多诱人的条件,希望戴西把豌豆吃掉:吃完就能够吃布丁、可以晚点再上床休息、不用洗澡、买新脚踏车等等。但戴西怎么也不肯……<br></h3> <h3>网上有个段子:“为什么家长不挑食,因为他们买菜时,只买自己爱吃的。”好的绘本不仅能让孩子产生强烈的共鸣,更能让大人看见自己。 甲之蜜糖,乙之砒霜,每个人都有口味上的偏好。挑食其实挺正常的,只要没有明显的营养不均衡,只要找到孩子爱吃的东西替换就行了。 5 《弗朗西丝和面包抹果酱》 弗朗西丝早餐只爱吃面包果酱,全家人都早餐都吃鸡蛋,可是他坚持不吃。他有一个非常聪明的妈妈,她深知孩子只吃一样食物总会腻,所以不动声色,欲擒故纵,最后让弗朗西丝终于厌倦了面包果酱,再也不挑食了。<br></h3> <h3>有的时候不是食物不好吃,而是孩子不愿意顺着父母的意愿来。对付挑食宝宝,还是要玩点小心机呀! 6 《环游世界做苹果派》 超市没开门,买不到做苹果派的材料,干脆环游世界去搜集材料吧?<br></h3> <h3>其实,这也是一堂地理课,关于很多国家和他们的特产的知识,就这样被偷偷植入啦。 7 《我绝对绝对不吃番茄》 来自《查理和劳拉》系列的一本书。4岁的劳拉什么都保持,胡萝卜、豌豆、番茄……不过这可难不住喂饭的哥哥查理,他用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哄妹妹吃饭:“我们当然不吃胡萝卜,它们才不是胡萝卜,这是木星上来的橘树枝”。<br></h3> <h3>罗拉咬了一口,味道还不错嘛。宝宝挑食了,家长也可以像查理学习,绘声绘色为宝宝描述食物的味道和稀奇古怪的来源,或许能让宝宝胃口大开呢。 培养自信 自信的孩子在人群中很显眼,更容易获得他人的信任和喜爱。怎样帮孩子建立自信呢?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发现孩子的优点并告诉他;鼓励孩子自己决策;避免横向比较。 下面推荐几本培养孩子自信的绘本: 1 《独一无二的你》+《勇敢做自己》 美国ArmchairInterview童书评论:《独一无二的你》和《勇敢做自己》是孩子童年必备的自主意识养成书,这将成为他们最珍贵的童年回忆之一。<br></h3> <h3>小鱼丹尼即将长大,爸爸妈妈把幸福人生的智慧分享给他,并告诉他:“在这个大千世界里,你是独一无二的。”带着父母分享给他的智慧财富,小丹尼开始了自己的探索,当他见识了这个世界的色彩斑斓后,妈妈告诉他:“孩子,生命是个漫长的旅程,你要勇敢做自己。” 2 《大脚丫学芭蕾》 一个叫贝琳达的女孩很喜欢跳芭蕾,而选拔会的评委嫌她的脚太大而拒绝看她的表演。她只好放弃跳舞,找了一份餐厅的工作,她也很喜欢餐厅的老板和客人,可是,她还是常常怀念跳舞。<br></h3> <h3>有一天,餐厅里来了一个乐团,在他们美妙的音乐里,贝琳达情不自禁跳起舞来了。在老板的邀请下,贝琳达开始为餐厅的客人跳舞,她跳得美极了,餐厅的客人越来越多,连大都会芭蕾舞团的指挥都来看她跳舞了,并被她感动了。 贝琳达终于又回到了舞台,开始为更多的人跳舞。贝琳达很快乐,因为她可以一直跳舞,跳舞。至于那些评审们会说些什么,她一点也不在乎了…… 3 《我也行呀》 斑马跑起来,呱嗒呱嗒。小女孩说:“我也行呀!你看,哒哒哒。” 云雀唱起歌来,唧唧唧。小女孩说:“我也行呀!你看,啦啦啦。” 本书以生动活泼的方式,将各种小动物的特色一一呈现出来,搭配小主人公的有趣回应,告诉了小朋友只要不服输、肯努力,任何事都难不倒你。<br></h3> <h3>爱上幼儿园 1 《大卫上学去》 淘气的大卫上学去了,他依然是那个爱耍宝和搞怪的孩子,当然他的不守规矩最后受到了老师的处罚。<br></h3> <h3>2 《我爱幼儿园》<br></h3> <h3>书中以小莱昂自述的角度淋漓尽致地勾勒出孩子对幼儿园真实细腻的情感,小莱昂公天真的口吻和古怪的念头让大人和孩子们都忍俊不禁。作者就是用这样一个邻家小孩子般的故事,来唤起同龄孩子们的心理共鸣,抚慰他们焦虑的内心,释放他们对幼儿园的抵触情绪。 3 《幼儿园的一天》 如果让动物上幼儿园,会发生什么千奇百怪的趣事呢?<br></h3> <h3>4 《汤姆上幼儿园》 这本书告诉我们,孩子是如何体验上幼儿园这件事的。为什么有些孩子会装病、耍赖、在幼儿园门口拉着妈妈不松手……<br></h3> <h3>5 《幼儿园里我最棒》 这本书重点突出了幼儿园里美好的时光,让孩子从紧张焦虑的情绪中将注意力转移到幼儿园积极美好的事情上去,这是一个很好的方式,<br></h3> <h3>6 《魔法亲亲》 小浣熊Chester不愿意去上学,因为他不愿意离开妈妈去一个陌生的环境,妈妈向他保证,他一定会喜欢新学校,并告诉他一个秘密:“the kissing hand”,妈妈在小浣熊的掌心印上一个吻,这样每当小浣熊在学校感到孤独的时候,把掌心轻按在脸颊,妈妈的吻就会温暖他的心,就不会再孤独和害怕了。<br></h3> <h3>那天小浣熊去上学,他在妈妈的掌心也印下了一个吻,好让妈妈在想他的时候,也可以感受到这魔法亲吻。亲子阅读该怎么做? 美国著名阅读研究专家吉姆·崔利斯的百万畅销书《朗读手册》,可谓权威。这是作者数十年儿童阅读研究与实践的总结,被美国六十多所教育院校选为指定教材。 书中有这样一些观点,操作性很强,想要亲子阅读的爸妈可以实践起来啦:<br></h3><h3>1、阅读越早开始越好,并尽量坚持到孩子小学毕业。 2、每天至少安排一个固定的阅读时间,尽量使之成为习惯。 3、不妨从由韵律感强的童谣、儿歌和只有几行字的绘本开始阅读,再逐步阅读文字较多、图画较少的童书,再到有章节的故事及小说。 4、只要时间允许,就频繁地为孩子阅读。但开始时一次时间不要过长,保持孩子对阅读的热情。之后再随着孩子的接受度,慢慢延长时间。 5、聆听习惯是后天养成的,需要逐步教导、培养孩子——聆听不会在一瞬间学会。 6、要注意变换读物的长度和主题。鼓励孩子自行挑书。 7、在阅读前,一定要提一下书名、作者和图画作者。 8、阅读要有始有终。但是发现选错了书,一定及时停止。 9、如果阅读有图画的书,尽量让孩子能够看到图画。 10、帮孩子延长专注时间的最好方法是:与Ta一对一地相处。读故事给孩子听,并留意他们听故事时的反应,可以带来许多好处。 11、只有极少数人是天生的朗读者,每个家长都要积极练习。大量运用自己的表情,甚至改变声调,扮演人物。 12、千万不要读得太快。建议不要读自己不喜欢的书,因为你的表情很容易泄露出你的想法。 13、偶尔读一些内容较艰深的书,挑战一下孩子的大脑。多启发孩子思考,尝试跟孩子讨论书中内容。<br></h3> <h3>在家开心游戏,安心读书, 少一分传染的风险。 愿以上内容能够给予大家 信心、勇气与坚持!<br></h3>

孩子

妈妈

生气

绘本

阅读

幼儿园

情绪

宝宝

跳舞

挑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