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匠人——大国工匠耿海胜

老茂

<h3>耿海胜 山东省锔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中央电视台大国工匠全国海选1000人 最后入选50人 耿海胜排名第19 &nbsp;<br></h3> <h3>  金缮,金缮是运用纯天然材质修补残缺器物的工艺名称,需要一定审美的一门技艺。 金缮源于中国,本质上是属于修复的范畴。<br></h3><h3> 金缮修复有很广的适用范围,用作于瓷器和紫砂器居多,除此以外也可以用作于竹器,象牙,小件木器,玉器等。<br></h3><h3> 金缮的历史源自于中国,经过时代变迁和发扬,在海外日本、越南、新加坡等地都有各自的金缮流派&nbsp;。 &nbsp; 因为金缮修复需要利用大漆的粘性粘接碎片所以适用于胎体粗糙的器物如陶器、紫砂。但是因为随着中国制瓷业发展,胎体细腻坚实逐渐金缮修复在中国没落。 相对而来的是锔钉修复瓷器。<br></h3> <h3>  “锔瓷”&nbsp;。中国有句古话,叫“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这说的是一门古老的民间手艺———“锔瓷”,就是把打碎的瓷器,用像订书钉一样的金属“锔子”,再修复起来的技术,在宋朝名画《清明上河图》里,就可以看到街边“锔瓷”的场景。</h3><h3> 所谓锔活,就是把破碎的器皿拼好,再用金刚钻钻孔,用锔钉抓牢,使其恢复原样。<br></h3><h3> 它产生的年代目前还没有确切的考证,但张择端在《清明上河图》中已经描绘了这一行当,说明这项手艺至少在宋时就已存在。<br></h3> <h3>  清乾隆年间,八旗子弟醉心于“赏花弄鸟,玩瓷藏玉”,喝茶用的壶具、养鱼用的水具、玩鸟用的鸟具、玩蝈蝈用的“葫芦器”等各类器皿在赏玩中免不了磕磕碰碰,锔匠就要将这些破裂的器皿重新弄好。 &nbsp; 那时,从事锔活的不在少数。在不断的发展中,锔活有了粗活和细活之分:粗活以锔补民间生活用品为主,所用的工具大而粗糙;细活也就是秀活,多为达官贵人服务,所用的工具小巧精致,锔钉也有金钉、银钉、铜钉、豆钉、米钉、砂钉之分。<br></h3> <h3>  到了民国年间,“锔活”一度十分风光。 很多玩家特意在新紫砂壶中装满黄豆,注水浸泡,利用黄豆遇水膨胀之力将壶壁撑裂,再请锔匠用银钉锔成画纹,甚至连壶口、壶嘴、壶柄都趁机加以纹式包嵌,锔活已经上升为一种锔嵌的手工艺术了。<br></h3><h3> 当时,锔活包含着十几种修复瓷器的绝活,嵌补、嵌口、包边、包嘴、镶包、嵌饰、做件、补件等镶嵌包锔法,不仅可将破损瓷器修饰完好,还可使其变成另外一种形式的工艺品。锔活的宝贵之处就在于已经超越实用功能,承载着审美与象征的文化价值。<br></h3> <h3>  老话讲“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但很少有人知道这句话出自锔活这个行当。金刚钻是锔活里最重要的工具,锔活最早集中出现在山东、河北、河南三地。<br></h3><h3> 后因各自不同的特色形成了三大派别:山东的皮钻、河南的弓钻和河北的砣钻。弓钻速度快,容易造成合金钻头磨损,也容易造成瓷器炸裂,而皮钻的速度稳,比较平和。<br></h3><h3> 锔活看似简单,实则不然,每一步操作都考验着匠人手头功夫的准确性和熟练度。基本程序是先找到碎片的碴口,拼接起来用绳子反复扎紧,再用金刚钻沿着裂缝两边钻出小孔,钻孔时要钻到瓷器厚度的2/3,留下1/3,这样锔钉之后不存在漏水的可能。 然后上锔钉,上锔钉非常有讲究,只能打一锤,恰到好处地将锔钉嵌入到位。如果再打第二下,就容易将钻孔打崩或把锔钉打坏,所谓“一锤定音”就体现在这里。最后将调和的瓷粉、紫砂粉填入锔钉缝隙,擦净后就大功告成。<br></h3> <h3>  锔瓷绝活有24样72种136道绝技,包含嵌补、嵌口、包边、包嘴、镶包、嵌饰、做件、补件等镶嵌包锔法,不仅能将破损瓷器修饰完好,还可使其变成另外一种形式的工艺品。锔钉则完全用民间绝活锻铜工艺加工而成,美妙绝伦,有花钉、素钉、金钉、银钉、铜钉、豆钉、米钉、砂钉。其中花钉又称异形钉,可以设计成不同的花形。</h3><h3> 如果一件瓷器破碎,那么就代表它会成为一件废物,而锔瓷给它带来了二次生命,并赋予了新的意义和艺术妙用。</h3><h3>&nbsp; 一件瓷器坏损,可以将几个锔钉,镶嵌进瓷器的破碎处,修补处就能成为妙笔生花的亮点。当然,也可用金、银、铜等材料来为瓷器包边美化,让它更加文化与品位。</h3><h3>&nbsp;<br></h3> <h3>  瓷器是美丽的,但是制作出的瓷器却是岩石泥土的再烧结,不可再生也不可降解。 因此,一方面,锔瓷在现代可以是一门环保的手艺,防止了资源的浪费,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另一方面,锔瓷修补的是人们对于古老瓷文化的缅怀,它留住了人们对于久远历史的记忆。<br></h3><h3> 被称作“缝补生命,修补艺术”的锔瓷工艺,对于过去的中国人来说,瓷器不仅意味着生活器皿,还寄托着人文情怀。因为有着“惜物聚福,勤俭持家”的传统,所以诞生了锔瓷人这一古老的职业。</h3><h3>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自然就有锔补修复瓷器这一行当。根据锔瓷地域的发展逐渐形成各自手法,形成了中国、日本、欧洲三个最大的策源地。 但是,只有中国的锔瓷才能称作艺术。所以,被称作锔艺。<br></h3><h3> 日本将传统锔瓷后用蛋清和白磁粉填缝,改成了大漆金缮,所以只能称柳钉锔,但算不上艺术。日本最早只有《蚂蝗绊茶瓯记》&nbsp;有记载锔碗时代出现很晚,和中国比只能算是小弟弟。欧洲锔瓷,根据考证为早期赴欧洲的华工带去的技术&nbsp;。 &nbsp;<br></h3> <h3>  修缮就是很直观的强调在不完美中发现美,接受自然的生死循环。 &nbsp; 锔瓷技艺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特色是民间静态文化传统的代表,历经六个朝代,一千多年的历程,体现出独特的民族民间文化技艺的特色,具有见证中国瓷文化发展的独特价值,是研究中国民族民间以及现货的标本。 &nbsp; 锔瓷技艺不仅仅是一种民间绝活的体现,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寄托,更是研究民间技艺、经济、文化特征的活化石。具有促进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h3><h3> 锔瓷技艺对中华民族传统民间绝活的传承和中国瓷文化的发展以及考古、修复、古玩古旧瓷器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锔瓷技艺是民间绝活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门技艺文化艺术,体现出的是民俗风情独特的艺术风格,国内外瓷器收藏爱好者和古玩爱好者,以及考古修复等是必不可少的,抢救、保护、传承锔瓷技艺,必将推动地方经济和旅游开发事业的发展。<br></h3> <h3>  走进他耿海胜的工作室“吉呈轩”,感觉一脚踏入了千古一唱。他的工作室灯光昏暗,安静得让人不忍迈步,整间屋子没有一样新物品,全是经他锔艺改造的旧物,蒙着时光的尘灰,静静窝在每一个屋角。<br></h3><h3> 耿海胜手里永远拿着锔艺工具,即便跟人讲话,也是从手头工作中抬头。工作室大门一副对联“济物利人乘造化,弥缝补阙代天工”,“弥缝补阙”是他每天的工作,“济物利人”是他做事的态度。<br></h3><h3> 如今锔艺是他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可当年他重操祖业,纯属偶然。当年经商后,他开始喜欢收藏,从小耳濡目染父亲锔东西,自己也曾做过几年学徒,藏品一有破损,他就自己试着修修补补,用几个锔钉竟也能让碎掉的器皿迅速复形,这让他心底重新审视这项古老技艺的价值。<br></h3> <h3>拍摄过程中,我们所坐的椅子,摸过的茶杯,都有“年头”。“那把你坐着的椅子有百岁高龄”,耿海胜介绍。做锔艺之后,他喜欢“淘”旧家具,把破旧家具修旧如初,让他非常有成就感。这一行干得久了,干得精了,在他手下没有“锔”不成的东西。凡旧物,他都要试手,试了便基本成功。 &nbsp; 在他的工作室里,锔艺有各种形式。有些碎片用一排密密麻麻的锔钉锔成的,有的瓷器通体只有一个锔钉。耿海胜介绍,锔钉多少不代表技术高低,而是根据客户的要求定制,有客户觉得一排锔钉更有美感,有客户则认为一个锔钉更简洁大方。 &nbsp; 在耿海胜工作室的南侧墙上,全部挂满了各式钻子,“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耿海胜一边展示着他收藏的各式宝贝,一边讲着有关锔瓷的故事。<br></h3> <h3>借助先辈口口相传的技艺,耿海胜的工作室生意越来越好,越来越多的人带着心爱之物来“修补”。无论生意再多,他仍用“慢工夫”打造每一件物品。 耿海胜说,他每天工作10个小时左右,一件普通瓷器,他至少花费一个工作日来做,个别难度大的瓷器还要费数日。无论接多少单,每一件物品上花费的工作量不能缩水。<br></h3><h3> 那一年,威海锔艺获评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承人的耿海胜心里非常欣慰。威海锔艺火了,全国各地慕名来找他求学的不在少数。<br></h3><h3> 耿海胜曾受邀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为相关专业的学生授业,他还帮助威海当地学校成立传统锔艺工作室。</h3><h3> 他毫无保留地将自己所学、所积累、所创新教授给学子,但他不教社会培训班。起初,不少小学学生家长联系他了解锔艺,他答应后,孩子们一窝蜂涌进他的工作室,这里瞅瞅,那里看看,一天过去了,却什么都没学会。有熟人把孩子送到他这学艺,只要他发现孩子不是真正热爱,立即劝退。</h3><h3> 耿海胜无法满足一波又一波的好奇心。他说热爱是推动所有艺术向前发展的原始动力。</h3><h3> 摔碎的陶瓷盘,被耿海胜锔为一个水果盘,曾惊艳欧洲。</h3><h3>  在威海和全国各地推广威海锔艺,不是耿海胜梦想的全部,他还在英国、泰国收了徒弟。</h3><h3> 欧洲人认为中国锔艺很传奇,打破了她们以为只有衣服布料可以缝缝补补的认识局限,而且可以缝补得那么有美感。他曾将一个碎成十几片的欧洲盘子,锔艺改造为一个水果篮,在一次国际展会上赢得赞叹。</h3><h3> 一把碎掉的紫砂壶,耿海胜在裂纹处铜锔了两朵海棠花,壶身顿时熠熠生辉;一盏年岁久远的小茶杯一碎为二,耿海胜将其镶花锔,一丛荷花跃然杯上;一个口沿破损的瓷瓶,耿海胜将其包边后,很自然地锔上一朵梅花……一件件受伤的瓷器,在耿海胜的手下,枯木逢春,再次绽放艺术的魅力。 &nbsp;<br></h3> <h3>  2014年10月10日,第三届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会在济南舜耕国际会展中心开展,耿海胜带着他的锔匠挑子一亮相便受到众人围观。 锔匠挑子勾起了现场许多中老年人对旧时的回忆,“锔盆,锔碗,锔大缸喽……”锔匠担着挑子在村里走街串巷、边走边喊的场景,在人们脑海里一幕幕闪过。<br></h3><h3> 2004年,在父亲的帮助下,耿海胜终于如愿以偿地开办了属于自己的瓷器和紫砂修复工作室,名为“吉呈轩锔工坊”。 2014年,耿海胜被认定为第三批威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由此,耿海胜成长为一名真正的锔瓷工艺大师。<br></h3> <h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素养的提高,艺术性和个性化的东西渐受追捧,耿海胜认为,在此背景下,私人定制将成为以后高端消费的主流。</h3><h3> 而时下的古董收藏热也让弥缝补阙的锔瓷技艺在文物修补方面大放异彩,锔瓷由原来的“粗活”变成了“细活”。</h3><h3> 如今,来自全国各地的古玩收藏家,纷纷慕名到耿海胜家登门拜访学艺。谦虚的耿海胜几乎来者不拒,他认为锔瓷技艺传承千年,他领悟到的和发掘的并不是全部,所有的爱好者和痴迷者都应该成为师兄弟,相互切磋技艺。 &nbsp;<br></h3> <h3>  耿海胜在传授他人技艺的同时,还不断老一辈儿的老匠人虚心求教。而这些年来,靠修复古玩赚到的钱,耿海胜也全部投入到锔瓷工艺的传承和发扬上来。<br></h3><h3> 而在锔瓷的行话里,茶壶被称为“午夜转”,风箱被称为“双燕”,炉子被称为“五团”……耿海胜对锔瓷的历史和文化如数家珍,而他收藏的各式老工具更是足足占据了4间屋子。<br></h3><h3> 耿海胜认为现今需要修复的物件越来越多,而会这门手艺的艺人却越来越少,要抓紧对这门技艺进行理论方面的研究,并不断赋予它新的文化养分,使它彰显传统锔艺魅力的同时,让更多年轻人喜欢并参与进来,培养更多的锔瓷艺人,把这门技艺传承下去。 &nbsp;<br></h3> <h3>耿海胜和他的父亲,母亲。<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