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教书的日子

李思坪

<p class="ql-block">图/文个人原创</p> <p class="ql-block">献给自己节日的礼物!———《在农村教书的日子》</p><p class="ql-block">教师节虽已淡化,三尺讲台挥之不去!</p> <p class="ql-block">教书从这里开始</p><p class="ql-block"> 毛泽东“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一声号令,数百万城镇中学生告别了父母、亲人和家乡,奔赴农村和边疆,开始了人生完全不同的生活。1968年12月28日。我与同学插队到长顺县马路公社,开始了我们各自不同的知青生活,从此每个人走出了不同的人生轨迹。我们的青春绽放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我们的命运却有不同的归宿。插队期间,我曾在这里代过课,谁知代课竟预示我,教书将成为我谋生的手段,教书成了我终身的职业,教书生涯应该说从代课就开始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的自画像</p><p class="ql-block"> 前苏联电影《乡村女教师》对于现在,六、七十岁的人来说,应该不会陌生,影片诗情画意的向观众展示了一个平凡女教师不平凡的事迹。</p><p class="ql-block"> 乡村女教师瓦尔瓦拉的个人魅力影响了几代人。当年曾有多少青年追随乡村女教师瓦尔瓦拉,据说当年中国也出现了很多向瓦尔瓦拉学习的青年教师,成为中国的乡村女教师。我不知道是命运的安排还是鬼使神差,在那个年代我当了一名乡村男教师。</p> <p class="ql-block">再次走进学校</p> <p class="ql-block">我所在的公社中学</p><p class="ql-block"> 1975年,我毕业后又被分回原来的县另一所公社中学,开始了我的教书生涯。(1975--1984)我的青春,我人生最辉煌季节都定格在这里。我在这里9年,“坚持,忍耐,争取回城”是我的内动力。9年,可以说耗尽了我的青春,环境磨练了我的意志,寂寞积淀我的业务,这一切为我回城奠定了基础,我用16年时间完成我的人生救赎。(1968—1984)</p> <p class="ql-block">我用水田作为学校前景,给乡村中学带来生气</p> <p class="ql-block">我的宿舍</p><p class="ql-block"> 这幢向庙而不是庙的房子,是该校的原校址,我们分到这里后,这幢房子成了教师宿舍,我在这里生活了9年,与我同在的还有三位上海知青教师。</p> <h3>名副其实的乡村教师</h3> <p class="ql-block">  我和乡村学生在一起进行自拍,他们惊奇的问我,为什么他们都能“装”在里面?</p> <p class="ql-block">  头排第一人,叫李正国。山沟里的孩子,个头不高,对学习特有兴趣。尤其作业书写认真,字迹工整,学习态度端正。他用过的课本、作业本保护的特别好。有一次我去家访,他的家在山沟里,坐落在一片水竹林边 。我发现他用过的书和作业本都整齐的摆放在堂屋中间的神龛上………我调回贵阳后,在新的教学环境中,我总会用这个孩子对待学习的认真态度和良好习惯作为榜样,用来鞭策、鼓励城市里的学生……后来这个学生考上大学,也当了老师!</p> <p class="ql-block">  在七十年代中期,农村中学教师配置不是那样齐全、配套。甚至有些物理、化学课的实验都是在黑板上完成。我除了当一个班的班主任,(还要负责管理这个班的住校生。)还上这个班的数学课,另兼两个班的体育课。现在流行戏说,学不好数学的都称之为,“难道你的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吗?”以此调侃老师的不称职。然而教数学的老师兼上体育课可没人见怪,说明人们对体育课的不重视。虽说体育不是我的专业,的确我上体育课无人调侃。</p><p class="ql-block"> 你还别瞧不起我这个非专业老师教体育。我上学期间一直爱好体育 ,擅长中长跑和足球;个子不高但蓝球打的还不错;摔跤不是我的强项但还有点技巧。当知青时,我和农民摔跤,只要不是死抱腰部用蛮力,执行落地为输的规则,我还略胜一筹。所以我的体育课上的蛮不错。在那个年代我的体育课在学校上的风声水起。孩子们除了喜欢我的体育游戏,我的体育课让乡里的孩子知道什么叫体育课前热身、热身的必要性,上体育课为什么要做准备活动,韧带拉伤是怎样造成的……这张照片就是我教学生摔跤,如何近身背摔所拍的照片。在那个年代我的数学课学生喜欢,体育课更受学生欢迎!</p> <p>教学生摔跤</p> <p class="ql-block">  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对待教育有一颗赤子之心。“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他的终身追求。我虽没如此崇高的思想境界,但青年时期在农村,在最基层,我对待教育事业身体力行啦!我奉献了我的青春!</p> <h3>课堂教学</h3> <p class="ql-block">这是当年我在农村学校课余时间随意拍下的几张照片 </p><p class="ql-block"> 眼前这片沟壑纵横的地貌,很像陕北塬上的平坦洼地,它就在我工作的乡村中学不远处。旱时一片黄土坡上贴着一层绿草,涝时一片汪洋水泽,水退去留下纵横沟壑,由于保不住水,成了不能种庄稼的一片坡地,所以老乡称这里为干坝。平时还好,放牛的孩子也到这里放牛,放学的孩子也在这“塬”上嬉闹,到了雨季这里成了一片水泽,这可苦了周边上学的孩子,要沿着“干坝”绕很远的路才能走到学校,为了方便孩子上学,雨季,村民也为孩子在水泽最窄处摆渡,让孩子超近路赶到学校。雨后,干坝这一片“汪洋”就成了孩子们上学、放学的安全隐患……当年我们这些乡村教师,凡是遇见这样灾害天气,干坝成了水泽,我们乡村老师就会到渡口迎接家长送来的孩子,偶尔我们也会摆渡学生跨过这片水域。那个年代做这一切,是那么发自内心,是那么天经地义,情感认知这是我们的责任,我们责无旁贷!</p> <h3>送学生过河</h3> <p class="ql-block">乡村学校的同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在边远的山区学校,教学无人监督,教学无人管理,教学无人指导的情况下,三位知青出身的教师,自觉进行教学研究、教学讨论。在那个年代实属难能可贵。</p> <p class="ql-block">我们都是乡村教师</p><p class="ql-block">学校规模不大,教师也不多,有本地人,也有上海分来的大学生和上海知青。中间这位是陈老师,我们的老大哥,上海外语学院学日语的,在公社学校改为教英语,后调回上海夫妻团聚。后面戴眼镜的这位也姓陈,我们叫他“瞎子”,上海知青,是一个谨小慎微对工作极端负责的人,他在农村自学完大专数学课程,解题能力极强,业务能力极佳。随父母意愿,调回无锡郊区,和运河大辫子姑娘杨巧妹结婚,过上丈夫教书妻子农耕的殷实生活。右面这位“小白脸”,长得一表人才,可妻、儿的不幸都降临在他的生活中。上海人的观念就是找一个上海老婆,老来返回上海,命运如愿,他在贵阳娶到上海老婆,生有一子,后老婆患上脑萎缩,夫妇绞尽脑汁将孩子送回上海,同时也办了上海户口,但孩子患上癫痫。就在暑假从上海返回贵阳的早上癫痫发作,孩子因异物窒息而死,老婆脑萎缩疾病10年,他与她相依为命,可怜患有脑萎缩的母亲,到死还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先她而去。母亲脑萎缩,思维混乱,但直到临死前,还在为孩子攒存每一分钱,梦寐实现一家人重返上海团聚的愿望。我的同事,我的朋友,十年与失去生活能力的妻子不离不弃,令人心痛、珍爱。什么叫热爱生活,什么热爱自己工作,这样的人就在我的身边!我永远铭记!</p><p class="ql-block"> 我18岁离开贵阳,插队农村5年,读书毕业后,再次分回农村教书9年,我离开贵阳共计16年,人生金子般的年华,在农村度过 。命运犹如为我画了一个圆圈,16年后我才重返贵阳回到原点。这16年 权当是神灵要求我所做的人身修炼吧!神灵要求我,回城后一切又从头开始</p> <h3>我的同事</h3> <h3>乡村教师也有自留地</h3> <p class="ql-block">工作的第二年我在北京,经历了唐山大地震。在大自然面前人是如此的渺小;路过天津、唐山满目疮痍,面对“毁灭”,我只身一人仍前往秦皇岛、北戴河。人生不过如此!</p> <p>我的业余生活…对镜自拍照</p> <h3>偶尔也喜欢外出拍照</h3> <p class="ql-block">风情柔肠的格桑花</p> <p class="ql-block">以此文纪念,那些年我们在乡村学校一起走过的孤独、青葱的岁月!</p><p class="ql-block">风情柔肠的格桑花</p><p class="ql-block"> 四十多年前,我在一所公社中学任教。学校旁有一块坡地,每年夏秋,红、白、粉颜色点缀在坡上,那是格桑花开了,非常抢眼。</p><p class="ql-block"> 不知何时,是鸟儿、还是风,在那坡上撒下种子,从此山坡上就绽放出一坡的格桑花。野花无人管理,年复一年,这一坡的格桑花终于铺成一片不规则的花海,竟相在坡上争奇斗艳。</p><p class="ql-block"> 坡上的格桑花也给我们生活带来许多乐趣,每年这个季节,我们会去花丛中走一走,青涩、孤独的我们看着争艳的鲜花心里却是另一番滋味。</p><p class="ql-block"> 格桑花一般只有八个花瓣,美丽的传说却告诉我们,谁能找到九瓣格桑花,谁就能找到媳妇。于是,我们时常想去碰碰运气,认真寻找八瓣格桑花。虽说从未有人找到八瓣的格桑花,但这寻找的过程却给我们带来无比的兴奋和快乐。直到现在想起,也觉得那是当年寂寞青春的一大趣事,满满的笑意,内心的酸楚至今还令人眼眶湿润。寻找八瓣格桑花的趣事,仿佛暗示着我们潜在的生活目标和希望!于是面对孤独的生活,我们有坚定的信念,我们努力,我们奋斗,我们勇往直前!</p><p class="ql-block"> 后来我离开了那个地方,再后来听说因扩建校园那块地被征用了,自然那片格桑花也不复存在。多年以后再回去,却不曾再见到那伴随我们青葱岁月的格桑花。</p><p class="ql-block"> 虽说以后在其他地方也多次见到过格桑花,却总是觉得不同于我们记忆中的那一片、那一坡,而那一片,那一坡的格桑花却始终定格在我们的梦里!</p> <p class="ql-block">在山海关中学门前</p><p class="ql-block">童年,我的家曾在山海关中学居住。</p> <h3>回城后我的自画像</h3><h3>小时候看电影,常想,如果能将自己经历的事,像电影一样照下来,留给以后看该多好呀,用现在的话说,那时我就懂得了“生活”,只不过意识不到罢了。</h3><h3>留下的应该是美好的、有意义的生活,否则不但没有趣味,将会留下丑态。至于回顾以往,认为有些幼稚,但我认为不属于丑态。我想鲁迅先生说的“谁也不会觉得自己儿时露屁股而觉得可笑”,我们就该这样去理解。这些照片就是我多年习惯积累的照片,有很多都遗失了。我想,这就是我从小热爱生活不无关系。至于效果上,到底是丑态还是露屁股的可笑,我就不敢说了……</h3><h3><br></h3> <p class="ql-block">  调回贵阳后,一切从头开始。提升业务,职场打拼,养家糊口……这一切对每一个人都是腥风血雨。既然你选择了就要面对 现实,这就是生活!我走过来了,一切都好!这也许就是天道轮回吧!</p> <p class="ql-block">上课,以手势助说话是我的特点。</p> <p class="ql-block">听课</p> <p class="ql-block">参加我们师范学院校庆</p> <p class="ql-block">我与我们师范学院的班主任、老师、系主任合影</p> <p class="ql-block">回城以后</p> <p class="ql-block">配合贵阳市教育局带领青年教师到原来我工作的县支教</p> <p class="ql-block">所任教学班级学生,返回母校看忘老师。(这是我回贵阳后,所任教学班级学生,考取贵阳一中最多的一年,全班48人考取贵阳一中12人)</p> <p class="ql-block">贵阳市校长学习班的同学</p> <p class="ql-block">参加学生毕业合影</p> <p class="ql-block">人生,恍惚一瞬间,我就退休啦!</p> <p class="ql-block">退休那一年.2011</p> <p class="ql-block">退休后,在三亚的日子。</p> <p class="ql-block">今年我三十七,不,今年我七十三!</p> <p class="ql-block">疫情那几年</p> <p class="ql-block">今年73</p> <p class="ql-block">  30年后通过“双基”普查,我原来所在的乡村学校,教育、教学设施得以很大改善。下面是“双基”普查后,学校校容、校貌的实际现状。(几十年后所拍)</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  这</span>是当年我在学校时,带领学生栽种下的法国梧桐树。如今已可以在树下乘凉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