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渐近,战旗高扬。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王辇庄乡各党支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员干部们冲锋在前,坚守在一线,他们不停不休,不胜不归。 <p> 石匠营村紧邻古冶西外环,全村325户居民,党支部书记于长海自疫情发生以来在乡党委的带领下第一时间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围堵村内小路口,严格把守西外环道口一个出口,村干部带头卡点24小时全天值守,最常听他说的一句话就是:“没问题,我在这呢”,这简简单单一句话的背后是夜以继日的坚守与付出。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于长海同志深深的认识到群众路线和全民皆兵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在第一时间无偿捐赠价值1000余元的酒精、口罩、一次性手套、消毒器和食品等抗疫物资,布置村广播室每天通过大喇叭进行宣传动员,传达各级政府防疫精神,通报疫情动态,用苦口婆心和责任担当换来了村民较强的防护意识和正确的舆论导向,筑牢了军心稳、人心齐的组织阵地。</p> <p> 年近七旬的村委吴希明,是在村卡点的“常住居民”,包村干部每次到卡点都能看见他的身影,听见他述说疫情期间村民动态,通过他来了解石匠营的“一手情报”,疫情期间要封闭村内多个小卖铺,有的村民不理解、不支持,他耐心疏导群众情绪,保证防疫工作的顺利进行。吴希明的老伴儿腿脚不好,同时还患有高血压和心脏病,吴希明不得不让自己“满负荷运行”,给老伴儿做完饭再匆匆返回卡点,全心投入。</p> <p> 村委会里还有两位巾帼不让须眉的老大姐,她们是65岁的村会计于惠凤和63岁的支部委员赵建华,她们俩的精神头不亚于任何一个年轻人,村内防疫档案井井有序、筛查报表严谨细致,登记簿上隽秀的字体写着每一户每一人的联系方式、上班单位地址,甚至村里媳妇的娘家地址她们俩都如数家珍,工作任务时间紧、份量重的时候,她们俩更是天一亮就会来到村委会开始一天的工作,每天8点多,于惠凤的“唐普”版广播就会如约而至,从不会迟到,她在广播里传达各级政府防疫精神、通报实时的疫情动态,用地道乡音摆事实、讲道理,做到了讲解入理、宣传到位。</p> <p> 60多岁的他们同样上有老、下有小,当她们全身心扑在工作上时,背后默默付出的是她们的老伴儿,两个老头都是一样的话“你们放心去工作,多早走、多晚回来都中,家里有我,你放心!”,赵建华的老伴儿是一名汽车修理师傅,关键时期他主动放下了自己的工作,接手老伴儿看护外孙女儿。她们常开玩笑说;“我们俩都是石匠营的妈家,生在石匠营、长在石匠营、嫁在石匠营”,是的,同时她们更是坚守在石匠营、奋斗在石匠营、奉献在石匠营!她们和石匠营村名拧成一股绳,铆足一股劲,凝成一了颗心!</p> <p> 石匠营村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预备党员于海川在卡点执勤时说:“身为一名预备党员,总是想着自己能为疫情做点啥!”,他的一句话道出了许多石匠营人的心声,他们用行动诠释了危难时刻齐上阵的初心:退役军人、村民代表赵建平捐赠棉大衣四件、75%酒精消毒液十瓶,每天义务到卡点值班;村民代表李俊荣、预备党员杨建礼、预备党员于海川、党员于珍、退役军人赵宗勤、赵建平义务在卡点值班;李桂君、于祥为卡点送水果;于国良贡献消毒喷雾器一台;李金兰捐赠卫生纸一袋;赵小星为卡点执勤人员多次送早点;赵雅惠为捐赠帐篷、彩钢瓦、钢管等,并和杜亮亮、于宝顺、于爱喜、于振来一起义务封闭路口;村医杜玉贵每天义务为村内街道消毒;赵桂兰每天送来开水、电热毯,多次送食品;耿彩萍为卡点执勤人员送来罐头、烧鸡一只、牛奶一箱;于笪、张贵强为卡点人员送来蛋糕、八宝粥、水和方便面;于海川捐赠酒精1瓶、一次性手套一盒;赵宝勤捐赠84消毒液原液40斤,一次性手套一盒。</p> <p> 万众一心,没有翻不过的山;心手相连,没有迈不过的坎。疫情当前,社会各界、各条战线都涌现出了许多不停不休的战“疫”者,相信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党群同志的齐心奋战中,这个即将来临的春天一定李白桃红、生机勃勃,万物祥和、欣欣向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