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自我心理防“疫”区 ——中卫八小线上心理小屋第一讲

中卫市第六中学团委

<h3>  </h3><h3> </h3> <h1>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持续,我们每天也都在经历着各种各样的体验,因为在这场战“疫”中,每个人都置身其中。于是有的人恐慌,有的人愤怒,有的人开始失眠,也有的人隐约觉得胸闷气短。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这些都是人在正常应激下的“正常”反应。<br> 无疑,这场疫情对所有中国人而言都是一次重大的群体性心理危机。而危机心理学的研究结果表明,在面对危机时,70-75%的人会有短暂的情绪症状,比如焦虑和抑郁,所以,如果你或你的家人在过去几天也有一些轻微的情绪症状,那也不用太担心,因为从某种角度说,这恰恰说明了你是一个善良的人。让我们为你的善良点个赞。<br>  面对即将到来的复工与复学,我们要及时调整好自己的状态,不要让这些情绪影响到了你。如果不能准确把握自己的心理状态,下面的这个心理测试会帮助你很好地认识自己,一起来看看吧!</h1><h1> </h1> <h5><b><font color="#ed2308">点击以下链接进行测评↓↓↓</font></b></h5> <h3></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a href="https://hd.xinli001wx.com/cp/index.html?init=13&amp;study_style_id=feeds_pure&amp;pid=16684705280865019&amp;ptype=70&amp;source=share#/detail/566?channelId=2310" target="_blank" class="link"><font color="#167efb"><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tyle="">&nbsp;</span>疫情期间心理健康自评量表</font></a></h1> <h3>  通过此次测评,你是不是对自己的心理健康状态有了很清晰的认识呢?针对常见类型问题,我们给出以下三个建议:</h3> <h1><font color="#ed2308"><b>建议一 认知调节是基础</b></font></h1><h3> 在心理学上有一种观点认为,“真正困扰我们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们对事情的看法”,因此,正确地认识事件,保持对事件的合理思维,才是我们最终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h3><h3> 具体做法:</h3><h3>1.了解疫情知识</h3><h3>2.多看权威的信息发布</h3><h3>3.不轻信未经核实的信息</h3><h3>......</h3><h3><font color="#167efb"> Tips:</font></h3><h3><font color="#167efb">1、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可利用绘本故事来讲解。</font></h3><h3><font color="#167efb">2、对于年龄稍长的孩子,可让他们自己关注新闻,但要注意做好引导,切莫让他们轻信谣言。</font></h3> <h1><b><font color="#ed2308">建议二 调节情绪是重点</font></b></h1><h3> 随着时间的推移,疫情仍在继续,很多人也从一开始的恐慌变成现在的烦躁。</h3><h3> 情绪相较于认知是人的更原始的反应,当人一旦被情绪所控制时,人的很多其它认知反应能力都会变差,行为也变得更不可控,因此,对于情绪的调节是我们最终解决问题的重点。</h3><h3> 具体做法:</h3><h3>1.接纳自己的负面情绪,拓展情绪的防御区</h3><h3>2.向家人和朋友表达和倾诉自己的感受,避免心理压抑</h3><h3>3.学习一些放松的方法,比如深呼吸、蝴蝶拍……</h3> <h3><font color="#167efb">  Tips:</font></h3><h3><font color="#167efb">1、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及时觉察他们的负面情绪是很重要的,有些时候他们可能更多地以行为问题的方式表达出来,比如突然不敢独自睡觉,或者频繁做恶梦等。当家长意识到这一问题时,可以鼓励孩子勇敢地表达,而表达的方式则不应限于言语,可以利用游戏、绘画等方式。</font></h3><h3><font color="#167efb">2、对于年龄稍长的孩子,上述情绪调节的方式则都可适用。</font></h3> <h3><b style="font-size: 20px;"><font color="#ed2308">建议三:行为调节是关键</font></b></h3><h3><b style="font-size: 20px;"><font color="#ed2308"></font></b> 问题解决最终导向应该是回归正常的生活,因此,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关键是要把人的行为与正常生活联系起来,以便问题解决之后最终能顺利过渡到日常生活中。</h3><h3> 具体做法:</h3><h3>1.维持正常的生活作息</h3><h3>2.做自己喜欢或想做而未做的事情</h3><h3>3.运动</h3><h3>......</h3> <h3><font color="#167efb">  Tips:</font></h3><h3><font color="#167efb">1、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亲子之间的活动更能给予其安全感,因此,一些室内亲子游戏是不错的选择。</font></h3><h3><font color="#167efb">2、对于年龄稍长的孩子,让他们有自主安排和规划生活的选择权,则更能给予其自我的控制感,也有利于锻炼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font></h3> <h1><font color="#010101">  如果在测试中你出现的问题,用以上方法都没有能得到缓解,请联系我校心理小屋的两位知心姐姐,你会得到更专业的帮助。</font></h1> <h1> 没有一种人生是永远顺遂的,如果生活为难了你,不要变得消极颓然。即使面对世事无常,境况愈下,也不要轻言放弃。在乌云散开之前,要看谁比较熬得住,耐得住性子,守得稳初心,忍受得住生活的刁难。<br> 雨过天晴后,你会感谢当初那个咬牙坚持的自己,无坚不摧的自己。正如有句名言说的那样:“有一天,这些都会过去的,想到这个结果,我就欣慰。”<br> 此时此刻,疫情给这片土地暂时蒙上了阴沉的乌云,但我们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br>  请相信:生活不会一直走下坡路的,这场病毒的侵袭终将被击退,等熬过了最艰难、最黑暗的时光,春暖花开之日,会如期而至。</h1> <h3>撰稿:郭丽华 审核:刘保喜 签发:孟淑玲</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