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党员、是军人、更是一面旗帜 —新丰村志愿者马军魁抗疫一线显本色

光荣,岁月

&nbsp; &nbsp; &nbsp; &nbsp;在疫情防控期间,凤北家园小区内经常会看见一些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们,他们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协助工作人员进行摸底排查、登记测温、小区巡查、采买配送等等一系列的工作,他们就是新丰村志愿者服务队。<br>&nbsp; &nbsp; &nbsp; &nbsp;在疫情防控工作开始之初就有许多党员、群众主动要求加入志愿者服务队,投身疫情防控工作中。而党员马军魁就是他们中的一员。马军魁,今年42岁,身为退伍军人的他,有着23年的党龄,工作、生活中他始终保持着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军人本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不断的有外地返银归银人员回到凤北家园小区,根据上级党委、政府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省外归银人员需要进行为期14天的居家隔离观察,并要求严格执行“四包一”制度,为隔离人员提供测量体温、代购生活用品及蔬菜、张贴提示牌、提供心里疏导等一系列的服务,从而杜绝社区感染、家族聚集性病例的发生。而为隔离人员配送生活物品及蔬菜就成为了稳定隔离人员情绪和生活保障的主要一环。马军魁主动请缨加入“四包一”人员队伍中,并主动承担起了为隔离人员配送生活物品及蔬菜这一最为繁琐和辛苦的工作,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他与工作人员并肩战斗在防疫一线,充分展现了共产党员和退伍军人的先锋模范作用,经常会看到他不顾个人安全,往返于村部、小区、超市之间,带着口罩肩扛桶装水、背米背面、手提生活物品、帮助购买水、电、气,取快递等工作,他从不惜力,遇到步行梯的住户他要提着重物一层一层的走上走下,隔离人员家里产生的垃圾他也会一并带出,并且还会再三地询问他们的身体状况以及物品需求,他随身携带的绿布袋里总是装着一个本子,上面详细的记录着每一位居家隔离人员的信息,和每天需要配送的物品,以方便他的代购配送工作。有时甚至在晚上八九点,在接到隔离人员需要购买物品的电话后,他也会立刻提上绿袋子去采购、配送。有人问他:“都这么晚了,怎么还送,就不能让他等到明天吗?少吃一顿就当减肥了”,而他总是笑着说:“在家隔离已经很不容易了,既然打电话了那就肯定是急需的,没事,多跑一趟也累不着,总不能让人家饿着肚子隔离嘛”,他用热心、耐心、细心的工作态度,为这些居家隔离人员送去了温暖和爱心。<br>&nbsp; &nbsp; &nbsp; &nbsp;除此之外,他还主动承担了小区门口由简易彩钢房改造的疫情防控检查点的日常消毒清洁工作,每天他都要用消毒水认真的消毒清扫。他还无偿提供出自己的小型客货车为村部采购防护消毒物品,一次她和副书记孙瑞出去为村民购买84消毒液和灭菌洗手液,中午出发,直到晚上10点多才回来,一直到把全部物品卸下后才回家休息,第二天他又准时的出现在了村部。他总是任劳任怨,尽职尽责,得到了工作人员和所有居民的一致好评。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做“退伍不退色,退役不退志”,努力践行着初心不改、军魂永存的使命和担当。<br>&nbsp; &nbsp; &nbsp; &nbsp;而马军魁只是众多志愿者中的一员,他们都为疫情工作贡献者自己的力量。自发组织巡查小区内安全的老党员董自兰和余淑珍,她们发现有企图翻墙进入小区的外来人进行了及时的上报和制止;停止休假主动到村部承担外来人员信息录入的年轻党员马艳,预备党员杨丽……正是有了这样一群舍小家为大家的志愿者们,有了所有人的努力付出,才有了今天的成果。他们默默诠释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用爱筑起一道坚固的健康防线,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着一份份力量。 马军魁每天都要认真打扫疫情临时监测点,吃苦耐劳是他的本质 随身携带的绿袋子成了他手中的“好帮手” 他的小本子中详细的记录着每一个居家隔离人员的信息 事无巨细,他不辞辛劳的尽力满足居家隔离人员的一切代购要求 张贴“温馨提示”“贴封条”他也毫无怨言的承担起来 马军魁的“小客货“”在疫情防控期间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隔离

疫情

防控

人员

物品

马军

工作

配送

志愿者

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