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横亘楚蜀大地、绵延数百公里的武陵山脉中,有一座充满神秘色彩而又雄奇伟岸的山峰,此山峰作为弥勒佛祖的道场,作为与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齐名的中国第五大佛教名山,有着浓厚的佛学色彩——它就是贵州梵净山。<h3> 2019年3月,我随“扬帆户外俱乐部”到云贵,来到了这个让人期盼已久的梵净山。</h3> <h3><font color="#010101"> 天公不做美,等待我们是阴云密布。观瀑布、赏云海、赏佛光.....几乎成了不可能。然而,我倒认为,到同一个地方,赏不一样的风景,更有味道。其实也是一种自我安慰,既来之,则安之。这就是对待特殊情况的态度。</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知晓此次行程之后,我一如既往地对主要景点做了“功课”。下面三张来自网络的图片,让我对此山神往。</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由于今天下雨,所以我们选择了坐摆渡车、乘索道、攀万道云梯的游览方式。</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坐在索道车内,随着高度的上升,仿佛在一个绝对空间,什么也看不见,被茫茫的白色紧紧地包围着。</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高处的风特别大,索道车左右摇摆。我的心脏没有问题,但是其跳动的频率也比往常快了很多。</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白色渐渐地减淡,朦胧中可以依稀地看到绝色的森林。</font></h3> 梵净山上生长着一种植物——紫薇。如果徒步的话,可以看到一棵紫薇王。<div> 它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树龄超过1380多年,树高34米,冠径约15米,胸径也达到了2.8米。此树筋骨嶙峋,每年会脱皮一次,开花3次。花色红白相间,朵大色艳,十分美丽。然而它只开花,不结籽,不繁衍。因而,全国仅此一株。</div> 说到这儿,你可能要问:些微树长的什么样?你往下看,图片中的树就是它那娇嫩的身姿。这些都后来才裁种的,与那棵些微王没法比。<div> 目前在国内没有发现第二株,就算在全世界此树也只有两株,另一株稍小一点的生在日本福冈,属第三纪残遗植物(第三纪:新生代最老的一个纪,距今6500万年~距今260万年),因此被视为科学界的活化石。<br></div> 紫薇树的神奇之处就是它的树干、树叶均可以入药。历经了千余年的风吹雨打,它仍然是枝繁叶茂,生气怏然。<div> 传说,早先时候医学不发达,附近的人们如果得了病,就来朝拜这株紫薇树起伏,然后取一些树皮枝桠回去煎一煎成为药汤,喝了病也就慢慢好了。</div> <h3><font color="#010101"> 哎吆,到站了,就白话了。经过20分钟梦幻般的悠荡,就到了山顶。迎接我们的依旧是朦胧。</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接下来便是登2000多级台阶,向金顶进发。这一段路程,其实并不难走,只因下着雨,路特别滑,而且风特别大,必须小心谨慎。这可不是开玩笑的地方。</font></h3> 长长的路,漫漫地走。边走,边唠。<div> 梵净山位于中国贵州铜仁市的印江自治县、江口县、松桃自治县交界处,为武陵山脉主峰,海拔2494米。原始生态保存完好,1982年被联合国列为一级世界生态保护区。</div> 梵净山,全境山势雄伟,层峦叠嶂;坡陡谷深,群峰高耸;溪流纵横,飞瀑悬泻;古老地质形成的特殊地质结构,塑造了它千姿百态、峥嵘奇伟的山岳地貌景观。<div> 典籍上考证,梵净山唐朝以前称“三山谷”、“辰山”、“思邛山”,明代以后称“梵净山”,“梵净”乃“佛教净界”。</div> <h3><font color="#010101"> 梵净山的闻名与开发均起源于佛教,遍及梵净山区的四大皇庵、四十八脚庵庞大寺庙群,奠定了梵净山乃著名“古佛道场”的佛教地位,为中国五大佛教名山中唯一的弥勒菩萨道场,佛教文化为苍苍茫茫的梵净山披上一层肃穆而神奇的色彩。</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梵净山是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斜坡上的第一高峰(相对高度达二千米),它不仅是乌江与沅江的分水岭,而且还是横亘于贵州、重庆、湖南、湖北四省(区)的武陵山脉的最高主峰。 </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梵净山是西南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山,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梵净山就属楚国“黔中地”,秦朝属“黔中郡”,汉代属“武陵郡”,以后一直是“武陵蛮”崇拜的神山、圣山。</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登上山顶,我原以为此处应是象征弥勒与释迦菩萨的金顶,其实登上的是万卷经书山峰。</font></h3> 蘑菇石不仅是贵州标志性景点之一,更是梵净山的精魂、梵净山的象征。此石大有一触即倾之势,奇险异常,然而它却顶立地,稳稳站立若干万年。<div> 蘑菇石,俨然是梵净山的一张名片,上下两节,似连非连,稍有风吹,仿佛摇晃;翻天印,惟妙惟肖,站在其上,感受梵净山岩石的光洁神奇。上重下轻的形态总是令人看了担心,可它屹立千万年,偏偏姿态飞扬,风雷莫动。<br></div><div> 也许这就是大自然赋予我们最好的一件艺术品吧,它将“动”、“静”平衡之美发挥到了极致!<br></div> <h3><font color="#010101"> 看着山顶之上那些名曰万卷经书的石头,我觉得每一个生命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有自己的使命,生命的出现本身就是一个奇迹。石头默默无言,我知道它们都是有灵性的。天下奇石姿态万千,而它们的特点最直观的是整齐,它们就这样一层一层地叠积,终于形成了这一座座巨大的天书的集合,傲然屹立于天地之间。亿万年的功力造化,记录了多少的沧海桑田,人间悲喜啊。无法用我们生命的长度,去丈量它们的长度。就像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写到:“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试着用手去触摸那些粗糙的表面,天长地久般的风雨侵蚀,只不过是让里面的内容更加深刻罢了,叫人赞叹不已。古人有诗赞之曰:“遍地纵遭秦火劫,名山还有未烧书。”石头无声,却分明道出了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有志之士的心声,进而产生共鸣。我想这就是属于这些石头们的文采啊,它们喜欢用这样的文采,来彰显这山河之壮美,宇宙之深邃。</font></h3> 名山藏古刹,梵净山,不愧为佛教胜地,庙宇自然是不可少的,登山的阶梯一侧有庙,风光无限的新老金顶,乃至山脚都有庙。<br> 不愧是“大慈佛國,养心天堂”,登上这里,凡尘俗忧皆抛脑后,这就是佛的力量,养心的天堂。<div> 如果天气好,这是一片庙宇,气势恢弘。</div> <h3><font color="#010101"> 弥勒殿始建于火牛年(明万历五年1577)。由大禅师仁钦宗哲主持修建,为塔尔寺最早的正式佛殿,该殿是座两层歇山顶汉宫殿式建筑,高13米左右,平面呈正方形,面阔5间,进深5间,面积为c。15根藏式八椤柱承飞檐,起斗拱,精雕细刻,着彩饰花,粉金绣文,形成回廊殿,间竖嘛呢经轮8对,随信徒转动,吱吱作响。</font></h3> 告别了古刹,就是最后的攀登红云金顶。<div> 红云金顶,山峰直立高达百米,上半部一分为二,由天桥连接两端。两边各建有一庙,一边供奉释迦佛、一边供奉弥勒佛。红云瑞气常绕四周,人称红云金顶,谐“鸿运金顶”。状若飞天游龙,又似佛手二指禅,更像人类的生命图腾。根据其形而又称“天下第一峰”。<br></div><div> 再将前面展示的网络图片看一遍,加深点印象。</div> 看后,你对红云金顶有个概念了吧。因为下面我们所看到的和我所拍到的,都不能让你清楚、明白。<div> 漂亮是真漂亮,不过要攀登上去,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并不是所以来此的人,都能上去。一是要有体力,二是还要有胆量,缺一不可。</div><div> 你看吧:</div> <h3><font color="#010101"> 上金顶的路全是天生的岩石,因为攀爬的人太多,岩石都变得非常光滑,加之下雨,给我们的攀岩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很多”老驴“都望而生畏,我们只有少数几个人选择了攀登。 越往上,两个点之间的距离越参差不齐,有时落差很大。那最陡的地方几乎是直上直下,而且落脚点全是靠着悬崖边上。</font></h3> 终于登顶了。梵净山金顶,中国最危险的寺庙之一。有人说:到梵净山不登金顶,等于没到梵净山!<div> 虽然天空下着一点小雨,却有别样的景致,分不清梦与现实,宛如仙境。</div> 在金顶一座天桥飞驾两山,两边各建有一庙,一边供奉(现在佛)释迦佛、一边供奉(未来佛)弥勒佛。<div> 可是在金顶上,如果不借用飞行设备,没有任何一角度能拍到”两庙一桥“的场景。我也只能憾然。</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div> 初闻这首咏仙诗歌,就给人以跃跃欲飞的感觉。好像闭上眼,就能信步于仙境般的天堂。 <h3><font color="#010101">美好的自然山川与人文宗教结合,变得更有灵气。登上山顶,听到天鸡鸣叫,放眼宇内,目极八荒,再柔弱的人也会敞开胸怀,豪呼几声。</font></h3> 山是一座佛,佛是一座山。梵净山,既是中国的佛教名山,更是人们心目中的空灵之山、纯净之山。<br> 梵净山,以一种凌然的姿态,突兀在精神的高地,金顶搅动虚空,屹立成信仰的灯塔。<div> 越是朦胧,就越是神秘。</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