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又是一个艳阳天,春天的阳光仿佛带着魔力,直直地透过玻璃窗,透过晾晒在阳台的衣服,斑驳细碎的光影,明亮的撒在木地板上,让人心里莫名温暖。</p><p class="ql-block"> 坐在沙发上发呆,想昨天和一个妹妹的聊天,提到读书。我多久没有拿一本书好好的读下去?好像最近看的是《中国茶道》,再往前,真的不记得了。原来手机阅读,早已经悄悄取代了原来自己手不释卷的模样。突然怀念起学生时代安心读书的时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七零后的年少时,可没有条件可以随意去书店买书来看。最多的,就是彼此互相借书串看。一本书,不能耽误流传速度,都是说好就看一两天就要给下一个人看的。初中,高中都是写完作业,就废寝忘食的读着这些闲书。那个时期最多流行的是武侠和言情,还有大众诗人汪国真的哲理小诗。同时期的其他优秀作品,都是大学时才饿补回来的。</p><p class="ql-block"> 所以琼瑶,古龙,金庸……基本大陆允许出版的他们的书我都看过。那时候,特喜欢古龙笔下的傅红雪,超拽的一匹,现在还记得一句:从来就没有人见过我的刀……因为见过我拔刀的人,都死了……印象里,外貌描写还写了他的刘海,后来武侠翻拍,小生们都一缕长发垂额,盖出自于此吧。语言上古龙的景物描写超级赞,可是作品境界上是比不过金庸作品的侠义情怀的。除了《岳飞传》能让我懵懂有了家国情怀的启蒙,就是金庸了。以前不喜欢看《神雕侠侣》就是里面说郭靖黄蓉死在保护襄阳城一战。眼前都是黄蓉俏皮的笑容,憨憨的郭靖追着小乞丐不知所以的傻样子,怎么可以死呢?拒绝看,他们就活着,我固执的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我心里的神仙眷侣。</p><p class="ql-block"> 其实,十几岁的年纪,知道他们为国牺牲,却不知道,是什么让他们从容赴死。后来,读《鱼我所欲也》,才明白这世间有很多人,有很多事,很多情怀,都远远高于生死的局限。世间也有一个词,简约又不简单,就是“义”!</p><p class="ql-block"> 那时女孩子的最爱,就是琼瑶阿姨的作品,最开始觉得,从主人公到情节,哇,超凡脱俗到冒仙气啊!琼瑶阿姨的文学底蕴也好。歌词人名大多出自《诗经》《楚辞》这类的。但是读的多了,一瞬间觉得情节太脱离现实,太雷同,看开头就知道结尾。后来就彻底不喜了,自此再不碰纯言情小说,还有流行一阵子的财经言情,同理直接跳过。</p><p class="ql-block"> 高中时候学习任务重,可以读闲书的时候太少。唯一能说得着的就是《红楼梦》了。那时候,接触不到什么帮我分析书籍,我就是一遍又一遍的读。书桌上我包的白色图画纸,读到的人名就记下来,左右画出两个大圆圈就是荣宁二府,上下画横线,就是辈分位次。第一遍读下来,就是知道大致写了一个什么故事。然后第二遍,捋顺人物关系。第三遍,才看明白情节关联和人物性格。第四遍,终于看到了一点点主题。第五遍,才看到了一点点设计细节。《红楼梦》是高中时代我最用心读的书了(后来上大学,有了现当代文学史的引导,才真正明白这部作品。才开始去了解作者的生活轨迹和创作初衷。一共读了七八遍吧,现在印象也模糊了)最喜欢海棠诗社那段,看着他们抽韵做诗,折梅为题,品茶论道,羡慕喜欢的不得了。从那时起,开始喜欢古典诗词,也对平仄和韵脚有了点感觉。 见缝插针的,随手抓到什么看什么,阅读荒来了,《故事会》都看。最有意思的就是有一节课,在下面偷着看《本溪日报【周末版】》,最大的版面,一面看完了,趁着老师回头板书,自己一通忙碌,哗啦哗啦翻过来,老师那天板书好长时间,现在想来,估计是给我留了脸面,不忍批评我的小任性。现在做了老师,回头看自己的行为,学生时代的自以为是的瞒天过海,其实只是幼稚的可笑。总觉得违逆长辈,做点自己想做的事,才过瘾。实际是老师们是带着宽容的心来看待孩子一样的我们。我们反而暗自窃喜,真是不知天高地厚!</p><p class="ql-block"> 青春都是这样吧。席慕容的诗里说“青春是一本仓促的书,不忍一读再读”,估计再读,会被当初的自己气死、蠢死吧!</p><p class="ql-block"> 后来,开始接触到了余秋雨,林清玄。诗歌,也告别了汪国真,开始读舒婷,海子和顾城。第一次真正感受到诗歌的巨大魅力。还记得,有一天被舒婷的《致橡树》、《这也是一切》迷倒,一个晚上一边又一边的读着,心中真的有电到的感觉。还有第一次,读林清玄的《木鱼馄饨》,感觉到静夜里,一个老人对这个世界,对许多陌生的人温和的爱。说不出那种感觉,合上书,感动到想流泪。这个世界,人可以有很多的活法,但是无论怎样,不打扰别人,多多关照别人,一个卑微的人,也可以内心美好高尚到这样子。从那以后,走在街上,我看谁都是可爱的。每个普通人的背后,都是他们琐琐碎碎的故事。不再讨厌那个大嗓门打电话的男人,听听,他在外工作,是在和家人报平安。可能是他工作的环境,让他习惯大声说话吧。还有那个衣着朴素的阿姨,一定要挤上这辆已经满员的车,她脸上谦卑的笑着,可能家里她的孩子在盼她回家,我就往里再挤一下,给她一点空间上来这趟车,而不是还得失望的下去在黑夜的车站焦急的等着下趟,虽然挤到一动不动,心里却是暖的。后来读《心田上的野百合》,那种遇到困难,默默坚持,用行动来证明自己的思想,就渐渐走到心里。特别喜欢林清玄的那种厚重谦和,那是骨子里最好的修养。平平淡淡的叙述里,却能让人感受思想的无限宏大。</p><p class="ql-block">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 《千年一叹》都好喜欢,最恨里头那个拿卷轴烧了取暖的道士,恨不得钻到书里,杀回去打他一顿。各国风情历史,在一个个辗转不眠的夜里化成文字。老余的底蕴文笔还是让人钦佩滴!</p><p class="ql-block"> 如果说初中的阅读,让我对词汇量和想象力有很多收益——那是枝枝叶叶的繁盛起来感觉;那么高中的阅读,带给我的喜悦,是从此我走进那些不曾碰触过的世界,认识到很多人,很多事。然后性子柔和起来,态度更加谦卑,骨子里,却有血脉律动流淌,那是朴素人生观的根深扎心底。</p><p class="ql-block"> 到了大学,选了自己喜欢的专业,读闲书也成了必修课,不必躲躲藏藏,读的那叫一个理直气壮。有一次我们班分配去图书馆做卫生打扫。我一边擦着玻璃窗一边看着一排一排的书架上满满的图书,喜欢的不得了!暗下决心,一定三年里,尽最大努力把我专业的书读一遍。那个时候,除了去食堂吃饭,基本手不释卷。一天一本是常态。记得每天午休或者晚自习之前,从寝室走到教室,会有一小段夹竹桃的小路,听着操场上飘渺的音乐,手里拿着书,和最好的朋友说着书里的故事和人物。感觉每天屏蔽了周围一切,沉浸书里的情节,幸福的可以!</p><p class="ql-block"> 最爱看每年度小说选—短篇,中篇,长篇。按年度读过来,仿佛在重新经历一遍历史。我是一个代入感特别强的人。读着书,就很容易和书里的人物融合在特定的情境里。记得有一次,两三个月时间都在读六十年代的作品,一直到文革结束的伤痕文学,心都是痛的。一天中午看《高山下的花环》,里面的小北京因为连发四枚哑炮被越军发现位置炸死。我坐在床上气的大哭。给同寝室的姐妹吓够呛。也算我读书历史上的一次惊人创举,可以和小品里陈佩斯哭林妹妹有得一拼。其实,这是第二次,第一次看作品哭到稀里哗啦,是大一住院时看《穆斯林的葬礼》,霍达自己都说,写完这个作品,自己一年没有走出来,难过了一年。当时看到新月故去那段,真是哭倒在床上,那次,吓到的是正推门进来准备给我拔针的护士……</p><p class="ql-block"> 台湾文学课,只记住了七等生。都是讲人性,林清玄是拙朴,如着素衣吃陋餐,却把日子过得有滋味,通透不玄,看淡不执,简单欢喜;七等生是深邃而刁钻,有点三十年代“孤岛文学”里,张爱玲和施蛰存的风格。简单的场景,透着人性迷失和凉薄。在庸常里迷失,在迷失里寻找。人性藏在人们的看似迷乱的行为里,人们都想好好生活,可是生活却让他们丢了自己。失而复得的勇敢只是短暂,后来人们发现,不是丢了自己,而是随时间向前,以前的自己变成了现在的自己。这种被动改变,是无声无息,自己成为了现在的样子,再也回不去了。努力的徒劳和真相的残忍,让人们恐惧面对自己的懦弱,所以还是回到现实,回到常规里,才有真正安全感。所以,小事件里的突围,最终,不了了之~~</p><p class="ql-block"> 因为现代文学作品选的老师,半讲半演的讲述《活动变人形》,也随了她喜欢王蒙一阵子。很喜欢看王蒙下放新疆时期,下雪后,新疆人房顶扫雪的那段。仿佛能从文字里,闻到雪后空气的清冽;能看到简单的那些人快乐的笑容。因为《活动变人形》,转到海外作品《人球》,那是一套书八本作品,都是弱小人类在大环境的起起伏伏,兜兜转转的故事。一代人海外迁徙挣扎的历史,真实而压抑。曾经因为《契阔》的《北极风情图》,一个月没有笑。华山的风雪除夕夜,一个人,面对山谷的呐喊,是一个人,最深的愧疚和怀念吧。很多事,都是那样,遗憾……</p><p class="ql-block"> 国外的作品,杰克•伦敦的我都喜欢,《飘》《简爱》也是我最喜欢的,而且两位女主人公,几乎是我童年和成人后的人生指引,顽强而有尊严的活着,是人生的必修课。小时候当童话来读的唐吉诃德和他的瘦马长枪,长大了才知道他大战风车的无奈和执着。用成人角度看童话,世上只有人生,没有童话。勃朗特三姐妹,两个姐姐的作品都印象深刻,妹妹的作品,真模糊记不得了~~卡夫卡,那种魔幻现实主义,《等待戈登》,但是年少不懂,后来就懂了。以前觉得《基督山伯爵》精准复仇真很爽,可是也隐约想过他人生每一天记得每一个仇恨的细节,除了复仇,人生没有别的事,是不是有点……后来近年看了《琅琊榜》,才觉得梅长苏的气度才最有深度。果然我中华泱泱大国的厚重,让一个人的道义责任超越于个人恩怨。中外文化也确实根基不同,中国漫长历史里的儒学教育,还是深入人心的。</p><p class="ql-block"> 受不了长长长……的大部头作品,简直要了我的命。有一次看一个外国少女在窗前沉思十六页半,我真气坏了。这要是明清小说,十六页都能写出来好几辈儿,估计重孙子都写出来了!受不了~受不了,惨痛告别啰嗦型作品。深刻可以,咱别磨叽行不?这么深刻而厚重的东西,我是真无福享受啊!《呼啸山庄》看到第三遍,我才看进去,也确实深深喜欢了,但是并不多见。始终我还是觉得,外国人的深刻和中国的不一样。是一种另外意义的深刻。就像现在全民抗疫情况下,外国人认为生命不该被囚禁,自由最重要,不带口罩四处瞎溜达,不深刻反思自己,没事泼我们脏水,甩锅的种种行为,就证明了我二十多年前的猜想的部分正确。</p><p class="ql-block">但是大多优秀外国作品还是会给我们很多人生的启迪和感悟!</p><p class="ql-block"> 后来工作,不能肆意妄为在书海里。小说少了,除了怕被时代抛下,与时俱进的跟读学生的最爱,基本都是教育类。其实放弃读小说,有一点原因,二十一世纪初,纯正的小说开始少见了,都是迎合读者的玛丽苏小说。连续两年年度作品选没有出挑的失落,让我暂时放下了读小说的热情。开始转到教育类书籍。最喜欢魏书生,他市面所有书都买来,堆在桌面。六年的时间,拿起来就读,然后琢磨,可以放在自己身上可以活学活用的部分。很多章节,都是看了好多遍,恨不得浸到自己骨子里。</p><p class="ql-block"> 上班后的读书史,相对简单。只记得有一次北方图书城搬迁打折,我下第四节课,路边买了两个包子就奔赴“战场”。出租车司机看我样子,以为我有急事。知道我去买书,乐出声,连说不值得。学生初三了,我中午还得回来看班,能不急吗?车上吃了两包子,一个中午挑选了将近四十本书,有我喜欢的好多书都是市面没有见过的版本,三秦出版社的。发现这真是一个有良心的出版社,纸张好,价格不贵。不随大流,能把真正好的一批古文书籍呈现给读者。那次买的书里,李渔的《闲情偶寄》我最喜欢。内容真是闲的有情致,也需要很闲的人能看下去。</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不当班主任后,以为时间会多了,反而为身边琐事忙忙碌碌起来,时间也零零碎碎。随着智能手机的更新换代,我的那些书们都被我打入冷宫,久未召见。想来真是惭愧!</span></p> <p class="ql-block"> 想起来曾有那么多挑灯夜读与书相伴的夜晚,曾有那么多与书灵魂交融涤荡心灵的时刻。</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那些读书的美好都成为过往,想到这里,脸红心跳的连忙翻书,希望能重拾旧梦,与书相约!</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