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面对肆虐的病毒,大多数人会下意识感到不安与惶恐。但总有人,会用自己的智慧与勇敢,找到机会,赢得幸运。今天要和大家讲的,是一家四口在“被感染”之后,如何展开自救的故事。万谦是一名建筑学教师。45岁的他刚刚踏入中年行列,每天和妻子、女儿、岳母住在一起。</b></h1><h3></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万谦的妻子是医生。疫情之初,妻子正在医院做抗病毒检测工作,时刻准备着迎接这场风雨。1月23日,妻子所在科室的主任为了防患于未然,当天要求全科室成员及其家人,必须做好核酸筛查。</b></h3><h3></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不料,他们一家人先后被确诊为阳性。</b><b style="text-align: center;">先是妻子和岳母,随后是女儿和万谦。就这样,一家人全部被新冠病毒感染。</b></h3><h3></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由于当时医疗资源紧张,床位不足。</font></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身为轻症病人的他们决定在家隔离,并按照医嘱吃药。</font></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全家确诊,意味着病患没办法得到家人的悉心照顾,有时需要独自面对;意味着身为家中顶梁柱的万谦,也会有力不从心的时候;更意味着在和疾病斗争时,随时萌生的自我怀疑。可想而知,这该多么煎熬和绝望。然而万谦的表现,却让人出乎意料。他和家人演示了一场“教科书般的自救”,此刻分享给你,愿给你勇气和力量。</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strong><font color="#ed2308">一家四口感染,没有病床,</font></strong></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strong><font color="#ed2308">他们在家“自救”</font></strong></h3><h3></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1月24日除夕</b></font></h1><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那时人们对新冠肺炎还处于摸索阶段。网络上的真相和谣言混沌交错,未知和恐惧纠缠一起,仿佛细密的雨滴一般淋湿了每个人的生活。这一天同样是万谦一家确诊的日子,面对全世界的慌乱,他选择了冷静和克制。</b></h3><h3></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万谦是一个坚守内心秩序的人,在他来:“保护好自己,才能更好地保护家人和其他人。”该怎么保护呢?“保护自己,首先就是冷静与理智。冷静分析自己的病情,看待家庭的具体条件,分析各种应对方案的利弊,作出最合理的选择。”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b></h3><h3></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先是盘点了家中的物资。早在确诊前,身为医生的妻子便准备了足够的卫生纸、酒精、84消毒液、口罩、大号垃圾袋。随后,万谦在心里算了一笔账:一家四口都是病人,谁的体能相对好一些?多年来万谦有个习惯,每周游泳4次,每次大约2000米。良好的运动习惯让万谦保持了不错的身材、体能和免疫力。责任自然落在万谦身上,他主动负责全家的厨房和卫生间清洁工作。</b></h3><h3></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此外,趁着轻症患者在发病早期尚有体力的时候,万谦和妻子多未雨绸缪。妻子打印了一个吃药备忘表。上面标记着每天的吃药次数、时间节点、注意事项。每次吃药,大家都要在上面打钩。这对老人和小孩尤为必要,因为可以避免遗忘或吃错药。</b></h3><h3></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万谦也在想:如果全家人集中发病,体力最差的那几天,该如何保证全家人的营养问题?于是,他准备了一个大铁桶,准备熬鸡汤。这样一来,只需将事先准备的半只鸡放进去煮,就能轻松解决做饭耗时费力的问题。况且,到时候全家人肯定没食欲,如果吃不下去饭,光是喝鸡汤,也能补充基本的营养。好让大家有体力去坚持下去。</b></h3><h3></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非常时期,还要采用非常手段</font></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为了避免交叉感染,全家人决定分散居住。岳母一个人住在楼下单独的房间,万谦和女儿住在楼上(一开始妻子也在家隔离,后由于双肺感染入院治疗)。</b></h3><h3></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每个人使用的脸盆、水杯、碗筷要严格区分,并且会用煮沸的开水烫一遍。手机也要早晚用酒精擦拭消毒。哪怕是在家也要戴口罩,避免飞沫在空气和物品上的停留。虽然一家人之间隔着口罩,住在一个屋檐下也没办法见面。可万谦每天都会和楼下的岳母视频聊天,确认其身体和精神状态。一家人面对面的交流减少了,可对彼此的关心却丝毫不减。虽然对于每个人来说,“全家感染”这件事就像天塌下来一样无法接受。可在万谦和其家人身上,人们看到了轻症患者在利用自己的知识储备,去周全一家人的隔离生活。他们坚守着正常生活的秩序,并且保留体力和病毒来一场持久战。</b></h3><h3></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隔离期间,万谦问自己——</font></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如何做一名好的病人?除了科学规划了自己的生活,万谦作为病人的自觉性也非常让人敬佩。身为病人,尤其是传染病患者。他没有在绝望的时候破罐子破摔,而是保持着应有的教养,避免让伤害波及到无辜的人身上。他非常重视对厕所的消毒。因为那时有研究表明粪便中含有病毒,关于气溶胶传播的说法也甚嚣尘上。家人每天会排出大量病毒,为了防止病毒扩散,万谦会按照指南,对此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b></h3><h3><br></h3><br><h3></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同时,一家人戴完的口罩和用过的纸巾,并不会随意扔到垃圾桶。因为口罩和生活垃圾上会残留大量飞沫,一旦有人接触后果不堪设想。<span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方面,万谦要求全家人用完的口罩要喷洒84消毒处理。另一方面会减少扔垃圾的次数,将和外人接触的可能性降到最低。然后会把装有生活废物的小袋垃圾,打包好统一放在大的垃圾袋里,并且在消毒20分钟后才会弃置。</span></b></h3><h3></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哪怕已经做到了事无巨细,他还是会在垃圾袋上提醒环卫工人:已消毒,不要触碰内部。</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一个小小的举动,严谨又贴心,也保护了太多人。哪怕后期体温已经稳定许多天,他依旧紧绷着弦。因为对于万谦来说,自己不仅要保护好家人,更不能让无辜的人因为疏忽而牵扯其中。“即使体温相对稳定了,体力恢复也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这时候你绝不能出门,一定要把你接触过的东西都仔细消毒。因为你此时就是最危险的传染源之一。如果有出门的必要,一定要把自己充分消毒包扎严实了再出门,中途不要近距离接触任何人。”</b></h3><h3></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看,这就是身为病人的素养。真的很敬佩。</b><br></h3><h3></h3> <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总结一下万谦家人发病的时间点:</font></b></div><b><div style="text-align: left;"><b>1月24号确诊,万谦开始和时间赛跑。</b></div></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他赶在发病最严重之前做好了准备和善后工作。分房安排、吃药计划、饮食筹备、消毒卫生.......在补充营养的同时,他坚持卧床休息。因为他知道这将是一场持久战,自己必须保存体力。1月28日,对于万谦来说是最煎熬的一天。凌晨开始发高烧,持续了一个多小时。身体有些不听使唤,但意识是清醒的。</b></h3><h3></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有人问他是否担心高烧不退。他淡淡地说:我从来没有这种担心,因为我对自己的身体很有信心。退烧后,他知道自己已经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b></h3><h3></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1月29日到2月4日,病毒在和他的身体机能持续胶着。体温是忽高忽低、持续反复的状态。他稳住家人的心态,自己看喜欢的电影,女儿可以看动画片,岳母卧床休息,妻子在医院治疗......他相信,只要按部就班过好每天的生活,就会有见到曙光的那一天。2月4日,万谦和家人的体温开始恢复正常,双肺状态也得到恢复。这种正向的反馈持续至今。自始至终,万谦都在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对待突如其来的变数。他不是没有过崩溃的时候,这种崩溃更多来源于对自己的不信任。怀疑大脑里的知识和常识,会被这场疫情全部推翻。可迟疑之后,他摸清了恐惧的本质。“恐惧对于群体中的每个人,是最可怕的存在。在恐慌面前,你会丧失一切理性,只凭着求生的原始欲望随波逐流听天由命。”</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最重要的是心态,得病期间不要瞻前顾后。”</font></b></h3><h3></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一开始没有床位的时候,他也着急过,尤其是家中还有71岁的岳母。可面对现实,他能做的只有给自己打气,只有自己保持冷静,家人才能有信心度过难关。</b></h3><h3></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他告诉自己:“希望永远存在。医疗体系一旦缓过最初的过载崩溃状态,在应对这场疾病的过程中能够发挥正常作用,绝大多数患者就可以痊愈。”随着雷火神山医院和方舱医院的建成,武汉的病床数量正在得到充分的释放。</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疫情也让万谦意识到:“只有病了,才知道能够正常地吃下一碗饭、喝下一碗汤、走出一步路,是件多么幸福的事。”</b></h3><h3></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万谦本以为:一家人多日体温正常,加上身体机能的恢复,足矣证明他们康复了。不出意料的话,应该会阳性转阴性了。可命运还是和他开了一场玩笑。就在2月15日,他们全家去医院做核酸复查。结果依旧呈阳性,他们还是病毒携带者。</b><br></h3><h3></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希望和失望交织的时刻,我们别无选择,只能稳住自己。目前,万谦一家已到指定隔离的酒店入住。他自己很清楚:“是否为阴性”只是时间问题。因为全家人的身体确实在朝着好的方向恢复。而在医院治疗的妻子,也即将康复出院。所以他还是在按部就班地生活,一如既往地保持理性和克制。“早上起来,洗了个澡,剃了胡子。女儿还在睡。脚丫在被子外,给她盖了回去。窗外天气晴好,又是一天。”</b></h3><h3></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是啊,日子一天天地过。抗疫医生在一线治病救人,志愿者维持着城市的运转,环卫工人保持着道路的洁净,快递小哥将蔬菜送到小区楼下,人们待在家里保护自己,另一方面也是在保护别人。如今,武汉各个医院释放了更多的床位,治愈率不断提高,确诊率也开始降低,期待的拐点似乎已经出现,其他省市的人也开始复工。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让生活回到正轨。未来的某一天,人们回首今日,或许也会如他一样感慨:“我们是好时代幸运的普通人。但从整个人类的命运来看,我们也是幸存者。”</b></h3><h3></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是啊,一场大雪过后,武汉的梅花凌寒而开。就像疫情之下的人,冒着未知和风险,依旧坚持做着应该做的事情。</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所以也请相信,寒潮终将会过去。</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待到樱花盛开时,我们会如期而至。</b></h3><h3></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strong style=""><font color="#ed2308">祝福送给万谦一家:早日康复!</font></strong></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strong style=""><font color="#ed2308">稳住,我们一定能赢!</font></strong></h3> <p style="text-align: right;"><b>素材来自网络</b></h3><p style="text-align: right;"><b>编辑制作初学</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