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徐世尧 / 文</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808080">白龙塘桥</font></h5> <h3><font color="#010101"> 十多年前,有人说江南有“四里”,其中包含织里。一查阅,此说真实不虚,分别为吴江的同里、黎里、古里与湖州的织里。隔些日子,同村一位异姓兄弟找到我,说旧时的乌程曾有“四泽”,分别是盛泽、金泽、震泽、淤泽。听说自己的村子也在内,我就来了劲,找出方志旧籍翻阅起来。</font></h3> <h5><font color="#808080"> 乾隆《乌程县志》</font></h5> <h3><font color="#010101"> 乌程县在明清时境域宽广,东至吴江的平望,北至太湖中的东西洞庭山。现秧宅村的名字二百年来有多次变易。清乾隆年的《乌程县志》记有“秧泽村,在县东四十五里三十三都”;同治《湖州府志》上记载:“淤泽村,与诸沈、南潘村同属乌程县十二区一百三十四庄。”</font></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808080">同治《湖州府志》</font></h5> <h3><font color="#010101"> 再往后查,光绪年的湖州地图上,未知何故改名为秧石村。民国年间及解放初期属吴兴县戴林乡管辖。1956年成立农村合作化组织,冠名为中心高级社,当年吴兴县行政区划调整,以白龙港为界划分乡镇,秧宅因此被划入织里乡。1958年并入太湖人民公社,属织里管理区。1961年建立中心生产大队,属织里人民公社管辖。1984年撤队建村时改名为秧宅行政村,属织里镇人民政府管辖。</font></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808080">清光绪年地图</font></h5> <h3><font color="#808080"> </font><font color="#010101">忙碌好些时间,结果很是失望,地方志加上网络,竟查不到有关“乌程四泽”的资料或者条目。</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古老的秧宅村,是我生于此长于斯的村庄。从幼儿到青年,村里的每一条小路,每一座古桥,都印满我的足迹和童趣;最熟悉这里的蝉声和鸟鸣,最怀念农舍上空的袅袅炊烟,还有那些乡音土话和古老的童谣。2016年,与大多拆迁村-样,在隆隆的推土机声中,秧宅村很快被碾为平地。老祖宗留下的祖屋老宅,在一片叹息声中,刹那间灰飞烟灭。今天,村民们正在期盼搬入不远处南横塘畔的新居。为了给人们留下念想,给后人留些乡愁,笔者写下此文,记述秧宅村的旧闻佚事、前世今生。</font></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808080">秧宅村农舍</font></h5> <h3><font color="#010101"> 秧宅村最早形成于何时,有待查阅方志资料考证。而在我的记忆里,她是一个规模很小的行政村,农家百余户,人口六七百,田地不足千亩。南隔横塘与大河诸村为邻,西界白龙港与南潘、后林几个村庄相邻,东与谈港,北与三家村、蒋家兜毗连。西北隔一条河港与求三圩相望,求三圩原是一片圩田,大多荒芜,无人居住。民国年间,有几户章姓绍兴人在此筑庐定居,开垦荒田,春耕秋收,繁衍生息,遂形成村落。</font></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808080">秧宅村的旧农具</font></h5> <h3><font color="#010101"> 以村落中心三角漾为界,秧宅村分为南村和北村,又包含漾潭、叶家湾、二亩潭几个小自然村。村民世代业农桑,印象中并无富商巨贾。村民姓氏不过十来个,分别是胡、周、徐、陈、沈、郑、侯、叶、许、倪、王、朱等。但小村庄也有家族堂名,徐氏有山界堂、周氏有怀德堂等。查阅文献资料和在老人中间口头调查,秧宅村历史上并无官宦名人。据说周氏曾有先人清末在云南省任布政使官职,我们小时候玩捉迷藏时也在周家老宅的箱子中,翻出了清代官帽和服饰,但不知是何官阶。如能查到周氏布政使的确实资料,倒是官职不小,差不多是从二品官员,足以为小村庄带来荣耀。当代人物有陈锡林先生,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曾被选为浙江省政协委员,毕生从事中草药研究,编著有《浙江大盘山药材志》等书籍。陈先生应入选正在编纂中的《织里镇志》人物名录。</font></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808080">秧宅村农户</font></h5> <h3><font color="#010101"> 秧宅村曾有四座古桥,民间有传说。明崇祯《乌程县志》记述有白龙塘桥,清同治版府志记载淤泽桥、湖板桥,还有太平桥(叶小桥)。民国19年(1930)重建的白龙桥气势恢宏,民间称其为湖州城北第一大桥,现为湖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白龙桥始建时还留下一个“南通大河,北通太湖”的家喻户晓的传说,赞扬一位老僧为建桥募款与朝廷钦差大臣周旋的智慧。</font></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808080">白 龙 桥</font></h5> <h3><font color="#010101"> 淤泽桥跨守南横塘上,抗战初期被日机炸坍,村民造了一只木质拉渡船摆渡几十年。“文化大革命”初期(1967年)在淤泽桥原址不远处建造了红旗大桥 ,三孔水泥架构,方便了南来北往的行人。红旗大桥由于材质较差,存在了近半个世纪后坍塌。据村上老者言,叶小桥原在叶家湾处,民国年搬迁至现址,并有一个美丽而幽默的迁移故事。</font></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808080">叶 小 桥</font></h5> <h3><font color="#010101"> 淤泽村有湖板桥,而同治府志误记湖板桥在谈港,应予以纠正。湖板桥为木质架构桥梁,原址在北村头三角漾口,后失修坍塌。民国38年(1949),村民集资易址建造了三孔石梁桥—见龙塘桥。本村耄耋老人胡应财说,“见龙塘桥”楷书额为本村老中医徐杏荪先生(本文作者的先祖父)所题,村人习惯地称此桥为“新桥”。</font></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808080">见龙塘桥</font></h5> <h3><font color="#010101"> 秧宅村有三座庙宇,都有传说故事。</font></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808080">秧宅土地庙</font></h5> <h3><font color="#010101"> 一座是土地庙,现在秧宅南村头,始建年代失考,拆除后将易址重建。传说土地神是本村一侯姓村民,某日在白龙港躲避阵雨时,恰逢乌白两龙戏斗,侯氏喝了龙的唾沫,力气大增,不久去京城考得武职官员,带兵打仗时立有战功,被朝廷封为将军。后遭奸臣谗陷,愤而辞官回家。侯将军为家乡和百姓做了不少好事,死后被乡民尊为土地神(详见《织里民间文化》)。每逢农历二月初二,秧宅村民众都要隆重举行土地会纪念,做法事功德,抬神游村,摆素宴几十桌,这个习俗传承至今。</font></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808080">土地神像 古代石香炉</font></h5> <h3><font color="#010101"> 二为白龙观,在白龙桥西岸,清同治《湖州府志》记载为“白龙庵”。原先的白龙庙应建于清代末民国初年,三开间三进深,院内有高大的古银杏树,大殿供奉北堂神像,管辖一方生灵,据说极为灵验。白龙庙和银杏树在人民公社年代毁除。现在的白龙观,经湖州市宗教管理部门批准,2000年由信众聚资重建,第一期工程建造了大殿和偏屋,“白龙观”匾额为著名书法家李英先生题写。第二期建造了后殿,其中有“杨公殿”,是为纪念清代同治年湖州知府杨荣绪而设置。杨大人生前为官清廉,爱民如子,政绩卓然,子民曾立“使君活我”碑颂扬这位贤守。而供奉于白龙庙中的杨大人,威严更甚于阳间,扬善惩恶,赏罚分明。旧时,凡有客船在白龙桥下摇过,乘客们都屏息忍声,非常敬畏这位地方官化身的神灵。</font></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808080">白龙观 杨公殿</font></h5> <h3><font color="#010101"> 三是五圣堂,在村庄北端与凌家汇行政村交界处。曾是三开间二进深建筑,供奉“五圣神像”。庙前有古银杏树,与织里总管堂、不远处的白龙桥古银杏遥相呼应,形成一道三足鼎立的风景。庙东有两口池塘,庙前小路是交通要道。与其他庙宇不同的是,五圣堂偏殿悬挂一艘木船,帆橹皆备,传说是五圣神风急浪高时驾船夜巡太湖,救人危难所用,因而成为民间美谈。五圣堂在1960年代被拆除建造集体公房,古银杏树同时砍伐,很是可惜。二十年前,村民在原址建了一座很小的五圣堂,每逢过年过节,香火很是旺盛。</font></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808080">悬挂殿内的神船</font></h5> <h3><font color="#010101"> 沿五圣堂小路往东一里许,有一条窄小的兜浜,状若人的耳朵,人们称之为“魕(音几,鬼的意思)耳兜”。河岸长满苇草,小路极窄且陡,岸上尽是坟墓和骨墩,北岸还有几处安葬僧人遗骸的荷花缸。春夏季的闷热天气,晚间常有磷火飘游,各种鸟类和小动物发出怪叫声,让人毛骨悚然。关于“魕耳兜”,附近村庄上有些年岁的村民,都能讲出许多关于“鬼”的故事,有的还流传到较远的地方。于是,人们对这个地名充满了恐怖。小时候,我们听得较多的是民国初年,有一个颇有名气的戏班子,被人以丰厚酬金请到“魕耳兜”演了一整夜京戏,生旦净丑俱上,台下观众喝彩声不绝,而到东方发白时,发现台下观众渐渐隐去,舞台也变成了坟堂。班主拿出收取的酬金,一看全是纸钱。他们知道遇上了鬼神,赶紧收拾道具行头,惊恐地离开了“魕耳兜”。还有一个做小生意走村串巷的货郎,那天生意做的很不好,天黑后又迷了路,懵懂间走到了一个小集镇。镇上的人们热情招待酒菜并安排其住宿,又掏出银子将货物购之一空。货郎很是高兴,酣睡至天明时,忽觉身上寒冷,一看吓了一跳,原来自己睡在一个墓穴之中,赶紧爬起,发现货郎担被扔于河滩,货物都散落在坟墓旁边,糖块沾在茅草地上。货郎失魂落魄地逃离了“魕耳兜”,逢人便说自己遇上了鬼。还有许多诸如某人被“棚卷魕”卷住,被“溺死魕”拉到河中的可怖故事。</font></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808080">村野河港</font></h5> <h3><font color="#010101"> 我平生没有遇见过鬼怪,却有一次“夜走魕耳兜”的经历。大约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某一天的晚饭后,与几位小伙伴(都是十一二岁的大孩子)在织里老街的人民广场看露天电影《古刹钟声》。电影放到大半部,天际隐隐响起雷声,随即乌云翻滚,一场大阵雨将临。我随人们挤出电影场,却一个熟人也没有看见,天空正飘来阵阵雨点。我独自奔跑起来,跑过白云桥和东霅桥,又奔过了观音桥(青山桥),猛然想起前面是个漫长的独断圩,回家必须走过“魕耳兜”。阵雨越下越大,我咬着牙,往前狂奔,大约十分钟,我已走在“魕耳兜”的陡峭河滩上,借着天空中的闪电,我看见墓地上的树影摇晃的很厉害,有的真像传说中的鬼怪影子,小河里的水汹涌着,似乎要窜上岸来。我心中非常害怕,为了给自己壮胆,大声地唱起歌来。在闪电光中,我走到西边的亭子旁,刚松了口气,忽然脚下一滑,踩空滚落在河水中,我想完了,很快要被“溺死魕”拉去了。我死命地抓住了一根柳枝,慢慢爬上岸滩,庆幸自己死里逃生,几分钟后奔回家中,已是浑身湿透,祖母赶紧做了姜糖汤让我驱寒。“魕耳兜”在1990年代后填为平地,那些鬼怪故事正在人们的传说中淡去,这个让人害怕的地名也将消失。</font></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808080">田野风光</font></h5> <h3><font color="#010101"> 去年在湖州的地方网络上,忽然聊到了“黄莲头”的话题。孰不知“黄莲头”正是秧宅村当年的特色产业。很难追溯制作“黄莲头”之源,而在民国至公元2000年前,秧宅村大约七成以上农户有采摘、腌制、售卖黄莲头的历史。黄莲头是清凉消暑的饮料,夏秋时季,很受江南乡镇居民的青睐。每年清明时分,村民结伴去长兴山里采摘鲜嫩的黄莲头,用食盐腌制上甏,农闲时去菱湖、桐乡、湖州、嘉兴等小城镇叫卖,每户都可得到一笔不小的副业收入。“双抢”结束,开甏后的黄莲头颜色金黄闪亮,香味扑鼻。人们用棉纱线扎成小捆,装入一特制扁圆形状的竹篮,盖上潮湿的毛巾,售卖人手敲两块竹板,口内吆喊着“卖黄莲头喽”,一分钱一捆,生意很好,一般人每天可卖到二元钱以上。秧宅村最后一位卖黄莲头的人是大块头胡顺珠,大约在2000年,这位毕生勤劳的女人死于一场车祸,秧宅村卖黄莲头的产业从此成为了历史。</font></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808080">黄 莲 头</font></h5> <h3><font color="#010101"> 秧宅村有很多可以记忆的往事。比如民国年间的私塾,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心大队小学”,在小学教过书的庄老师、薄老师、邹老师、赵老师。还有祖先传承的每年春秋两次的“火羊会”,三月三孩子们在有鸟窝的树荫下烧“野火饭”,“拜小弟兄”,“六月六吃馄饨”的民俗,夏天在三角漾和白龙港里游泳捉鱼虾摸河蚌,晚上在新桥上乘凉听阿庆伯伯说“罗通扫北”和“大唐郭子仪”的大书。还有诸多老人的故事,我的笔尖已难尽言。沧海桑田,而小村庄的故事是无法抹去的记忆。三角漾填平了,南横塘还在;旧的村落消失了,记忆中的那缕炊烟还在......</font></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808080">秧宅村风光</font></h5> <h3><br></h3><h3><font color="#010101">感谢叶金泉先生为本文提供照片</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