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校场,古时指用于习兵演武,排兵布阵,点将出征的操练场地。</p><p class="ql-block"> 解放前,南充根据地理方位,共有两个校场。一个校场在城北,叫北校场。另一个校场在城南,称作南校场。这两个校场虽同是军事用地,但位置却略有不同。</p><p class="ql-block"> 北校场在原来的老城墙外,属郊外校场。而南校场却在老城墙内,属城内校场。</p> <p class="ql-block"> 南校场与北校场一样,只是一块軍事用地,既不是街,也不是巷,仅是一个地理位置而己。</p><p class="ql-block"> 南校场位于老城墙大南门与文明街之间。过去俗称“土门寺”。一条穿家过户的小冗道,通向大南街的二道巷对面。另一条错落不齐的便道则通向西湖尾部。</p><p class="ql-block"> 便道右侧的墙内,是南充的禽蛋社,当年南充夜间的各种“红灯笼”,“白灯笼”卤食小摊上的鹵制品,都出自这里。</p><p class="ql-block"> 便道口的左侧,便是西湖街通向孔迩街,大南街,红墙街的交汇处。</p><p class="ql-block"> 便道口的正对面,便是“连科巷”了</p> <p class="ql-block"> 南充刚解放时,南校场曾作过临时看守所,后来改作了南充酱园厂(南充酿造厂)。南充冬菜和小磨香油作为南充知名土特产,曾闻名遐迩。</p><p class="ql-block"> 这里,便是酿造冬菜的大坛。</p> <p class="ql-block"> 1956年特大洪水后,许多外地人员涌进了南充,定居在川主街,文峰街,大南街一带。南校场周边也相继搭建起一些简易房舍,形成了一个街不成街,巷不成巷的棚户区。</p> <p class="ql-block"> 住在南校场的居民,生活一般都很贫困,偶尔根据酱园厂的需要,去厂内干一些零话。时间久了,耳濡目染,便了解,熟悉了酿造流程,有的自已也办起了简易酿造小作坊,开始私人酿造起冬菜来。</p> <p class="ql-block">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放学归来的儿女们,也帮着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p> <p class="ql-block"> 南校场的住户,均是光线较暗的简易土房。用水十分不便,洗衣洗头,只得等到阳光灿烂的日子,到室外来进行。</p> <p class="ql-block"> 很多时候,不得不借助家人的帮助丶配合,才得以完成。</p> <p class="ql-block"> 南校场的地势,处于低洼地带,排水困难。因此,居住在南校场的人们,最害怕天降暴雨。</p><p class="ql-block"> 每当暴雨后,住房四周污水横流,有时水深过膝,室内桌椅板凳,锅瓢碗盏全浮在水面,成了名符其实的龙须沟,令人苦不堪言。</p> <p class="ql-block"> 一两天后, 待污水慢慢流尽之时,院落中的淤泥积沉近尺厚,又脏又臭。许多人家不得不投亲靠友,暂时寄居在亲朋好友家中。</p> <p class="ql-block"> 被暴雨泡湿的棉被,挂在这狭窄而不通风的冗道墙边,两三天都干不了。</p> <p class="ql-block"> 二十世纪初,因旧城改造,南校场的棚户被全部拆除。在这里居住了近半个世纪的人们终于告别了难以言表的故地,带着幸福的笑靥,搬进了高楼大厦的新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