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20年新年伊始,一头叫"年”的怪兽——“新型冠状病毒”,突如其来地袭击了中国武汉,又飞快地向全国传播开来。在这危急时刻,党中央向我们发出号召:为了大家的安全,我们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户外活动,以控制病毒的传播。<br></h3><h3> 紧接着“停课不停学”的号角迅速吹响,在这非常时期,延安实验小学教学处积极组织各学科组开展“线上教学”。老师和孩子们虽然 “宅”在家中,但是每天过得非常充实,变疫情为教材,开展了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h3><h3><br></h3> <p> 语文组充分利用学科特点,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除了常规的读书、练字、背诵积累等,还结合疫情开展了丰富的孩子实践类活动:既有生命教育,也有健康教育,还有爱国奉献教育等。</p><p> 孩子们用手抄报记录自己最感动的画面;给钟南山爷爷写信表达小学生的感激与敬佩之情;收看新闻联播了解国家大事,了解疫情每日变化;高年级的孩子们还进行了“识别与评论信息”的实践活动,孩子们在关心疫情的同时学会辨别真假信息……</p><p> </p> <h3> </h3> <h3> 数学组以年级教研组为单位,通过微信群开展了一次别样的线上教研研讨会。围绕“ 停课不停学”,研讨在线“教什么”,“如何教”,学生“怎么学”,开启了别样的学习模式。学生在家按照学校及老师的指导意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认真完成学习任务。</h3> <h3> 英语组各个年级的老师都能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精心备课,充分落实了“停课不停学”的真正内涵。低年级英语教学以“一起作业app”为基本形式开展,结合绘本阅读、趣味配音、口语交际、自然拼读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高段各年级老师以教材为依托,指导学生就上册每单元重点单词和课文进行复习,同时利用线上游戏、习题、绘本等形式进行操练。老师们还能够利用优质平台,大数据等,实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布置合理的学习内容和作业量,不加重学生和家长的负担,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浓厚。毕业班的英语老师们利用录制微课、直播、语音等方式,给孩子们专业清晰的讲解、精准细致的答疑,并进行耐心有趣的互动与交流。严谨精致的线上授课让孩子们得到了与线下课程相同的效果!</h3> <h3> 音乐组教师经过线上研讨,结合学生学情,制定了丰富的教学内容。各年级音乐教师加入各班微信学习群,严格按照课表进行线上授课。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看视频学习音乐知识,并和学生进行在线互动,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中的疑惑,并认真点评学生的练习反馈。通过音乐课的线上教学,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家长们也能积极配合教师,帮助学生认真完成音乐课的课堂练习。</h3> <h3> 美术组在线上美术课堂中,为了达到更好的上课效果,各年级教师组建了自己的美术授课群,课程设置以绘画加欣赏的形式进行,即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美术素养,课前老师能做到认真备课,寻找合适的上课资源或自己录制微课,课中能与学生积极活动,交流课程内容,课后能认真点评学生作业,学生和家长能积极参与美术课堂上课效果良好。</h3> <h3> 科学组经过集体研讨,结合学科特点,制定了丰富教学内容。低段的老师们能自己制作微课,开展认识冠状病毒相关内容的课程;中段老师能在网络上搜集一些与课程相关的趣味实验,让学生在趣中学,更好的提好孩子们学习科学的兴趣;高段老师能搜集和教材紧密相关的优秀课例,让孩子们在名师的课堂中更好的学习,并配合简单的实验操作让孩子们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更好的掌握知识。虽然刚开始孩子们并不重视我们科学的网络课程,但在老师们的积极调动下,学生及家长能积极反馈,老师们也能一一点评指导,让我们“停课不停学”科学课更加丰富、趣味、有效!</h3> <h3> 道德与法治学科组教学主要围绕:什么是“新冠肺炎”?它的主要症状和传播途径有哪些?如何预防、防控?用正确的态度面对疫情,共克时艰。针对不同学段的学情,我们低段线上主要分享防疫儿歌、绘本、动画等通俗易懂的视频进行教学。中高段通过分享“预防新冠肺炎”科普视频、文字、图片和爱祖国、爱家乡的影片两个板块内容进行授课。课程的安排学生和家长都非常喜欢,并能积极配合线下的分享、讨论、实践等活动中,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h3> <h3> 疫情来袭,孩子们牢记习主席的嘱托“文明精神,野蛮体魄”每日坚持锻炼身体,为此体育组老师经过集体研讨,结合体育特点,制定了丰富的教学内容。通过广播体操、球类运动、体质检测相关项目以及一些亲子合作联系项目,让学生在运动中舒展筋骨,在父母的陪伴下享受运动乐趣,更好的培养了孩子们体育运动的兴趣,为孩子们终身体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br></h3> <h3> 除了各学科组在积极开展相关的线上教学,我校还推出了四期“向阳课程”,让孩子们对本次疫情有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激励孩子们能以钟南山、李兰娟等无数“逆行者”为榜样,为自己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h3> <h3>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目前我们能做的最大贡献就是安心在家,充实自己。我们相信,这会是最特殊的一个假期,也会成为生命中最重要的一次经历,这样的经历会让我们更加懂得感恩,懂得珍惜,懂得奉献,懂得担当,懂得“少年强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h3><h3> </h3> <h3>撰稿:高延玲</h3><h3>摄影:各学科组长及家长</h3><h3>审核:刘海琴</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