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第三课第6课时 青春有格

-淡抹 €嫣熏妆#

<h3>  上节课我们了解青春需要拥有梦想,需要自信自强自立,那么青春的我们还要具哪些品行和格调?这节课我们一起探讨青春的格调。</h3> <h3>  83岁的钟来为防控疫情再出山,他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h3><h3> 专业、敬业、乐业、责任、担当、大爱……</h3> <h3>  了解学习目标🎯,掌握今天“学什么”。</h3> <h3>  请同学们带着问题,用6分钟的时间预习课本内容。</h3> <h3>  如何理解这些句子中的“格”?青春的格调你是怎么理解的呢?</h3> <h3>  青春应有的风格应该是怎样的?</h3> <h3>  同学们,圣贤的处事智慧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h3> <h3>  青春的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br></h3> <h3>  同学们想一想: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哪些是行为是光荣的,哪些行为是羞耻的?</h3><h3> </h3> <h3>  孟子说:“羞恶之心,义之端也。”“羞恶之心”引导我们判断是非善恶,明确行为选择的理由。</h3> <h3>  同学们,案例中 河北省委原书记因贪污落马给予我们什么启示?</h3> <h3>  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能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还要学会拒绝不良诱惑,增强自控能力?</h3><h3> 想一想:中学生周围充满着哪些不良诱惑?不劳而获、烟酒槟榔、不良网络等……</h3> <h3>  小组讨论:行己有耻有哪些要求?</h3> <h3>  以上四点,同学们做好笔记哦!</h3> <h3>  你怎么理解止于至善?</h3> <h3>  善,心地仁爱,品质淳厚,行为友好,大真,大爱,大诚,大智也。</h3> <h3>  阅读以上案例,思考两个问题:1.张文宏这样的榜样在抗击疫情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h3><h3>2.学习榜样对我们中学生有什么作用?</h3> <h3>  榜样是美德的彰显,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h3> <h3>  怎样做到“止于至善”?</h3> <h3>  穷着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每个人可以从自己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h3> <h3>  “止于至善”要求我们养成自我反省的习惯,检视自身的不足,不盲目自责,积极调整自己,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行为,“止于至善”。</h3> <h3>  慎独,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道德修养的一种方式、一种境界,是指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能严守道德准则。</h3> <h3>  小组讨论:“止于至善”的人还具备哪学品质。</h3> <h3>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指导我们行为吧!</h3> <h3>  归纳总结:记好笔记哦📒</h3> <h3>  同学们青春年少的我们行己有耻,止于至善,修身为本,学习成长是青春最美的证明。</h3> <h3>  本课思维导图,同学们整理思路,理清今天学习的问题,对照自己的学习生活吧。</h3> <h3>  课堂练习:独立思考,快速完成!</h3><h3>答案是B.C.B你做对了吗?</h3> <h3>  同学们,请独立完成以上作业,这些问题请和爸爸妈妈一起交流!</h3> <h3>  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h3>

止于至善

同学

青春

哪些

我们

格调

学习

行为

中学生

行己有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