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台梭利教育培训学习

前营幼儿园刘园长

<h1><b>今天带大家主要学习的内容是</b></h1><h3><b>一.蒙台梭利教育国内外发展史</b></h3><h3><b>二.蒙台梭理教育基础理论</b></h3><h3><b>三.蒙台梭利教育基本内容</b></h3><h3><b>四,蒙台梭利教育工作材料</b></h3> <h3>今天呢,我们主要学习的内容是会涉及到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我们会学习蒙台梭利教育当中的一些基础理论。</h3><h3>第二,我们会学习到蒙台梭利教育当中一些有准备的环境,以及该如何去创设和维护。第三,我们还会学习蒙台梭利教育的QQ领域以及内容。</h3><h3>第四,我们还会学习到蒙台梭利教育当中的使用工作材料在蒙氏班当中的一个运用。那我们得要用这些工作材料配合我们的教具和教室当中的小朋友结合在一起,那如何让小朋友受益更多呢?</h3><h3>一间安静和谐的教室,一群自由专注的孩子。几位认真观察的老师,这样的一幅画面呢,就构成了我们一间间蒙台梭利教室,那这些教室呢遍布在世界的很多角落,与此同时这样一间教室也遍布在我们中国的大江南北。我们老师不管听没听说这样的教育或者走进过这样的教室,那我想你一定知道的是,这个教育方法是好的,那他是对我们孩子的成长是有帮助的。</h3><h3>所以呢,接下来我要和大家一起分享蒙台梭利教育法里面的科学性和系统性,这是一个庞大的领域。只要你掌握了其中一部分,我想你就会深深地爱上这种教育方法哒。</h3> <h3>我们知道蒙台梭利教育法,是一个人的名字命名的,那其实这个教育方法来自于我们的上上个世界,我们来看一看蒙台梭利教育在世界的一个发展。老师们可以看一看文字上图的图片。</h3><h3>蒙台梭利的全名叫做玛利亚蒙台梭利。1875年到1906年,她的求学阶段老师们可以通过网上查一查相关的音频或视频,可以看一看,听一听求学经历。因为他的求学经历为后期他创办这种教育方法有着一个特殊的意义。</h3><h3><font color="#010101">蒙台梭利在1907年成立了第一所儿童之家,那这所儿童之家在圣罗佐伦的一个贫民窟当中成立,当时呢,这个地方非常的贫困。有很多小朋友根本没有办法得到大人的一些照料,所以蒙台梭利经常在报纸上去发表一些教育小朋友的文章。也正为这些原因呢,她就被邀请去照看这些小朋友,也就是从这开始,蒙台梭利开始走进我们的孩子观察他们,并且在照料他们的同时,蒙台梭利找到了当时非常有名的一些木匠制作一些教具。这些教具呢就跟我们小朋友去使用,慢慢的就形成了她自己一个独特的方法,</font></h3><h3><font color="#39b54a">也就是被我们后人称作的蒙台梭利教育。</font></h3> <h3>刚刚给大家分享的图片上就是100年前,成立的第一所儿童之家当时拍下来的图片。大家也可以去网络上搜一,搜到目前为止我们这100多年都过去了,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多人将这个学习方法传承下去的?其实这个教学方法是有一些蒙台梭利理论作为基础的。</h3><h3>那么在1907年到1913年是我们蒙台梭利慢慢形成教学方法的这个时期。在这期间很多人听说同时也很有很多人去效仿,想要学习。在1913年到1952年之间,他们开始去推广,在推广当中出现了msi和Ms这两个机构。这两个机构呢,也是目前世界上所认证的两个机构。</h3><h3>那么1907年儿童之家到现在已经有110多年之久啦,接下来我给大家去分享一下,1907年的儿童之家现在是什么样子的呢?</h3> <h3>那老师可以仔细看一下我刚才发的这张图片,大家仔细看一看,相信各位老师也能够感受到了历史的印记。</h3><h3>大家对这种100多年前的教育方法并没有忘掉,忽略掉,而是发展的越来越壮大,那说明了我们这种教育方法呢,真的能够走进我们的孩子,那它是科学的,它是系统的,能够带给孩子真正的自由与收获,那接下来我再给大家分享几张图片看一看,我们现在蒙台梭利儿童之家是什么样子的?</h3> <h3>这张图片呢,是我们教室里面的一个样子,其实跟我们现在教室没有多大的差别。就比如说大家可以看一看图片上面是不是有粉红塔,棕色梯,插座圆柱体等等,都和我们现在是一模一样的,那我们接下来看下一张图片。</h3> <h3>那这一张图片呢是在2007年山东大学,为了纪念我们的蒙台梭利教育承办百年所做的一组统计,它显示了这种教育方法已经遍布在了全国110多个国家,以及他名字命名的学校就有两万2000多所。同时在北京,上海,深圳,南京,杭州都有一些相关的学校。</h3> <h3>再给大家分享两张图片,大家可以仔细看一下那上面这两张图片,那是显示我没蒙台梭利的头像,印在了钱币还有我们的邮票上面,这些足以证明了蒙台梭利这个人在当时那个年代也是备受推崇是有很多粉丝的。</h3> <h3>大家都认为这个教育方法能够从根本上改变孩子的一些认知,所以他是如何做到的呢?我想它一定是由理论作为基础的。</h3><h3><font color="#167efb">蒙台梭利是意大利史上第一位医学女博士,同时她创立了第一所智障儿童学校,成立了第一所儿童之家,那同时她也是第一位因为幼教事业而获得诺贝尔奖提名的人。因此有很多很多人去推崇她的教育方法。</font></h3> <h3>那上面这两张图片呢,一个是世界各国教育家对蒙台梭利的一个评价,大家可以从网上去搜一搜,还有更多的一些评价。我们幼儿园是做蒙台梭利教育的,可以将这些评价讲给家长听,或者可以将它悬挂在我们的教室或者走廊当中。</h3><h3>第二张图片那是从蒙台梭利教师当中走出来的一些名人,比如说我们来看看上面有比尔盖茨,有杰夫贝佐斯,那么这所教育在100多年来培养啦全国不计其数的商贾名流和我们政界的领袖,同时还有一些科技精英。那同时呢,也在为我们中国的孩子带来未来和希望,我们可以看到在图片当中其实并没有我们中国人的面孔,蒙台梭利教育真正走进我们中国是在1994年。</h3> <h3>那我们来看一下刚才上面的几张图片,可以看到它的特点,就是我们教室当中布满了教具,这些教具被统一称为工作材料。看到以上的图片,老师们会思考到什么问题呢?</h3><h3><br></h3><h3>对,比如说独立,专注,自主,自由协调。孩子们之所以可以如此的专注独立自主,自由协调,完全是脱离不了教室中的载体的。这个载体就被我们称作为教具。众所周知,蒙台梭利教室当中的教具,如何操作这一组教具呢?它能够锻炼孩子的哪方面的能力?他能够完成几张工作展示页呢?</h3><h3>那教室中的这么多教具就构成了蒙台梭利教室当中环境的一部分。</h3><h3><font color="#167efb">我们都知道蒙台梭利教育当中有非常有名的六大基础理论。让我们共同看一下</font></h3> <h1><b>第一,环境适应论</b></h1><h3>我们都知道环境很重要,作为幼儿园来讲,我们一定要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有预备的环境,让他们在这个环境当中去学习,去成长。</h3><h1><font color="#167efb"><b>我这里有一句非常经典的一段话,请大家记录</b></font></h1><h3><font color="#167efb">:</font></h3><h3><font color="#167efb">成人创造环境,环境影响幼儿,幼儿被环境影响后的行为就是成人再次创造环境的依据。</font></h3><h3><font color="#010101">那我们如何理解这句话呢?我给大家举例说明一下,首先问大家,请问你的教室当中小朋友会跑吗?我坚信大家的回答一定是,他们一定跑。那我们思考一下,你的教室环境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的孩子为什么会跑呢?比如孩子到一个空旷的地方,或者是一个四壁空空的教室,那他一定会跑对不对?其实孩子跑的这个行为呢,就是环境对于孩子的影响。</font></h3><h1><font color="#167efb"><b>孩子的这个行为也就是你要去改变,去创设这个环境的依据。所以在蒙台梭利教室当中呢,我们的布局一定是分区域来布局的。</b></font></h1><h3><font color="#010101">在蒙氏教室当中是以静为主,因为静能使孩子专注。因此要给孩子创设安静的环境,不管是我们幼儿园环境,还是蒙台梭利教室的环境,还是区域活动的一些环境。</font></h3><h3><font color="#167efb"><b>那么老师可以将你的教室做一个调整,当您把环境调整完之后,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呢,就是孩子能够本能的去适应我们这个环境,他能够本能地使用重新成立的一个新的环境。</b></font></h3><h3><font color="#167efb">所以在我们蒙氏教室当中的,一定要分区域去创设,这就是我们的环境适应论。</font></h3> <h1><b>第二,独立成长论</b></h1><h3>那独立成长论,也就是我们要创设一定的有准备的环境,让孩子能够独立的去成长。作为幼儿园老师,</h3><h3><font color="#167efb">你要做的任务有两个,第一就是要引导我们的家长,让家长帮助小朋友在家里能够独立,第二就是在教室当中我们要创设有准备的环境。让他们能够在教室当中自己的事情自己去完成。</font></h3><h3><font color="#010101">因为孩子呢,他只有独立成长之后,成长的才是小朋友自己的。比如说在教室当中,我们小朋友会经常自己穿脱衣服,然后他们可以自己去端饭,自己喝水,自己排队以及自己吃饭睡觉等等,这些全部都由他们自己来完成。</font></h3><h1><font color="#ed2308"><b>不管您是老师还是家长都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让我们孩子独立完成这个目标。将他们成为一个真正独立的人,这样他们就具备了生命发展这样的一个能力,同时他也就具备了在生理和心理上的一个成熟。能够自己去适应周围的一些环境的改变,所以我们要帮助孩子去独立。</b></font></h1><h3><font color="#010101">我们能够为孩子做的帮助就是,学会放手。</font></h3><h1><font color="#167efb"><b>我们要学会放手,让孩子得到你最少的指导,让她拥有你最大的耐心,同时也让他们拥有你最多的鼓励,当他们有了你最少的指导,最大的耐心去陪伴他,同时也有更多的鼓励话在他们身边的时候呢。孩子这个时候可以慢慢成长。也就是说我们大人要对小孩放手,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做,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独立成长论</b></font></h1> <h1><b>第三,生命自然发展论</b></h1><h3>其实这个理论非常简单,但他主要说的就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呢,都有一定的发展顺序,比如说我们经常会说到的一句话,三翻六坐八爬。我们都知道这个顺序是我们人为定下来的吗?其实并不是,它是由我们的大自然对于每个生物的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而一步一步得来的。</h3><h3>在这呢,我给大家举一个简单的小例子,帮助大家去理解,我们都知道孵化一只小鸡需要21天,那现在我们的科技这么发达,市面上有很多机器去代替母鸡孵化我们的鸡蛋,为的就是更多的批量生产。但即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依然不能够改变21天这个孵化的时间,因为即使你使用了机器,而小鸡它自己的生命发展也不会因为机器去孵化而改变的。</h3><h3><font color="#167efb">所以呢,作为老师我们要尊重孩子,尊重孩子这个自然发展的现象就可以了。</font></h3> <h1><b>第四,吸收性心智类</b></h1><h3>吸收性心智论是孩子出生以后特带的一种神奇的力量,这个力量呢并不是什么时候都有的。是指孩子零到六岁期间,六岁之后就渐渐消失了,然后就没有了。</h3><h3><font color="#167efb">吸收性心智它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孩子在零到三岁期间它是一个无意识的吸收。</font></h3><h3><font color="#167efb">什么是无意识的吸收呢?就是当孩子看到什么,听到了什么他都会拿来去用。</font></h3><h3><font color="#167efb">三到六岁的孩子,那他就会变成有意识的吸收。他就会吸收周围环境当中他所感兴趣的,他喜欢的去学习。从而促使自己去成长,然后去适应周围这个大环境。</font></h3><h3><font color="#010101">在吸收性心智的影响下会产生敏感期。</font></h3> <h1><b>第五,工作人性论</b></h1><h3>在蒙氏教室中,小朋友每操作我们的教具的活动都被我们称作为工作。那么大人和小孩儿的工作是显然不同的,我们可以去想一想,大家都有工作,那你的工作是享受过程呢?还是结果呢?我相信我们成人的工作都是为了享受结果的,对不对?</h3><h3><font color="#167efb">而小朋友们呢,他们更享受工作过程中带给他的乐趣。</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那小朋友的工作他不同于我们的游戏,游戏是漫无目的的去嬉戏,而工作呢,是有目标有进一步的活动。</font></h3><h3><font color="#010101">举例说明,比如说小明捧着杯子去走线,这不仅练习了他用手触碰杯子,同时也锻炼了他拧开水龙头,速度,稳健,眼神呢要往下看,等等这些动作,同时还会让他学习到如何将这些动作整合在一起,从而达到一个平衡的状态。</font></h3><h3><font color="#010101">我们蒙氏教室当中工作目的有两个。</font></h3><h1><font color="#ed2308"><b>一是能够训练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够帮助孩子做事,可以聚精会神,能够体验到独立的滋味,而且能够有秩序的完成一件事情。</b></font></h1><h1><font color="#ed2308"><b>第二呢,就是借助我们四肢活动,能够使孩子人格体,能智同时去协调发展。</b></font></h1><h3><font color="#010101">那我们孩子工作的目的是为了完成完善自我,我们大人工作其实就是为了满足目前社会的一个需求。目前衣食住行的一个需求。是不是也会为了维持我们家庭的温饱而去工作的,那不管我们孩子哪怕专心的去玩泥巴玩水,他都是非常高兴的,而且他是非常享受我们这个玩的过程。比如说四五岁的孩子,他要和你一起包包子做面条,参与到你生活当中的任何一个环境。</font></h3><h3><font color="#167efb">我们但凡能够让他们动起来,其实也就能够让他们静下来。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工作人性论。</font></h3><h3><font color="#167efb"><br></font></h3> <h1><b>第六,惩罚无用论</b></h1><h3>蒙台梭利认为在孩子成长这个过程当中,是我们大人想要控制孩子的一个手段,那不管你是奖励还是处罚,是不是都是以我们为中心呢?大家可以想一想,我们用到了处罚或者是奖励都是想让孩子接受我们大人的一些安排台而使用的一些手段。</h3><h3><font color="#167efb">那其实相反的,孩子其实是一切事物应该都由他自己去选择,所以情况就会有所改变。孩子只有在自发活动当中,才会发现自己在环境当中的一个作用,它才能够有能力去选择完成自己的工作。从而有成就感,能够独立自信乃至拥有完美的人格。那也可以逐渐形成这样自发性的行为,其实是没有必要使用惩罚或奖励来完成的。</font></h3><h3><font color="#010101">所以在我们的教学当中,我们经常去引导老师要除去奖励和惩罚。当然现在好多的家长工作确实是不好做的,因为现在的物质生活太丰富了,有一些家长会经常说孩子,如果你得了100分,妈妈会怎样怎样奖励你?如果你得到了100分,姥姥会怎样怎样?所以呢,奖惩无用论还需要家长的共同配合。</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以上是给大家分享的基础的六大理论的内容。</b></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下五本书。</b></font></h3> <h3>建议大家认真拜读一下这五本书。</h3> <h1><b>接下来我们来看蒙台梭利教育的领域和内容。涉及到了五大方面,请看下面图片。</b></h1> <h3>大家能够清晰地看到蒙台梭利教育涉及到五个内容里面包含了,日常生活,感官,数学,语言,科学文化领域。</h3><h3>这每个领域都有相对应的实木教具作为载体。呈现在我们教室当中是分区域摆放的,摆放完毕之后小朋友在这间教室当中自由探索和操作。</h3><h3><b>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日常生活。</b></h3> <h1><b><font color="#ed2308">日常生活领域</font></b></h1><h3>包含了小朋友日常生活当中所有的材料,这些材料有收,抓,咬,倒,夹,缝,穿等等,而每一个动作呢都是可以将它化作一个材料。这些材料都可以投放到教室当中供小朋友使用。所以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领域,日常生活领域,其实我们是买不到的,需要靠老师从日常生活中去搜索制作教具。</h3><h3>第二张图片给大家发的是我们日常生活教育的一些目的,里面包含了我们的直接目的和间接目的。为构建儿童完全的人格奠定基础。</h3><h3>再给大家分享一些图片,这些都是关于日常生活中老师自己去做的材料。</h3> <h1><b>接下来我们带来看看感官教育。</b></h1> <h3>感官教育领域就是能够训练孩子的听觉,触觉,嗅觉,这里面有非常精确的教具,大家可以看一看接下来几张图片。</h3> <h3>刚刚给大家分享的这几组图片呢,是我们感官部分比较经典的教具,也是孩子们比较喜欢操作的。</h3> <h1><b>数学教育部分</b></h1> <h3>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个视频,感受一下日常生活中小朋友们一起工作的一个状态。</h3> <h3>那我们看到这个视频当中的用了非常经典的三阶段教学法。在这里面呢应用了分阶段的教学法。</h3> <h1><font color="#39b54a"><b>三阶段教学法</b></font></h1><h3><font color="#39b54a">第一阶段我们称为命名,就是给他一个名字,比如说这是1,这是10,这是100,这是1000。</font></h3><h3><font color="#39b54a">第二阶段是辨别,辨别的时候呢,老师说出一个名称让小朋友去寻找,让他去辨别。例如请你帮我找到100。请你帮我找到1000。</font></h3><h3><font color="#39b54a">第三阶段就是发音。可以让小朋友说一下,请你告诉我它是什么。</font></h3><h3>当把这三阶段基本的做完之后,你可以跟小朋友做一些游戏。比如说请小朋友闭上眼睛。你任意取走一个,或者说你把一个任意放在他的手上。以游戏的形式巩固所学的名称。</h3> <h3>在我们数学教育内容当中,第一部它会涉及到十以内的计数活动。也就是说让小朋友去操作十以内的点数活动。第二部分我们会学到十进位,那他一共有十次操作。可以让小朋友了解进位退位的一个关系以及它的概念,这样会帮助小朋友学习第四部分的加减乘除。</h3> <h3>我们的第三部分就是线性数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连续数,刚才给大家发的这张图片里面的六个材料能够帮助小朋友从一数到十,即便是从11数到1000都是有相对应的材料的,比较经典教具就是我们的塞根板,最后的是一个叫做数字卷轴。那什么是数字卷轴呢?我给大家来说一下数字卷轴可以把你们的数字纵向写,也就是说1234竖着去写,每十个数字男士一条,然后将它连在一起,那你想要多少就写多少,最后将它们卷到一起就可以了。</h3> <h3>接下来到了我们第四部分的四则运算,平常小朋友去学习千以内的加减乘除,千万不要认为把它看作是小学化倾向。因为它是通过小朋友操作,我没这些材料一点一点去完成的,而小朋友在操作的这个过程当中的,其实是在游戏过程当中反复的点数,然后换算得出来的。</h3><h3>第五部分会涉及到一个心烦部分,它就会有一些加减板,乘法板,减法板和除法板。给大家分享几个视频。</h3> <h3>刚刚发的这些视频当中的有一个是我们的邮票游戏。还有一个是乘法板,除法板的视频。以上就是我们数学教育的内容。那我们的语言领域和科学文化领域相对来说比较简单。</h3><h3>只发一些图片大家参考一下。</h3> <h3>接下来我给大家介绍一下义务,我们幼儿学习的三个阶段。</h3> <h3>我们的第一阶段是具体化的实务操作阶段,也就是说让小朋友去操作我们的木质教具,这个阶段我们叫做它为具体化实物操作。第二阶段就是我们抽象画的图形,感知它介于实物和抽象之间的过程。第三阶段就是我们的抽象化符号运用阶段。</h3> <h3>上面的这张图片第一是我们的数棒,在我们的蒙氏教具中是非常经典的一个数学教具。这就是我们的实务操作阶段,他和数棒相对应的抽象符号呢,就是从一到十的数字。那介于他们两个之间的就一定是有形象化的图形感知,也就是说我们有一些图画画册或者可以自制的一些纸张练习,帮助小朋友去过渡。这样也有助于更好地帮助小朋友做幼小衔接。</h3><h3>最后再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们的工作材料。</h3> <h3>相信有经验的老师都明白了解到了这套材料的使用方法。新加入的老师可以请教老教师进行指导。在这里就不多说。</h3> <h3>本次培训的内容到此结束。期望与您一起让更多的孩子受益于真正的蒙台梭利教育。</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