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如果没有激流勇进向战而行的勇气,如何能够践行南丁格尔的誓言?</p><p>如果不能打出一记抗击病毒的重拳,如何挑起守护人民生命健康的重担?</p><p>如果不能让汗水在防护衣中浸润成花,如何品味抗“疫”胜利后的甘甜?</p><p>如果没有自我加压的时代担当,用什么点缀护理人生中一袭白衣的浪漫?</p><p>——题记</p> <p>庚子年刚开始,就让人有了重启的冲动。</p><p>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完全打乱了所有中国人的春节计划。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医护人员危难时显身手,战“疫”中显担当,这个假期,他们没有假期,从2003年的SARS到现在,他们逆向而行,出征风暴之眼,他们果敢、坚决而又镇定,因为他们明白,唯一能保护我们的,就是我们胸腔中的勇气,不逃避,不放弃。这其中就有郑大一附院血液内科护理人员的身影。</p><p>她们是妻子,是母亲,是女儿,平时她们是医院里一道温暖的风景,现在,她们当中既有出征的战士,也有守土的卫士,我不相信有什么天生勇敢的人,都是理念的拉扯与情绪的碰撞,在偶然间就做出了不起的事,做一个勇敢的选择并不难,难的是每一次都做出勇敢的选择。</p> <p>(刘晓惠在武汉一线)</p> <p><b>响应迅速,不待命令自请战!</b></p><p>她们的请战坚决而又果敢。笃定的态度,请战书上鲜红的手印知道。只有勇敢的选择,才让人有力量。前行的步伐,奔赴隔离区滚滚的车轮知道。无畏的精神,防护镜下灼灼的眼神知道。请记住,有一种英雄主义,叫做护理精神;请记住,这些勇敢的伙伴。</p><p>刘晓惠,第一批支援武汉。</p>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靳兰兰, 第一批赴郑大一附院隔离病房。</h3> <h3>王斐,<span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为下一批支援一线做准备。</span></h3> <p>一些同志虽没有奔赴一线,但她们的名字在请战簿也留下了印记。她们是刘长凤老师、张娜护士长、赵航护士长、靳迎护士长、李贵平、杨艳、卫晶晶、石玲玲……</p><p><b> </b></p> <p><b>后方牵挂,不是亲人胜似亲人!</b></p><p>张娜护士长派出这些姑娘时充满了不舍和牵挂,心中又是鼓励,又是心疼,再三交代她们要照顾好自己,千叮咛万嘱咐,反复交代要做好三查七对。对于离自己近的护士,她时常带着她们爱吃的零食去看望,对即将出行远征的护士,她更是碎碎念,东西带齐了吗,还有什么需要我帮你准备?年龄才三十多岁的护士长自嘲说感觉自己像个啰嗦的妈妈。</p> <p><b>守土有责,血液科防护升级!</b></p><p>血液病患者是处于特殊免疫耐受状态的人群,比其他人更易感疾病,需要给予更多的关爱。在这个疫情肆虐的时期,血液内科护士们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她们用实际行动担负起守护病患生命健康的重任。除了紧跟疫情变化加强培训外,血液内科也做好了对医护人员、病患、家属的健康宣教,定时测量体温,做好院感防控,做好病患及家属的心理疏导,让大家减轻心理负担,此外,血液内科还积极做好宣传工作,让大家提高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认识,进而提高个人防护能力。</p> <p>在这场与病毒的战斗中,她们一往无前,把自己的小家装入心中,去守护万家灯火的安宁。纵使黑夜吞噬了一切,太阳还可以重新回来。因为爱和努力比病毒传播得更快。</p> <h3> 作者:张娜 李潺 王斐</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