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杨华荣,虞城县疾控中心检验科科长,虞城县新型冠状病毒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控专家组组长,副主任技师,毕业于郑州大学医学检验专业,学士学位,国家级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员,河南省预防医学会实验室生物安全与质量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艾滋病防治协会临床专业委员会委员,商丘市医学会检验专业委员会委员,商丘市艾滋病实验室专家组成员,多次被商丘市卫健委、商丘市疾控中心、虞城县疾控中心评为先进个人。 </h3><h3> 1月19日,商丘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会后,杨华荣凭着专业敏锐性和高度警觉性,意识到此疫情的严峻性非同寻常。根据疫情防控方案要求,她立即着手制定《虞城县病例标本采集、接样和运送流程方案》、《虞城县疾控中心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和采集样本运送过程中的应急处置措施等,并对科室全体人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专业技术和生物安全防护知识培训,紧接着又加班加点填报《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审批申请表》,使虞城县疾控中心及时获批《2019-nCOV 新型冠状病毒的准运证》,为疫情防控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h3><h3> 1月30日,她在对虞城县人民医院传染病科医护人员进行标本采集操作技术及生物安全防护培训时,标准高、要求严、操作规范,但强调最多的还是个人生物安全防护。</h3> <h3>此视频是杨华荣同志对虞城县人民医院医护人员进行培训,事无巨细,讲到每个关键点她都多说几遍,为避免医护人员在具体操作时忘掉环节,她编辑了标本采集操作技术及生物安全防护作业指导书,打印出来发给他们。在培训当天凌晨3点多就起来把操作步骤、每个环节及注意事项再熟悉一遍,进行模拟示范,让他们按步骤进行,不漏掉任何一个环节,把操作风险降至最低。</h3><h3> 她不仅负责着对本县定点医疗机构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和技术指导,还负责将本县所有样本送至市疾控中心进行检测,并且承担了全县阳性病例所有密切接触者及疫区返乡人员进行标本采样和运送。</h3><h3> 2月6日,风雪交加、寒风刺骨,她带领两名同事提着采样所需物品踏着“水泥”路徒步行近4公里,本来血液循环就不好,再加上戴着双层乳胶手套,早就失去知觉的双手也只能走一段停下来,缓解一下酸疼的双臂,然后继续前行。就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下,为了高质量完成工作,同时节约一次性防护用品,常常连续工作近十几个小时,不吃饭、不喝水、避免上厕所,奔波多个乡镇采样至夜幕降临。</h3> <h3>这是一个风雨交加天,采样进行中,,,,,,</h3> <h3>又一次的风雪兼程,,,,,,</h3> <h3>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有她的身影。无论是雨雪交加,还是刺骨寒风,都不能使她后退半步,因为她承担着全县所有阳性病例密接者样本的采集,直接面对面采集咽拭子和痰液,她深知其中的风险,也就是这样零距离接触,她总是留给自己,冲锋在疫情防控的最前沿。</h3> <h3> 工作中的她非常善于总结,常常结合工作中的经验制定一套细致精准的采样、送检及应急处置方案教程。由于基层一次性防护用品极其短缺,她在确保能够达到生物安全三级防护水平的基础上,制定了一套符合基层工作实际的生物安全防护方案,并得到了省里生物安全专家的认可和肯定,并在其他兄弟县区单位推广应用。</h3><h3></h3> <h3> 由于工作性质的特殊性,随时都可能有任务,加班加点成了常态,不光是样本采集和送检,还要将所有样本信息微机输入上传至商丘市疾控中心,每天还要向商丘市卫健委上报本单位生物安全情况,落实在疫情期间上级下发的各种文件资料并及时学习和宣贯,经常工作到凌晨两三点钟。高强度长时间的工作不能规律饮食、无法按时休息,她的胃溃疡病出现反复,深夜,同事常常被她疼痛的呻吟声惊醒,让她去买点药,休息一天,她总是说没事。</h3><h3> 她就是这样一个人,工作起来风风火火,每天都是“满血”状态。在采样及送检途中不知多少次路过自家楼下,她都没有停下脚步,尽管她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疫情开始的二十多天里,她没有回过一次家,大家都知道她一心想着工作,同事们都说让她回家看看,她只是淡淡一笑说“儿子说他们早已经习惯经常没有妈妈陪在身边了”。今天短暂的分离是为了明天更长久的相聚,此时的无情才是对社会对他人的真情大爱。</h3> <h3></h3><h3>在这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阻击战中,杨华荣同志充分发扬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优良传统,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疾控人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责任与担当,有大爱、有大义、懂专业、去奉献,迎难而上,义不容辞,无私无畏,任劳任怨,不怕牺牲,勇往直前,不负青春韶华,勇担疾控使命,在“疫线”最前沿真正起到先锋模范带头作用。</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