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英雄成为新时代的标杆

蒋国忠

<h3>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曾几何时,青少年“追星”成为一种时尚,一部分人追求的所谓 “功利”似乎蒙蔽了我们的双眼。“孝顺、奉献、忘我”成了个别人作报告、写总结的口号。然而,该追什么样的“星”,该做什么样的人呢?刘秀祥的英雄事迹给了我们肯定的回答。</h3><h3> 2020年2月18日下午4点30分,我观看了中央电视台CCTV17频道重播的《遍地英雄之背母上学的山里娃》专题片,我之所以无数次流下无声的泪水,是因为我被刘秀祥的英雄事迹深深地感动着! </h3><h3> 刘秀祥家境贫寒,幼年丧父、母亲精神失常、哥哥姐姐离家出走……这一系列的家庭变故,让这个本就贫穷的家雪上加霜,用一个成语“祸不单行”来形容绝不为过,就是这样一个寒门子弟,却用自己顽强的意志和稚嫩的肩膀扛起了一个家——除了埋头苦读,还要照顾生病的母亲,梳头、洗衣、喂饭……此时他还是一个不足10岁的孩子啊!为了求学,半山上临时搭建的那个窝棚,就是母子俩辛酸而又温暖的家,别人扔掉的菜叶,却是母子俩碗中的美味佳肴。不管风吹雨打,母子俩相依为命,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不管在哪儿求学,不管生活多么艰辛,始终携母同行,饿了自己、冻了自己、苦了自己,也要保证母亲吃饱穿暖。这样的日子不是一天,也不是一年,而是十多年啊!那不是一时的激情,更不是曾经个别人的“作秀”,而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孝道。俗话说“百善孝为先”,试问一句:我们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可是刘秀祥做到了!是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我们竖起了“孝顺”的标杆!这就是一面旗帜!那些整天生活在“蜜罐”里的孩子,只知道“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满腹的牢骚和抱怨,在刘秀祥的面前会不会感到自责和羞愧?怎样才能做一个“孝”字当先的儿女?我坚信,只要思考,定有答案!&nbsp; &nbsp; &nbsp; &nbsp; </h3><h3>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诚然,“逆境”磨灭了许多人棱角,“逆境”同样能让人凤凰涅槃、重获新生。习近平主席曾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刘秀祥的成长经历就是最好的证明。一个地地道道的山里娃,并且生活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家庭,能够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县城的中学,其间的付出可想而知,生活的窘迫并没有击碎他“知识改变命运”的初心,第一次高考的失败让他更加坚定了一个信念:相信自己,相信努力就有未来,相信上大学就能够走出大山!第二年他终于得偿所愿,通过暑假漫长而艰辛的打工生活,终于攒够了学费,又一次带着母亲迈进了大学的校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许多时候,人生不是真的没有了出路,或许只是我们停止了前行!</h3><h3> 巍峨丰碑是英雄热血铸就,前赴后继靠理想信念支撑!刘秀祥背母上学的故事感人至深,大学毕业后,许多大城市的爱心人士向他伸出了“橄榄枝”,在许多普通人眼里,他有着更光明的前途,有着更大的发展空间,但他都委婉地拒绝了,毫不犹豫地回到了生养自己的故土——黔西南州望谟县,做起了一名平平凡凡的人民教师,曾经一个人担任五个班的教学工作,还有三个班的班主任,所有的工作无怨无悔。还主动申请担任学校所谓“差班”的班主任,面对中考最高分258分的班级,却在三年后创造了学校教育史上的奇迹,我想那一个个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孩子,内心是何等的感激!刘秀祥老师成就的不仅仅是几十个孩子的命运,而是改变了那几十个家庭,加上这些孩子和家庭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影响力是无法估量的!有人把教书育人当成了职业,刘秀祥老师是把教书育人当成了自己的事业!英雄就在身边,标杆就在眼前!把平凡的工作做好就是最大的不平凡!</h3><h3> 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岳飞、戚继光、林则徐、黄继光、董存瑞、李四光、邓稼先等无数英雄人物的事迹家喻户晓,世代相传。深藏功名的张富清、排雷英雄杜富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于敏……哪一个都堪称中华民族精神的脊梁!</h3><h3> 在新冠肺炎危及人类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今天,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还冲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不计其数的医务工作者逆行湖北,公安民警、机关干部、社区服务人员以及普普通通的村民志愿者,哪一个不是我们敬仰的对象?! </h3><h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需要千千万万个英雄群体、英雄人物,只有英雄遍地,遍地英雄,让英雄精神真正融入民族血脉,才能激发我们不断前行的力量!</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