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故事中,走进“服务明星”

静若繁花

<h3>  20多天的疫情防控工作,从网格长、楼栋长到居民,在这场人民与病毒的“战场”中,他们是奋战在一线的战士,是家家户户的贴心人,有的也是我们今天故事的主角们。他们用信念创造奇迹,而现在我们用故事传送温暖。</h3> <h3>一、一份特殊的入党申请书</h3> <h3>  图片中的他是来自101团五连的新纳入职工刘正飞。自疫情开始,他主动提出申请,来到南区担当楼栋长,每天为81户262人服务。繁忙的工作磨练了他兵的意志,更体现出他一心为工作的责任感。在这种情况下,他毅然写下入党申请书,“在疫情防控第一线,请党组织考验我,我一定会继续坚守岗位。”这是他申请书里的一句话。诚然,他用行动表达了决心,用事实告诉所有的人,只要需要他一直在!</h3> <h3>  黑天白夜,都能看见他的身影。楼上楼下,都是他的岗位。</h3> <h3>  居民马莉霞为了感谢他对住户的贴心服务,在家给他做了热乎乎的饺子,拿到后,他用微信回复:“谢了!”就是这简单的互动,无处不体现着在抗疫阻击战中人与人之间的信赖以及共同奋战的温暖。</h3> <h3>二、无声的问候</h3> <h3>  下沉干部余文国,当他得知,南区卡点值班人员缺少衣物时,便主动为他们带去棉衣棉鞋。来自于一连的何江也是卡点执勤中的一员。</h3> <h3>  早上,何江与他说话中,无意中提起自己的杯子被摔坏的事情,不出几个时辰,便给他买了一个杯子送来,又急匆匆的开车奔赴下一个工作点去。</h3> <h3>  当何江的母亲得知这些事情之后,她立即通过101团评选“服务明星”的微信平台向她表示感谢。而他本人,却还奔波在路上。</h3> <h3>  热心帮助他人的余文国,同样要承担着给片区送饭的任务。就是这样,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来来反反,工作一直在路上。而这种举动,同样也影响他身边的人。在接下来的画面中,从他手中接过盒饭的正是他实际工作岗位中的同事刘永鹏,他每天为一片区所有下沉干部领取饭菜,就这样他们用自己的正能量传递着温暖。</h3> <h1><b>在这场战役中,还有他们……</b></h1> <h3>二连“两委”张园园,凌晨两点在完成工作后, 在电脑旁睡着了</h3> <h3>二连“两委”成员、第三片区第六网格长罗明江,每天在走访完自己辖区后,主动为同事做好一日三餐,让大家在忙完工作后有热菜热饭吃</h3> <h3>二连“两委”成员,第二片区第二网格长周国栋在了解居民诉求后,积极帮助辖区内的居民黄银芝的孙女打学习用的课本</h3> <h3>就连退休职工也参与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四连退休职工王创模在知道卡点没有碳的情况下主动给连队卡点送碳</h3> <h3>四连书记钟颖卓到卡点查漏补缺,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发挥好基层党组织作用</h3> <h3>四连党支部委员、连管会副连长潘卫东白天做好各项工作后,晚上仍骑车给居民送菜</h3> <h3>四连“两委”成员张学俊在统计数据</h3> <h3>二连职工柯恒胜,管理着君豪御园一期19号楼一单元32户90人,五户隔离户的居民服务工作,积极为居家隔离人员清理垃圾</h3> <h3>楼栋长王巧 帮助居民处理垃圾</h3> <h3>南泉社区君豪一期B区10号楼二片区四组张文超、季红迪和物业修理工为防止居民楼强电井漏水,在楼顶排水打扫积雪</h3> <h3>南泉社区金科一期洋房孙娟娟医生,为辖区楼清理积雪</h3> <h3>南泉社区聚铭智慧城小区7号楼2单元单元长李丛军为居民服务</h3> <h3>四连职工何江在北京北路青格达湖鱼池叉路口执勤,在环境恶劣的情况下坚守岗位,令人敬佩</h3> <h3>有时,他们还通过另一些方式,分享工作心得</h3> <h3><br></h3><h3> 图片是传承情感、呈现故事的方式之一,但有些故事,没有图片,也值得铭记。来自101团劳动和社会保障站的下沉人员陈天宇,家中突发变故,赶回家时都没能见到父亲最后一面,按照要求简单办理完父亲的后事,作为楼栋长的他又继续奔赴前线,坚守岗位,为民服务。</h3> <h3>  疫情需要担当,疫情需要奉献,在这场疫情防控战斗中,有无数人像他们一样“舍小家,为大家”。他们放弃了对小家的责任,坚定地走在了抗击疫情的前线。疫情无情人有情,正是有支持他们工作的人们,能够使防疫工作人员全身心投入到抗“疫”战斗中,时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的初心与使命。</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