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010101">这个寒假,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假期,是史上最长寒假。新冠肺炎席卷了华夏大地,让本来应该走亲访友欢度春节的时光变成了“宅”在家里的日子。不过这却给我提供了许多读书的时间。今天我给大家分享部分我读过的书。</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昆虫记》百读不厌,什么时候都能引起我的阅读兴趣。妈妈没有买到老师指定的版本,我就把家里的这两本各读了两遍。《昆虫记》由法国的昆虫学家法布尔编写的,描写十分形象有趣,在阅读故事的同时,也让我学习到许多关于昆虫的知识。其中,我最喜欢的是螳螂,因为他有一双镰刀似的大钳子。当螳螂看见猎物时,会用自己最快的速度冲过去,先咬住猎物的脖子,最后在把猎物撕开,我觉得非常残忍。神奇的是,螳螂妻子为了补充能量,还会把自己的丈夫吃掉呢!对了,螳螂有一个非常酷炫的代号:“昆虫之王”!</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拉·封丹有一个奇特的代号:“法国的荷马”,他写出的故事大多数都和自然有关。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永远不要做像“拉东猫”一样的人,太愚蠢了。哦,对了,他还有一句名言:忍耐和时间,往往比力量和愤怒更有效。</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克雷洛夫的全名其实是伊万·安德列耶维奇·克雷洛夫。我最喜欢《蚂蚁》这个故事,讲述出了一个道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伊索曾经做过奴隶,但后来通过自己的努力摆脱了奴隶。这也为伊索积攒了许多寓言素材。大家最熟悉的《龟兔赛跑》就出自伊索之手。我最喜欢《奴隶和狮子》这篇故事。讲述了奴隶救了狮子,狮子最后给奴隶报恩的故事。我懂得了一个道理——你为别人付出,别人也会为你付出。</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形象非常鲜明生动、主题的寓意非常深刻,主人翁大部分都是实实在在的人。我最喜欢中国古代寓言中的射箭和倒油,讲述了一个最朴实的道理——熟能生巧。只要你做一件事做多了,自然就会了。有人测试过,平均一件事情做一万遍,自然就会成为高手。</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恐龙未解之谜》是探索发现阅读系列中的一本,非常吸引人。我最感兴趣的是恐龙的颜色。恐龙的颜色至今还没有解开。但是从这本书里我了解到,大型恐龙的颜色是单一的,很没有色彩。</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这本书里讲了很多我从未听说过的事情,令人大开眼界。我最感兴趣的是人体自焚,讲的是人体会在一种环境下自己开始爆炸焚烧,医学界认为这是人体的一种细胞——球状闪电自我爆炸而形成的电火花。</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这本书里令我最感兴趣的就是包公(即包拯)为什么有两座墓? 这个谜团至今没能解开。这两座墓一座是在安微省合肥市,另一座则在河南省巩县。我很期待考古学家的进一步研究和揭秘。</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我最感兴趣的就是喜马拉雅山脉雪怪了。至今能登上喜马拉雅山脉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登山队寥寥无几,更别说拍到雪怪的图片了!只要亲眼见到一次,并且顺利逃脱,就可以算得上幸运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假期里,书籍可以说是我最好的朋友了,每一天都在陪伴着我的左右。阅读是一杯热牛奶,温暖身心;阅读是一缕清风,愉悦身心;阅读是一种快乐,让我独自沉醉,不再孤单。</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