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9b9b9b"><b>开栏语: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万千家庭的平静,也打响了这场举全国之力的防疫阻击战,各地医务工作者勇敢“逆行”,百万吨寿光蔬菜驰援武汉,教育工作者无声奉献、各尽其能,确保每一个学生“停课不停学”……在这场无处不在的战役里,寿光一中党员干部、模范教师,在党委组织号召下更是挺身而出、冲锋在前,上演了无数“战疫”故事:“温情”在左,他们舍小家不辞辛劳;“硬核”在右,他们对抗疫情迎难而上,诠释着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传递着教育先锋的温暖与力量。</b></font>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br></font></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寿光一中“我在战疫前线”之十六</font></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马汉武、徐丽</font></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font></b></h1> <font color="#ff8a00">疫情就是命令,使命就是号角。自新冠肺炎疫情战斗打响以来,有一种颜色叫中国红,始终飘扬在抗击疫情前沿阵地提振人心;有一支队伍叫党员先锋,始终战斗在疫情防控一线引领奉献。就在这支队伍里,也有一种并肩前行,叫我们是同志,我们是战友,我们是党员夫妻。</font> 寿光一中的马汉武、徐丽夫妇,就是这样一对并肩战“疫”一线的党员夫妻,在这场无烟战斗里,他们心在细处、爱在暖处,携手逆行、争先而上,绘出校园“疫”线队伍里最美的伉俪风景。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ed2308">他是“护旗手”,战疫先行时时在前</font></b></h3> <h3> 今年42岁的马汉武是寿光一中党建办主任,更是一位从事党建工作12年、有17年党龄的老党员。翻阅以往记忆,马汉武说,从没有一个春节过得像今年这样时时紧绷、严阵以待。“大年三十凌晨,我们正准备回家过年,突然接到学校下达会议通知。”有多年政治经验的马汉武意识到,事态严峻……</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疫情汇总、数据上报,他加班加点奋笔疾书</b></h5> <h3> 果不其然,年三十一早学校召开专题会议下达疫情通知,紧急成立防疫排查志愿小组。身为党办带头人的马汉武第一个报名,在他召集下,妻子徐丽及其他三十多位党员也随后加入。很快,首次针对疫情防控重点区域——学校附属居民小区1298户的排查工作拉网式展开。马汉武承担70户摸排任务,几乎是别人工作的两倍,小区里是多层无电梯楼房,等爬上爬下70户挨家询问、记录、叮嘱下来,他已两腿酸软、细汗直冒,坚持把1298户的排查信息全部汇总提交后,他才回家稍松口气。而此时已近中午,远在老家的老母亲,正翘首期盼着她的儿孙早点儿回去过年。</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小区排查、门口值守,他事事争先靠前</b></h5> <h3> 责任重于泰山。到底放不下心头大事,年初一下午一早,心酸辞别母亲,马汉武重回工作岗位,“父亲已走多年,本来每年都在家多陪她几天,但今年真的办不到了。”到岗后,马汉武立即拉起一支87人的志愿防控队伍,草拟疫情防控工作预案,初排校领导防控带班值守表,又反复预演各环节,确保各职能小组排查网全覆盖、细节处无遗漏。这时,他才扶着在电脑前连坐6小时,因车祸被鉴定为九级伤残的“老腰”,有点受不住地站了起来。</h3><h3><br></h3><div> 同事劝他,“回家缓缓吧,时间来得及。”但他说,“必须落实好每一件事,咱们是打头阵的,开不好头后面就没法干。”就这样,争分夺秒,马汉武所带的党委办第一时间扎牢学校疫情防控框架。接下来的校园小区执勤、入户承包、外返人员跟查……马汉武手执“党旗”事事在前,沉稳且坚定地身影随处可见。至今,学校八千多师生、五千多居民全部宅家百分百,防控零问题。</div><h3></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br></font></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她是“灭火员”,后方“维稳”事事在心</font></b></h3> 妻子徐丽2008年入党,除了是一名老党员,她还有着多重身份:是学校级部主任,管理高二一个级部560名学生、35位老师;是班主任,全班49名学生喊她一声“徐妈妈”;是二胎母亲,两岁女儿需要她日夜陪伴;还是高三学子的家长,儿子高考在即学业刻不容缓……学校、家庭分身乏术,必要有所取舍,徐丽毫不犹豫选择舍小家顾大家,将学生、将学校时刻装心里。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对照每日“清单”,徐丽一整天扎在学校</b></h5> 特殊时期,学生和老师的安危是她最挂心的。为此,她建立起600名师生、11个班级的信息台账,每天一睁眼就调度排查、汇总上报、上传下达无一遗漏,每一名师生情况事无巨细她都做到心中有谱。延迟婚礼的准新娘刘萍,因年底人员变动担任两个班级班主任,备婚、班级两头忙,徐丽主动将信息发布、通知下传、召集会议等包揽过来;几个班级的特殊家庭学生,家里无电脑网上学习成问题,徐丽建立信息档案,每天电话鼓励问候,跟进复习进度;一学生性格非常内向,不敢在群内公开讲题,家长老师都无奈,徐丽耐心引导、慢慢开解……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繁忙间隙,徐丽经常去教室为学生找书寄书</b></h5> <h3> 还有一学生,是徐丽每日必问“清单”上的一员。她曾与死神擦肩,幸被及时赶去的徐丽险险拉回。“年前父母把她接回家,说孩子是感冒,但迟迟不见返校,我就坐不住了。”冒雪赶到学生家,徐丽一看就急了,“孩子都意识不清醒了,怎么还不送医院?!”在她厉色要求下,孩子当天被送去济南医院,一去就住进了重症监护室。现在,徐丽每日“妈妈”般的温言细语,伴着孩子日渐好转,她说,“老师,我真爱你……”</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徐丽每天去教室通风,清洁环境</b></h5> <h3> 灭掉师生安危的“火”,徐丽又开始灭“家庭战火”。“疫情发生后,很多学生父母在一线执勤,也有的复工复产,不少孩子无父母监管自控力更差,一系列家庭矛盾也由此产生。”了解情况后,徐丽绞尽脑汁想办法,她随后在年级率先开起网上班会和家长会,和老师们共当“和事佬”,给学生、家长喝下“定心剂”。随之开展的互写一封信、亲子会议、亲子游戏等系列活动,给家庭抹上了“黏合剂”。很快其有效举措在年级推广,在全校推用。</h3><h3><br></h3><h3> 现在,每天仍两点一线的徐丽,去学校后的“清单”上又多了项内容:级部教学楼内挨个班级转悠,开窗通风、整洁桌椅。她期盼着学生们返校那日,坐在温暖安心的教室里,笑语晏晏、书声琅琅。</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马汉武、徐丽夫妇和两岁的小女儿</b></h5> <h3> 因夫妻俩终日在“疫”情战线上各忙各的,家里照看两岁小女儿的任务,就交给了正读高三的儿子。儿子每天忙着照顾妹妹,学业却一点没耽误,让他俩欣慰的是,在最近一次班级网上测验中,儿子的一门弱科竟取得满分。“爸妈,你们放心去忙吧,家里有我呢。”这是儿子常挂在嘴边,让夫妻俩既心酸又心疼的一句话。他们有愧于孩子,但同时也觉得,身为党员在危机时刻的挺身而出,是对孩子最好的激励和教育。</h3><div><br></div><h3> <font color="#ff8a00">平凡的事全力以赴,平凡的心舍己为人,是这对校园内党员夫妻,看似平淡下最大的不平凡。天清气朗,他们并肩行于校园春景处,似枝头最美花开。</font></h3><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