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庚子鼠年,战疫来临,国家艰困,疫情汹汹。科室群里越接越长的请战书,科室办公桌上按满红手印的请战书,朋友圈里一条条武汉的报道,大家讨论的都是各种支离破碎的消息,年夜饭、贴春联都没那么重要了,洗手、戴口罩,下班洗头洗澡,把科室的口罩,酒精限量发放成了头等大事。</h3> <h3>也许平时嘻嘻哈哈,也许只是所有平凡职业的一员,但是此刻,是白衣的战士,虽无军人之职,却有军人之风骨</h3> <h3> 深夜,接省卫健委及上级领导通知,抽调我科姜小敢主任,呼吸治疗师周全,护师杨尚志明天奔赴武汉增援。</h3><h3> 疫情仍烈,重症、危重症高居不下,防护用品不足,武汉医务人员已焦头烂额,医护感染的消息常常传来。怎么办?武汉!武汉!第一次武汉距离我们这么近,明天要就奔赴!一切都是未知,去风暴眼金银潭?去重症病房?防护不够怎么上班?一夜未眠,泪眼婆娑,往出行的箱子里塞东西,棉签,手套,口罩,敷贴,一样带点,家里也不宽裕,没有东西塞,只能应个急。不舍,担心,祈福,送一束鲜花,理一理行囊,送亲人上战场!再拥抱一下吧,还未出发,已盼归期!<br></h3> <h3>都是超棒棒哒小伙子!姜小敢主任年纪虽轻,却是重症届的专家级人物,安徽省ECMO的领头人,文采风流,口才斐然,是妥妥的男神。呼吸治疗师周全是安徽省呼吸治疗的精英,刚刚做为主要负责人完成全省第一届呼吸治疗培训班。看起来玩世不恭,却是这样的热血儿郎。杨尚志宝宝刚刚满月,义无反顾,要去最危险的地方,最需要重症护士的地方,尽量多做一点是他的口头禅。他们都是最好的战士,他们不负众望,振奋人心的消息频频传来。姜主任接管病区,紧急筹备的icu开张收治患者,第一例患者转出ICU,周全、杨尚志将改良的俯卧位用到前线,获得国家卫健委的好评……我们的好伙伴,好领导王欢,每天忙着写你们传回的喜讯,都顾不上吃饭!“我很好”,“一切都好”,“吃得好睡得好”,你们总是这样说,可我明明看见你们湿透的衣服,疲惫的眼神,越来越清瘦的脸庞。可也为你们高兴,付出有收获,劳累有价值,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开心?</h3> <h3>前方在战斗,家园也在守卫。王涛医生,秦雪梅医生自第一例患者入住我院感染性疾病科就过去支援,带去的不仅是重症的专业思维,还有发自内心的人文关怀,也许他们只给我们留下一个背影,却是那样的圣洁。穿着科室伙伴送去的棉拖鞋,从身上脱下来带着体温的棉袄,吃着科室送去的零食,“哇!好暖和,好幸福!”那么无怨无悔,那么容易满足,你们是我身边最可爱的人!第一例患者出院,第二例,第三例,越来越多的患者康复,为你们骄傲!</h3> <h3> 2月4日,立春之日,科室小伙子颜浩和急诊范婷婷,感染科杨必翠三人做为医院第二批援鄂医疗队队员今日出发奔赴武汉。颜浩是2013年参加工作,努力好学善于沟通的他现在已经是科室治疗组组长,也是个二孩爸爸。此前已经多次请战,表示已经安排好家里,不想在此次战疫中留下遗憾,发微信给护士长“我从来没有要求过什么事情,只这一次请护士长考虑我的请求”。</h3><h3> 又一次送行,又一次热泪盈眶,内镜中心的老师送来珍贵的用文件袋自制的面屏带到武汉,多一点防护多一份安全。</h3><h3> 医院后勤老师给队员配了行李箱,买了外套,蓝色的冲锋衣大方精神。颜浩自己两个行李箱,科室主任护士长给第一批上前线的三个战友捎点东西,又有三个行李箱,满满的牵挂。每个行李箱上系着一个中国结,祝平安,祝健康,祝逆风而行的勇士们披荆斩棘,凯旋而归。</h3> <h3> 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突然被刷屏,颜浩在方舱医院鼓励轻症病人跳广场舞,视频传递出来的正能量,一路从芜湖新闻,到安徽卫视,到央视连线采访,最后还上了新闻联播!</h3><h3> 安徽卫视采访杨尚志,安徽新闻联播播出姜主任的事迹,周全的报平安的视频在抖音点击量超高,下方的评论是“最实在的医务人员,一点都不作”!</h3><h3> ICU的小伙伴好样的,我是你们的粉!</h3> <h3> 2月8日元宵节,2月15日姜主任的生日,节日的烟火气给平凡的生活带来岁月静好的味道。科室集体拍的视频,给远方的亲人送去祝福,捎去挂念。</h3> <h3> 我院第三批,安徽省第六批援鄂医疗队又一次整装待发。我科才子王箴主任,徐前程医生,呼吸治疗师张鹏,护士孙瑞祥,李阳共赴武汉。</h3><h3> 王箴主任的再请战战书让人感动,谁言医者皆文弱?杏林一心向汉行。</h3><h3> 徐前程医生年轻有为,技术全面,是ECMO团队的中坚力量。</h3><h3> 张鹏,2013年参加工作,表现非常突出,现任呼吸治疗组组长,学识渊博,勤于思考,工作再忙永远面带微笑。此次做为第三批队员去武汉,他的行李箱早就收拾好,摆在护士长办公室已经十几天了,随时出发。张鹏称他的儿子非常支持他,是的,他的两个三岁的双胞胎儿子对出门打怪兽的爸爸非常崇拜。</h3><h3> 护士孙瑞祥,聪明沉稳,工作几年就是科室重症康复团队的核心队员,在繁忙的工作中,主动以重症患者的康复工作为己任,关心每一个病人的肌力,会经常从网上自费买一些实用的工具用到患者的康复训练中。虽然每天的工作已经满满当当,但是他仍然觉得时间不够用,一天的时间太短,经常会为某些重症患者肌力的快速减退感到痛心,想要更及时的实施重症早期康复计划,尽自己所能给患者最专业的帮助。</h3><h3> 护士李阳,第一次组建援鄂医疗队,就一定要报名,“我是单身我先上”。在科室是治疗组副组长,聪明幽默,年轻周到,总是很阳光,总是自带特效将快乐传递给身边的人。</h3><h3> 他们是最好的兵,最硬的鳞。</h3><h3> 今年的正月,流过的泪比哪一年都多,迷茫与坚定更替,悲伤与感动交织。一个人的光或许只如萤火,相信大家一起闪烁,一定能汇成照亮黑暗的火种。等待春暖花开时,山河无恙!</h3> <h3> 我们与武汉,虽相隔迢迢,却也近在咫尺;我们在疫情最前线挥洒汗水💦,也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付出。护士王亚兰、高红、殷亚珍、吴良风、莫锦、李坤坤等到发热门诊支援,留下的照片身着隔离衣,也许我已经认不出是谁,但我能看到眼睛里的热忱。很荣幸做你们的战友,和你们风雪并肩!</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