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所谓历史,都是我们没有亲眼见到的东西,因此追溯、评价的依据只能靠包括正史、野史在内的史籍,甚至还有来自各种渠道的记述传说。 </h3><h3> 这两天读《易中天中华史》第19卷(南宋部分),对于以徽钦父子为首、偏安一隅的小朝廷,确实不值得多费什么笔墨,但想到这期间的一些历史人物却是熠熠生辉、永垂千古,像大家耳熟能详的民族英雄岳飞、文天祥,理学创始人朱熹,引领宋词走向广阔天地的豪放豁达的苏轼,当然还有著名词人辛弃疾、李清照等等,竟然难以悉数。我觉得有必要把文天祥一节单独拿出来多说几句,究其原因,是因为书中对于这部分的历史推演是可信的。</h3><h3> 文天祥1283年1月9日被害于元大都(即现在的北京城)柴市,时年四十七岁。面临死亡,他从容淡定,向围观者问道:哪边是南?有人指了指南方,他随即向意味着大宋的南方拜了又拜,然后对刽子手说:我事已毕,你们动手吧!“手起刀落,风云变色”,“忽必烈闻讯一声长叹:好男儿,可惜了!” 文天祥视死如归,令人崇敬,加之写过“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的《正气歌》,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过零丁洋》的千古绝唱,使他成为了“浩然正气和铮铮铁骨的标志性人物”。但易中天笔锋一转,却出人意料地写道“他其实并没有打算去死,忽必烈也不想杀他”,文天祥被害“或许是个误会”。从颠覆人们对荆轲刺秦王的传统认识开始,我就领教了易公不循常理、语出惊人的风格。</h3><h3> 易中天推演的过程简单地说就是:文天祥被俘时就服下了毒药,但没死;见到忽必烈灭南宋的指挥将领张弘范他又请死,也没能如愿,反而备受礼遇敬重;在押往元大都的途中,文天祥绝食八天又居然不死,只好重新恢复饮食。 忽必烈派人前来劝降时,文天祥的回答是:“国家亡了,我只能以死报国。倘若你们宽大为怀,让我以道士的身份回归故乡,来日以世俗之外的身份聊备顾问,倒还可以商量。假如立即给予高官,恐怕没有意义。”这就是文天祥的底线。</h3><h3>文天祥被俘之初确实想死,但服毒不死、绝食也不死,岂非天意?天意不可违,那又为什么定要去死?只要不卑躬屈膝做元官元臣,就是威武不能屈;仁人志士,难道只有死路一条? 元人也不想杀他,不然也范不着等到四年之后。忽必烈他们对文天祥一直心存敬意,同时也抱有幻想。最后,忽必烈亲自召见文天祥,“做我的丞相吧,就像服务于宋那样!”文天祥说:“天祥受宋厚恩,岂能一臣而事二主!”“那你想要怎样?”“愿赐一死足矣!”忽必烈还是不忍,急忙挥手让他退下。 </h3><h3> 史料没有记载忽必烈当时的思想活动,只知道他在下诏之后又反悔了;但遗憾的是,待刀下留人的诏令再传到刑场时,事情已经无法挽回。</h3><h3>看了这段描述,我认为如此的历史推演是可信的,我们不失对南宋军民敌后抗战之精神领袖文天祥怀有高山仰止的敬意! 2020年2月20</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