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继2003年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版)实施十四年后,国家正式颁布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年版)(本文中简称“新课标”)。,这是在当前落实立德树人、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实施新高考改革的大背景下修订的新标准,体现了国家对普通高中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因新课标将在2018年秋季开始执行,更好地指导教师将新课标新要求尤其是新变化落实到日常地理教学,笔者尝试以必修一1.4课程内容标准为例,通过比较新课标和高中课程标准(实验版),分析并体会新课标变化,同时提出相应教学指导意见。</h3><h3> 一、课程内容</h3><h3> 1.4 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说明其景观的主要特点。</h3><h3> 二、课程内容特征及新课标变化</h3><h3> (一)课程内容在必修一中的作用和地位</h3><h3>必修一模块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基本的地球科学知识,理解一些自然地理现象的过程与原理,增强对生活中的自然地理现象进行观察、识别、描述、解释、欣赏的意识与能力,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观念。主要包括地球科学基础、自然地理实践、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h3><h3> 1.4课程内容是自然地理实践的一部分,地球是目前人类生存发展的空间,地貌作为一种重要的自然地理要素及其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特点是组织必修一模块教学的重要线索之一。本课标学习可以通过野外观察地貌、参观地质博物馆等开展地理实践活动,指导学生识别、描述地貌等自然现象,成为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认识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产生影响的重要路径之一。</h3><h3> (二)从课程内容特征体会高中地理新课标变化</h3><h3> 1.体现新课标坚持继承发展原则</h3><h3> 本条课程内容继承了已有教学内容、教学经验和成功做法,确保了课程改革的延续性。1.4课程内容在2003年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版)必修一中也有内容要求。与之相比较,新课标要求的层次和方向不同。</h3> <h3> 2. 通过强化路径落实课程目标</h3><h3> 新课标必修一每一条课程内容(含1.4)均通过“运用……资料”、“运用……图”、“通过野外观察”等条件状语强化实施路径。重在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地理工具(地图等),在室内、野外和社会的真实环境下,通过考查、实验、调查等方式获取地理信息,探索和尝试解决实际问题,具备活动策划、实施等能力。</h3><h3> 3. 创新学习方式,培育地理学科核心素养</h3> <h3> 不难看出,新课标中的文本描述更接近2003课标(实验)活动建议的要求。在学习方式上,新课标更注重科学地设计地理活动教学过程,强化情境教学,强化实践教学,充分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呈现视频、图像等,营造直观、实时、生动的地理教学环境。地理与大家的生活密切相关,更要求教学要尽量以实际情境来推动教学,以解决现实问题,给学生自主学习提供空间,达成培养学生关键能力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4课标更重视使学生在具体活动体验中、在特定问题场景中、在真实人物情境中,从地理的视角认识和欣赏自然环境,了解自然景观特点,践行“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价值观,并内化为学生自觉认同。</h3><h3> 4.调整相关课程类别和教学标高</h3><h3> 新课标重要变化之一是课程分为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类课程,在保证共同基础的前提下,为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提供有选择的课程。如1.4课标内容在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中均有相关内容的学习要求。</h3> <h3> 三、教学指导建议</h3><h3> 根据对课程内容及其评价要求,对1.4课程内容提出以下的教学实施指导建议。</h3> <h3> 可见与1.4课标相关的内容在学习目标和学习要求上的差异,必修课程中没有要求对所有种类地貌类型的学习,而是选择一定数量典型的地貌学习,对地貌的认识仅要求识别和描述特点,而将对不同更多地貌的识别、成因分析等内容调整到了选择性必修课程中,在内容上“瘦身”,也降低了必修课程相关内容的教学标高。新课标补充的学业质量要求也明确了其教学评价的差异。</h3><h3> 5.提供课程内容的弹性空间</h3><h3> 如新课标1.4提出的“3—4种地貌”给教师的教学内容取舍留出了一定的弹性空间,教师可以选择世界不同区域的典型地貌借助视频、图像等实施教学,指导学生了解流水地貌、风成地貌、海岸地貌、山岳地貌等基本地貌类型;也可以选择本地区典型地貌,如深圳可选择海岸地貌、流水地貌等实施教学,利于开展野外观察和实践。另外在课外开展实地教学活动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见的问题也会产生教学的弹性空间。</h3><h3> 6.明确学业质量要求</h3><h3> 学业质量标准把学业质量划分为不同水平,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要求,因材施教,更加注重地理核心素养的落地,关注育人目标的有效落实。以1.4课标为例,仅从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两个素养考查角度时,学业质量要求存在差异。</h3> <h3> 四、评价案例</h3><h3> (一)试题</h3> <h3> 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图1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据此完成1~4题。</h3><h3> 1.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h3><h3> A.向陆地方向推进 </h3><h3> B.向海洋方向推进</h3><h3> C.位置稳定 </h3><h3> D.反复进退</h3><h3> 2.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由此</h3><h3> A.形成新的贝壳堤 </h3><h3> B.加大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h3><h3> C.形成河口三角洲 </h3><h3> D.迫使河流改道</h3><h3> 3.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多条贝壳堤的形成说明河流入海口</h3><h3> A.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小 </h3><h3> B.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大</h3><h3> C.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小 </h3><h3> D.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大</h3><h3> 4.古贝壳堤海岸最合理的开发是</h3><h3> A.建立建筑材料厂 </h3><h3> B.建立贝雕加工厂</h3><h3> C.建保护区发展旅游 </h3><h3> D.建虾池等养殖场</h3><h3> (二)试题说明</h3><h3> 1.测试内容</h3><h3> 通过观察、运用图像,识别典型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必修课程必修1)。</h3><h3> 结合实例,解释内力和外力对地表形态的影响(选择性必修课程必修1)。</h3><h3> 2.具体任务</h3><h3> 第1题重点考查学生运用图文资料、获取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信息、解读贝壳堤的时空分布特点、理解单条贝壳堤形成过程中海岸线的位置特点等地理问题能力。</h3><h3> 第2题重点考查学生通过黄河输沙量变化(流水搬运)状况对贝壳堤(海浪沉积)、三角洲形成(河流沉积)影响等地理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考查学生运用外力作用相关知识分析应用的技能。</h3><h3> 第3题重点考查学生分析多条贝壳堤时空变化与海岸线位置变化的关系、河流搬运和沉积作用对入海口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等地理问题,考查学生运用综合思维分析地理事像的动态形成过程的核心素养。</h3><h3> 第4题重点考查从不同角度认识地理问题的能力,表达对人地关系的理解,反映态度和价值观。</h3><h3> 3.试题情境</h3><h3> 本题图文资料以渤海湾沿岸某地区为区位背景,以贝壳堤的形成、分布、变化为情景,以贝壳堤的时空分布差异为主线。渤海湾西岸贝壳堤是淤泥质海岸海陆相互作用的重要产物,贝壳堤是在三角洲停止建造后,由于海洋动力作用相对加强,在三角洲平原前沿堆积而成的。</h3><h3> 在试题图示区域,标注了贝壳堤位置及相关测年,呈现出自西向东海岸线的推进过程。而在三角洲不均衡推进过程中,有可能形成不规则的海岸线。</h3><h3> 4.学生作答水平分级描述</h3> <h3> (2020年2月21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