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如战场,喷雾器就是战士的钢枪

健康鹿邑

<h5 style="text-align: right">——记鹿邑县疾控中心疫情指挥部消杀组长刘岳涛</h5> <h5>&nbsp; &nbsp; &nbsp; “别看兄弟长得瘦,浑身都是腱子肉”,身高1米70,体重只有100斤的刘岳涛背上40多斤的喷雾消毒药桶,从后边只能看到他的脑袋顶儿和那小细胳膊小细腿了,一起下乡去做传染病调查的疾控中心战友们看到他的“造型”,又象往常那样给他开着各种善意的玩笑。刘岳涛十分不以为然地转过身来,摆出施瓦辛格的姿态,向大家展示他的肌肉,于是又引来一阵笑声。</h5> <h5>&nbsp; &nbsp; &nbsp; 刘岳涛,鹿邑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疫情应对工作组消杀三组组长。春节后不久,疫情日趋严峻,由于他工作高度认真,业务能力强,就由他负责病例和密切接者者的现场消杀全面工作,从消杀人员防护、协调各区域消杀序列,到消杀频次的设计、消杀剂量的调配,事无巨细,无不由岳涛这个小个子亲力亲为。<br></h5><h5></h5><h5>&nbsp; &nbsp; &nbsp;初春的天气,不暖更寒,消杀人员的防护装备密不透风,为了节省装备,刘岳涛每天进餐极少,水再渴也只喝几小口,就是怕工作期间大小便,导致整套昂贵的防护费浪费掉。他每天背着20公斤重的喷雾药桶,奔波于疾控中心、医院、隔离点及疫区之间,由于连续不断的工作,他的嗓音嘶哑,其实消杀人员并不说很多话的,只是消毒液中含有氯元素,在喷洒过程中,防护做的再好,也会不可避免被吸入,对上呼吸道造成伤害。</h5> <h5>&nbsp; &nbsp; &nbsp; 消杀工作具有很大的风险和不可避免的伤害性,是离冠状病毒最近的工作,时时刻刻都在和病毒进行厮杀,哪里有病例和密切接触者,都要深入哪里,哪里最危险就要杀向哪里,风里雨里雪里雾里村里夜里,一个消杀战士必须具备的,就是这种全天候作战的能力。</h5><h5>&nbsp; &nbsp; &nbsp;“别以为消杀工作就是拿个喷壶那么简单,什么场所用什么消杀药剂、浓度如何配比、采用什么方式什么角度什么顺序喷洒,还要结合消杀场地的性质,考虑对环境的影响……”刘岳涛对消杀新手进行培训时,开头往往都是这一段。</h5> <h5>&nbsp; &nbsp; &nbsp; &nbsp;2月7日夜里11时,我县试量镇某行政村被检测出确诊患者,疫情防控指挥部命令我中心组织流调和消杀人员立即前往处置。此时刚刚从乡下归来,正在泡碗面的刘岳涛立即率小组奔赴现场,对污染区进行消毒,由于该患者密切接触人员较多,需要处置的地方也多,一夜鏖战直到东方欲晓。水米未进的刘岳涛,被沉重的喷雾器压着透支的身体微微摇晃,但坚定的步伐还朝往最后的一个处置点前进。<br></h5><h5>&nbsp; &nbsp; &nbsp; 消杀工作是这场战“疫”中保障人员安全和防止病毒蔓延的重要关口,非常时期的消杀任务更是与病毒面对面短兵相接,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有刘岳涛和他的战友们的身影。</h5><h5>&nbsp; &nbsp; &nbsp; 疫情严峻,消杀工作量大,加上好多村庄封路,很多时候无奈之下都要徒步入村。国家配发的防护鞋套,一次就磨破了。有鉴于此,刘岳涛自费网购了500双无纺布鞋套,分发给消杀组的同志们。“这样的鞋套结实耐磨,支撑我们跑一天都不成问题。”有时候需要到省市拉急需物资,疫情处置忙,单位车辆安排不开,刘岳涛都是借朋友的车,自己加油,来回几个小时奔波,“单位是大家,是依托;自家是小家,是归宿。大家好,小家才能好。离了单位,自己什么也不是。为单位做出点奉献,难道还吃亏了不成?”因此,这些事在刘岳涛看来,这都是很理所当然的。</h5> <h5>&nbsp; &nbsp; &nbsp; 新春佳节,万众团圆,疫情似乎从来也没有影响过一家人的欢聚。而疾控中心的战士们由于职责所在,唯有舍命冲杀,他们所做出来的牺牲是一般人无法想象的。</h5><h5> 疾控中心应对疫情的主要工作岗位,所有人员一律24小时整装待命,处于隔离状态,由于自己根本没有办法照顾家人,疫情防控的号角刚刚吹响,刘岳涛就提前让体弱多病的妻子带着6岁的宝贝闺女回到了洛阳娘家,春节期间当亲情的思念压抑不住的时候,就微信视频那么一会,还要装出很轻松很舒适的样子面对妻女,不想让她们担心,女儿问他:“爸爸您怎么更瘦了?脸上怎么那么多的红印儿啊?是不是又趴着睡觉了?”女儿不知道这是口罩勒出来的,但女儿的关心却让他眼泪直打转。“宝宝乖啊,爸爸带着叔叔阿姨们打病毒呢,病毒是个坏家伙,会让小朋友生病,不能上课。等忙完了爸爸带你去新天地游乐场去玩,,另外,你一定要听妈妈和姥姥的话啊。”</h5><h5>&nbsp; &nbsp; &nbsp; 岳涛6岁丧父,是坚强的母亲含辛茹苦把他们兄弟拉扯大,他从小就发誓要好好照顾母亲,但老人家去年突发脑出血,出院后生活不可自理,疫情初起,交通管制让弟弟无法回来,岳涛就把母亲拜托给小姨照顾,自己带着对母亲的愧疚出征沙场。每天工作之余和小姨通过电话,他的内心深处都心酸不已。</h5><h5>&nbsp; &nbsp; &nbsp; 岳涛说:“虽然一家人不能团圆,不能尽到为人父为人子的责任,但是一想起这份工作的重要性,为了全县父老的性命相托,我就算倒下也不觉得遗憾!”</h5><h5>&nbsp; &nbsp; &nbsp; 疫情不退,疾控不归。忙碌的脚步没有停歇,疲惫的身影依然坚决。抗疫情、战病毒、不懈怠、不放松,刘岳涛说:“手里的喷雾器,就是战士的钢枪,握的紧才能打的赢,才能换来社会的安定和群众的安心,才能换来明天的晴空万里和自由自在的呼吸。”(胡剑波)</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