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那同学,那老师,那教堂……——纪念聊城一中高中毕业45周年

持之以恒

<p><b>  1975年,我从聊城一中高中毕业,到现在已走过了45个年头。45年的沧桑岁月,45年的风风雨雨,已经使聊城一中发生了巨大变化,似乎再也找不到当年的一点踪影,唯一不变的是那座原隶属于聊城一中管辖的、矗立在京杭运河西岸的基督教堂,成为我永恒纪念的一个缩影。45年弹指一挥间,我们从当年“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步入夕阳红的晚霞,从当年英姿勃发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成为历经沧桑岁月的白发老者,抚今追昔,令人感慨万千!或许我是一个感情丰富而又细腻的人,对经历过的母校往事,总是怀着深深的眷恋之情。每当我回到母校的时候,总爱在这座教堂下静静地呆一会儿,仔细地审视着教堂外观上的每一个细微变化;有时我还围着教堂默默地走上一圈,脑海中编织着记忆的碎片,仿佛又回到了在母校求学时、那个青葱的岁月……</b></p> <p><b>教堂前面的二棵槐树,历经几十年的岁月洗礼,愈发枝繁叶茂;教堂两侧为三层的望楼和四层的钟楼。教堂另一侧的建筑为牧师楼,为后期所建。</b></p> <p><b>图为1975年5月27日,聊城一中高中毕业时,学校红卫会的同学和老师一起合影留念。后排左二为作者,这是作者上学期间为数不多的一张合影照片,也是文化大革命中,叱咤风云的红卫兵组织即将退出历史舞台前的一张合影。聊城一中是山东省的一所重点中学,也是聊城这座江北水城最好的一所中学。它始建于1942年,1953年更名为山东省聊城市第一中学,多年以来,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大量的优秀毕业生,成为当地青少年求学向往的梦中摇篮。在这所学校中,有着相当数量的市级甚至省级的特级教师,每年的大学升学率都很亮眼,令人骄傲!当地的学生们都以能考上这所高中为荣耀,在当地有这样一句流传的话:“进入一中,就相当于拿到了通往大学的通行证”。</b></p> <p><b>图为运河西岸教堂一侧四层高的钟楼近照。同70年代相比,除了教堂外观比过去更加漂亮之外,钟楼顶上多了一个十字架,墙体上多了几个基督教堂的金黄大字,或许是最明显的一个变化。70年代的聊城一中,一条干枯、充斥着荒草垃圾的京杭大运河贯穿校园,将一中划分为两个区域:一是运河东岸校区,二是运河西岸校区。东校区主要包括教室、实验室、运动场、实习农场等。</b></p> <p><b>图为运河东岸校区的一中大门全貌。在我的记忆中,当年的一中大门可不是现在这么古典厚重,而是非常简陋,门两侧竖着两根与红砖围墙连为一体的水泥柱,大门前方的下坡路是由小石块铺成的,凸凹不平,大门里侧有一个门卫室,我曾经在里面制作过宣传栏。大门前方有一座简易的石拱桥,将运河两岸的两个校区连为一体。学校的大门代表着学校的门面,也是学生上学的必经之地,每当上学、放学时,大门口人潮如流,不管是熟悉的、还是陌生的面孔,当年那扑面而来的青春气息,那朝霞一般的纯真笑脸,至今令人难忘!</b></p> <p><b>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一中东校区和西校区的大门,近似我们上学时的风貌。东校区的传达室是后来新建的,我们上学时比这更简陋。</b></p> <p class="ql-block"><b>图为改造后的京杭大运河及连接一中东、西校区的石拱桥,桥上护栏为汉白玉制作,造形美观,和京杭大运河建筑风格融为一体,成为一中学校门前的一景。每当春天来临的时候,运河两岸杨柳依依,绿树成茵,游船在河水中摇曳,颇有江南水乡的韵味。70年代的京杭大运河,可不是现在这么华丽美观,长年干涸,荒草丛生,垃圾遍地,属于废弃的一条运河。有时放学,为了抄近路,我们常常不走大桥,而是直接穿过河底,这河底也成了我们放学经常走的一条捷径。</b></p> <p><b>东校区当年的红瓦房教室,从我们的视线中彻底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幢崭新的四层教学楼。70年代的一中东校区,没有高大的教学楼和图书馆,仅有三排并列的瓦房教室,每一排8间教室,共有24间教室,供初、高中班学生上课使用。</b></p> <p class="ql-block"><b>图为一班李兵、章阳、梁康生、辛国庆等同学在教室前的合影,从中可以看到当年一中简陋教室的缩影。每个班级教室的外墙上,都配置了一块黑板报,作为班级的”宣传阵地“。我从踏入一中大门的那一天开始,就一直负责班里的黑板报工作,从初中到高中,五年期间也不知办了多少期黑板报,成了“宣传阵地”的一个名符其实的“宣传员”。除了学习,这也算我最辛苦的一项工作了。上初中时,学校实行半军事化编制,共设有二个连,每个连有4个排,共有8个排。管理学生的老师称为连长、指导员,学生班长被称谓排长,而我所在的班级为一连四排。当时的连长姓张,非常年轻,富有朝气,带着一副眼镜,说话干脆,经常给我们集体训话,给人一种精明强干的感觉,令人敬畏;指导员姓刘,年纪稍大一些,个子不高,说话慢条斯理,比较随和,很适合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上高中时,学校设有8个高中班,大约有400多人,我在高二八班学习。一班是文艺班,不乏吹拉弹唱的人才,一班教室离学校大门最近,每当你上学进入大门时,耳边就会传来悠扬的笛子声和学生们的欢笑声,眼前还有那一排在风中摇曳、高大的杨树,这一切的景象都消失在岁月的流逝中,少年不知愁的快乐时光也成为你一生的记忆。中学是青少年基础课学习的重要阶段,课程设置较多,其中语文课是我最喜欢的课程之一,而写作又是我的爱好之一。从初中到高中,总有我的作文,被语文老师当做范文在班级里宣读,其中有一篇名叫《沃野新苗》的散文习做,描写一位回乡务农的同学,在农村锻炼成长的事迹,是我高中最后一篇宣读的作文,记忆犹深。作为一种鞭策,或许从那个时候开始,自己对写作的兴趣越来越浓。高中毕业那年,学校还组织了几个专业特色的学习小组,有学农业的,有学机电的,有学文艺创作的等等,培养学生走向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技能。我毅然选择了写作小组,并将写作的爱好,延续到上山下乡的知青岁月,并小有斩获。可惜的是,工作以后,满脑子想的是工作计划、总结、资金、报表、财务数据,忙的团团转,中断了几十年的写作爱好,以至于感觉到退休之后的生活缺少点了什么,又重新把失落的捡回来。其实,生活真的离不开文学,生活也离不开写作,如同歌手离不开唱歌、书画爱好者离不开毛笔一样。文学就是生活的反映,与文字相伴,咀嚼社会,品味人生,记录着生活的点点滴滴,感悟着人生的成功与失败、快乐与痛苦,何乐而不为呢?权当作茶余饭后的一种消遣,自娱自乐吧!</b></p> <p><b>东校区黄沙泥土的运动场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规范的、带有塑胶跑道的运动场。当年的黄沙泥土运动场是我们学生跑步、打球、开运动会的主要场地。</b></p> <p class="ql-block"><b>图为70年代运动场上练习撑杆跳的同学老照片。上高中时,学校要求住在附近的同学到学校上早操,我几乎每天早晨在运动场上跑几圈,坚持了好一段时间。这里每年一次的运动会,也成了我扔铁饼、甩标枪的地方,不知留下了多少的脚印,洒下了多少的汗水!当年的运动场北面还有一片果园,种植了许多苹果树,路过果园时,看到树上那一个个透红的苹果时,令人垂涎欲滴!运动场的东面是学校的农场基地,也是我们学工学农、参加劳动的场所。如今,一切都有了质的变化,再也找不到当年一丝一毫的旧模样,过去的一切都成为你永恒的记忆!</b></p> <p><b>图为高二四班全体同学毕业合影照。高二四班体育成绩斐然,各项体育运动在高中八个班中名列前茅,被誉为一中的体育班。</b></p> <p><b>图为高二四班同学毕业二十周年合影留念。</b></p> <p><b>图为高二四班的同学重返母校,在西校区教堂前合影留念,其中也有我熟悉的汪尚玲、高爱民初中同班同学,当年的美女已成为美女的老妈,这教堂也见证着她们少年时代的成长、少年时代的青春亮丽,无论过了多少年,那份情感都难以割舍!一中西校区主要包括行政办公室、会议室、卫生室、教堂(大礼堂)、小操场、教工宿舍等。当年的教堂归聊城一中管辖和使用,称为大礼堂,是学校开大会、作报告、文艺演出等重要活动的唯一场所,也是我活动足迹较多的场所之一。记得上初中时,学校举办文艺汇演,每个班必须出一个节目。班里动员了半天,也没有一个同学勇跃参加。实在没办法,班里文艺委员只好鼓动几个班干部,编排了一个舞蹈节目,我也被生拉硬扯上了舞台,第一次在教堂的中心舞台上表演节目,也是我中学时代唯一的一次舞台演出。还有一次,学校召开学习毛主席著作心得体会交流大会,或许我的文笔稍好一些,班里推荐我上台发言,这次教堂里的“政治报告”,也令我终生难忘!教堂的一楼,空间较大一些,我上初中时,曾代表班级在此参加过学校组织的年级乒乓球比赛。打乒乓球也是我中学时代喜欢的一项体育活动,并一直坚持到现在。聊城一中虽然名气很大,但是办学条件还比较差,办学设施比较简陋,更缺乏一个集体活动空间宽敞的场所,而教堂就成了学校承办各种活动的首选之地。七十年代是中国政治风云跌宕起伏、大起大落的年代,党章上指定的接班人林彪从最高峰跌入深渊,从我们初中上课前呼喊“敬祝林副主席身体健康、永远健康!”的口号中,转化为高中时如火如荼的“批林批孔“运动。记得有一次在教堂召开“批林批孔”的辅导大会,学校邀请聊城师范学院的老师作辅导报告,宣讲历史上的儒家、法家斗争的故事,尽管我们当时听得似懂非懂,但大会的场面还是挺热烈的,对我们学校开展批孔批孔运动是一个推动。学校还组织部分老师和学生干部到孔林、孔庙参观,以提高对“批林批孔”运动重要性的感性认识。西校园是学生张贴大字报、漫画、办大批判专栏的主要场地。我那时负责班里的黑板报和大批判专栏,之后又承担了聊城一中宣传栏的编辑、制作工作,为搞政治运动,确实耗费了不少宝贵的时间。阶级斗争、路线斗争、政治挂帅、反修防修等似乎是那个年代政治教育的永恒主题。你要加入红卫兵、加入共青团,政治条件是第一位的,家庭出身不好或有历史问题,就是你前进道路上的一道坎。“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的血统论,对有些青少年的进步、成长造成很大的压抑。对每个人来说,中学时代应该说是一个求知欲、可塑性很强的成长时期,那时我们的脑袋似乎清纯的就像一张白纸,宣传什么,灌输什么,我们就接受什么,立德立言,无问西东。为了弄懂马列主义,我们响应学校的号召,组织学习小组,利用晚上的时间,集中到学校的一间小屋,一起学习《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矛盾论》等马列以及毛主席著作,足见当时的政治空气多么浓厚,政治信念多么坚定!我们真是虔诚的一代,有信仰的一代,我们的身上无不留下那个时代的烙印。70年代的中期,也是文化大革命的末期,学校“批林批孔“、批“师道尊严”、批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回潮、学黄帅反潮流等政治运动一个接着一个,弄得师生关系非常紧张,学校缺乏一个稳定的教学秩序,再加上教材过于简单,在初中、高中五年的青春大好时光里,我感觉学到的东西还远远不够。中学时代,应该是读书学习的最佳时光,记忆力超强,那个年代读过的书,至今印象深刻。可惜的是那个年代可读的课外书太少了,有人形容,那是一个八个样板戏加一部《艳阳天》的年代,既使中国的四大名著和中外文学的精典,在新华书店的柜台上空空如也。有些书都作为“封、资、修”的大毒草封存,想看也看不到。幸好,父辈留有一些文学、历史书籍,让我看了一遍又一遍,对中学知识的积累、开阔视野、以至以后考入大学有很大帮助。我想,那时如果有一张图书馆的借书证,可以自由地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那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啊!不过,不能否认,《艳阳天》是那个年代我最喜欢读的小说之一,是花钱买的一部小说,其鲜活、朴实、生动的农村语言,无不透漏着浓郁的乡土气息,读来令人印象深刻。尽管那是一个“精神食粮”并不丰富的年代,但是我们在想办法拚命地汲取知识的营养,我们就是在那样的社会大环境中,度过了中学宝贵的五年时光。</b></p> <p><b>上图为高二一班同学毕业时合影留念,长长的辫子是那个年代姑娘们的特征。一班是学校名符其实的文艺班,高中毕业那年,我们在教堂举办了一场文艺晚会,一班的同学自然成了文艺演出的主力军。像当年比较流行的洗衣舞、采茶舞、女民兵、《红色娘子军》中的斗笠舞等,都是一班的品牌节目,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特色。其中有一个叫刘伟的女同学,担任主持人,也是红卫会的委员,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再加上俏丽的容貌、窈窕的身材、盛装的打扮,俨然成为聚光灯下的一个“女神“,令人记忆犹新。一班不仅美女多,文艺人才在高中八个班中也首屈一指,像独唱同学李世贞、小提琴手章阳同学等,文艺班为活跃和丰富学校的学习氛围发挥了重要作用。一班还出了一个颇有名气的民营企业家、皇明太阳能的老总黄鸣同学,在校时默默无闻,是一个不引人注目的“潜力股”,曾经和我一起办过黑板报,后来考入石油大学,再后来下海经营,独闯天下,在太阳能领域里摸爬滚打,成为一个著名的民营企业家,这也是我们高中同学中值得骄傲的杰出代表之一。有人说,我们是被文化大革命耽误的一代,也有人说,我们是被上山下乡蹉跎了青春的一代,不管怎么说,我认为我们是奋力拼搏、与命运抗争的一代,是百折不挠、从不认输的一代。失恋了,我们整理好心情重新出发;下岗了,我们重整旗鼓,从头再来;跌倒了,我们爬起来,拍拍身上的泥土,继续前进!我们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忧伤,不管前程是多么艰难,我们从来没有停止过前进的步伐!</b></p> <p><b>图为高二一班同学高中毕业十周年合影留念。</b></p> <p><b>图为1975年聊城一中高二八班全体同学毕业合影照。高二八班是一中学风正、班风正、管理严的优秀班级,全班形成一个学习刻苦、奋发有为的良好学习氛围。在全国恢复高考后,是八个高中班考入大学人数最多的班级。中学时光,最应该感谢的是哪些默默无闻、呕心沥血培养我们成长的一中老师。无论是语文老师、数学老师、英语老师、政治老师,还是物理老师、化学老师、地理老师、音乐老师、农知老师,每一个学科的老师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有二位给我印象最深、最为敬重的老师,一个是教英语的、担任我初中、高中近五年的班主任吴老师,另一位是高中教语文的杜老师。</b></p> <p><b>图为1991年春天,吴老师、陈老师与阔别多年的高二八班部分同学合影。吴老师为人正直,管理严格,教书严谨,为班级建设、管理、教学竭尽全力,成为自己中学时代引导、教育自己不断成长的良师益友。我的英语学习,就是在吴老师的启发、指导下,从培养兴趣到自觉地刻苦学习,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以至于我二年后考入大学,在英语学习方面,游刃有余,提前完成了学业,这和中学时有一个良好的英语基础是分不开的。而我所在的高二八班,国家恢复高考以后,有超过10%以上的同学,奋力一搏,搭上了高考的末班车,考入了大学,成为“天之骄子”,录取率高于当年高考本科平均升学率大约5%的水平,在一中八个高中班中,高考升学率排名第一,作为班主任,吴老师功不可没!教语文的杜老师高子很高,瘦瘦的,戴着一幅眼镜,讲课声音宏亮,富有激情,有时上课讲到动情之处,把大衣一脱,课堂氛围顿时热烈起来!高中毕业那年,杜老师指导我们文艺创作小组,对爱好写作的同学给予悉心指导和帮助,令人终生难忘!一晃四十五年过去了,尽管有很多的老师已成古人,但他们的音容笑貌、一丝不苟的教书育人的奉献精神永远值得我们怀念!</b></p> <p><b>上图为现在的基督教堂,下图为70年代的一中教堂,也称大礼堂,墙体失修,破烂不堪。教堂是学校里造型最漂亮的一幢楼房。据史料介绍,该教堂始建于清末民初,由美国传教士所建。现存教堂和牧师楼,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教堂主楼为二层楼房,两侧分别为三层的望楼和四层的钟楼。牧师楼位于教堂北侧,为三层城堡式建筑,平顶拱形窗,为原神职人员居住场所。聊城基督教堂是鲁西地区保存较为完整的教堂建筑,外观为哥特式建筑,但建筑材料采用中国传统的青砖,上覆红瓦,建筑形式中西合璧,风格独特,有较高的文物和观赏价值。解放后,教堂由聊城一中接管并使用,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变迁,2000年,聊城政府将双街基督教堂和牧师楼归还基督教,原来的聊城一中运河西岸的校区也随之消失。如果说,现在的教堂同我们70年代上学期间相比有什么不同的话,楼顶上多了一个非常醒目的十字架,一个小小十字架,彰显出历史风云的变换!现在一中的老校区虽然少了一个运河西岸的地盘,但后来又在聊城西部新建了一个规模更大、现代化程度更高的新校区,并已投入使用,承担着聊城一中的主体教学任务。相信并祝福母校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越办越好!</b></p> <h3><b>教堂内部全景。</b><b>自从高中毕业到现在,教堂的大门,我再也没有踏进一步。</b><b>从以上照片中可以窥视到教堂内的全貌,里面摆着一排排整齐的条桌,完全是一个诵经祷告的地方,再也不是当年我们开大会、文艺演出的样子了,这也许应该是它本来的样子,是一种历史的回归,是一种与时俱进的体现。</b><b>看来不只我们随着岁月的流逝而变老,教堂也在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演绎着不同时代的故事。</b></h3> <h3><b>教堂内的楼梯、门窗维修保养很好,几十年过去了,给人一种依然如新的感觉。</b><b>教堂分上下二层,第二层为木制结构,一楼还有一些支撑二楼的木柱。上初中时,学校开大会,我们常常坐在二层楼的北面。一上楼梯时,班上有些调皮的学生故意加重脚步,震得楼梯“咚咚“直响。岁月的脚步声有时很遥远,有时又很清晰,一想起来,就在心中回荡!</b></h3> <p><b>聊城一中大门内的标志性建筑。一代人历经一代人的风雨,一代人负有一代人的使命,而我们这一代人使命的接力棒已传承给我们的后辈,惟有永远抹不掉的、灿如朝霞的青春记忆永远在心中回荡!如果把一个人的学习履历,划分为小学时代、中学时代和大学时代,那么五年的中学时代无疑是人生中承上启下的一个重要阶段。正是这五年的努力学习和知识的不断积累,为自己二年之后考入大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开启了人生新的里程!我们的青春美好时光又能有几个五年呢?母校一中是我奋力攀登知识阶梯的基石,美丽的教堂见证了我五年的成长,也承载了我们400多同学多少春春的记忆!怀念同学,致敬青春,感恩老师,感谢母校!也许有一天,当我再次来到这里,凝望着母校那一片天空、那一片土地、那一座教堂的时候,我一定会冲着天空大喊一声:“青春万岁!”</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