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战正酣,我辈挥剑破楼兰

青大附院平度介入手术室

<h3>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CP)疫情防控工作正处于关键时期,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面对COVID-19这个新型病毒,一切都是遭遇战,迎面而来的挑战和困难前所未有。</h3> <h3>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重重防护装备带来安全感但也如同桎梏,令医护人员的视、触、叩、听不再可靠,原本驾轻就熟的操作,此时如同迷雾里识物,变得笨拙而危险。CT是评估肺部病变的主要手段,但因转运困难,其功能运用往往与临床需求无法完全匹配。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医疗队所在的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光谷院区主要收治重型和危重型患者,往往合并其他脏器功能的损害,繁难之下,脏器功能的评估工作变得更加不易。</h3> <h3>  面临全新的困境,面对持续增长的死亡率,来自重症医学科的方巍主任没有畏难,能征惯战的他以“重症超声”为新型武器,改进作战方式。这项技术的优势在于可以随时随地对患者肺部情况进行筛查,尤其是患者病情出现变化时能够在第一时间进行床边评估,从而及时完成呼吸支持方案的调整和补充。心脏超声技术更是雪中送炭,很多NCP患者合并心肌损害,容量的管理也是难点,利用超声对心功能和容量进行评估、便捷地完成治疗反应性评价,让个体化治疗不再是空谈。</h3> <h3>  超声就像可视的听诊器,让心肺病变在医生面前原形毕露,无从遁形,其操作过程更快、更准、更温柔的特性,在其他临床应用上亦是优势明显:留置胃管在超声的引导下,定位变得分外安全;血管穿刺不依赖手感、经验,也能实现一针见血;对卧床病人进行下肢血管超声的筛查,大大降低了VTE发生的风险......。在方巍主任的引领和推动下,重症超声技术已经与青岛医疗队的全面工作紧密融合,真正成为医护手中的一把利剑。</h3> <h3>  方巍主任是中国重症超声研究组专家,也是胶东半岛重症超声发展的学术带头人,其牵头成立的“中国重症超声青岛培训基地”每年招收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逾百人。疫情爆发后,他在紧张忙碌的救治工作之余,还参与CCUSG编写《基于重症超声的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救治建议》的工作,为疫情一线的广大医护提供经验借鉴。被问及对接下来的救治工作是否有信心时,他坚定地说道:“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有医护人员勠力同心,有全国人民和衷共济,一定会早日打败NCP,胜利终将属于我们!”</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