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那些大学美丽的校园(上)

逸翔

<div><br></div> 以前写过“我到过的中国核专业高校和核学科单位”后有朋友问我,你觉得哪个学校校园最美丽?近来<span style="line-height: 1.5;">宅在家里整理照片,于是就想起这个话题。</span><div><span style="line-height: 1.5;"> 美丽校园,何为美丽?我以为就是舒服悦目、益于思考,具体体现在建筑风格,绿色环境,教育符号和书卷气息中。如果针对具体校园,那还要</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5;">有自己的气质特色,如校园建筑恢弘</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5;">还是典雅,</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5;">突出春花还是秋叶,色调统一还是争奇</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5;">斗艳等等,但有一条是必须的,校园不能是CBD,也不能是旅游景区。</span></div><div> 除了外观美外更重要的是气质,有没有一种书院精神。例如图书馆、教学楼、实验室、宿舍区要形成特殊的味道,局部细节上要有一种情怀,校园要有历史地标或校友纪念物,体现传统继承和文化底蕴等。<span style="line-height: 1.5;"><br></span></div><div> 如此,校园必然与学校历史联系起来了。经历了时代变迁必然有时代的烙印,从而留下代代学子的记忆和气息,这就是历史文化的积淀和学校特有的气质。当然,这种美大抵都有主观感情在其中,外人难以简单体会。</div><div><span style="line-height: 1.5;"> 下面从我所到所拍的校园照片中分上、下两集简单回顾一下不同历史时期校园的特色,然后一起欣赏一些有代表性的大学校园,文中照片均为本人所拍摄。</span></div><div><br></div> 中国的现代大学教育多从民国初年由西方引入,因此老校园及其建筑往往中西结合,又具有明显的西方古典色彩。最具代表性的是墨菲(Henry Murphy)设计的燕京、清华等大学等建筑和凯尔斯(F.H.Kales)设计武汉大学等建筑,这些建筑奠定了学校的校园基础,至今具有独特风格和实用价值,现为国家文物保护对象,也成为美丽校园的历史文化底蕴。 北京什刹海边原辅仁大学,1927年更名为私立北京辅仁大学,比利时建筑师格里森设计,现为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和北京十三中。 上海交大的南洋公学建筑,老校门与中院(教学楼)都是19世纪末的建筑,也是中西结合的典范,这里是上海交大开辟闵行校区之前的主校区。 <div><br></div> 解放初期受梁思成为代表的建筑思想影响,国内曾经流行过一批传统古典“大屋顶”式建筑,如北京的三里河、钓鱼台和地安门一带。这一理念也影响到大学校园建筑设计,后因批判为”复古主义”而使这类建筑戛然而止。 解放初期清华大学汪国瑜等设计的1-4号楼是当时的典型,后受到批判而成为清华这种建筑风格的“绝唱”。 1952年著名设计师古平南设计的四川大学(原成都工学院)明德楼也是根据这一思想完成的大学地标性建筑。 另一个“大屋顶”风格是上世纪50年代初设计建设的“哈军工”(现哈尔滨工程大学)校园,目前是我国这种宫殿式校园的代表。改革开放后他们坚持了这种风格,成为校园建筑的主格调,成为最具中国特色的美丽校园。 <div><br></div> 解放后在学习苏联号召下北京出现了北京展览馆(原苏联展览馆)和军事博物馆等苏式建筑,校园建筑同时也全面苏化,看看下面两座东北地区大学的主楼就体现出这种苏式建筑风格。<br> 哈尔滨工业大学主楼与黑龙江大学主楼 <div><span style="line-height: 1.5;"><br></span></div><div><span style="line-height: 1.5;">  为了经济实用,更多的校园建筑都省略了苏式尖塔和装饰细节,于是就成为改革开放前全国大学统一的大板楼模式。这时期最宏大的代表性建筑可算清华大学主楼,最集中的代表是北京学院路上的八大学院主楼(北航、北钢、北矿、北邮、北地、北医、北石、北农),这也是目前我们在全国看到解放后建校最普遍的建筑标志,直到改革开放出现贝聿铭设计的香山饭店后才摆脱了这种教条束缚。</span><br></div> 清华大学主楼,建成于1966年5月,不过这个台阶可算是中国仅次于大会堂的最大台阶。 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主楼。 华中科技大学主楼,也是中国南方最宏大的校园建筑群,历经十几年于1973年建成。 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北馆(钱学森图书馆)建于1961年7月,是当年板楼变异而独具风彩的优秀校园建筑。 <div> 改革开放后我国教育获得了长足进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院校合并,新办专业,校园建设也开始引起重视,雄厚的经济实力让我们看到了现代建筑的多姿多彩,各类现代派大楼也出现在校园。尤其是扩校后建立的多个新校区,整体设计,规模宏大,风格统一,令人叹为观止。<div>  对于五六十年代建立的一批大学,都呈现出板楼建筑和现代建筑并存的校园特色,标示出学校发展的历史轨迹,显示了学校的历史底蕴。<div>  让我们看几座改革开放特别是新世纪以来的校园建筑。</div></div></div> 南华大学(衡阳)建于上世纪50年代,是建有规模最大核专业的大学,从两幅照片可分辨大致的建筑年代。。 东华理工大学(抚州校区),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重要的核专业大学,改革开放后校园建筑多样化并出现了校园雕塑,新世纪后又转入宏大的南昌校区。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校区),新世纪以来气势磅礴的现代建筑。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湖边拥有一条无边的教学楼,水上望去,颇具特色。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新建校园也开辟了湖区,暖风阵阵,碧波荡漾,加上岭南花木,增添了南国气息。 南京理工大学(南京),由建国初期哈军工分建而来,如今校园规模宏大,这是学校二道门后的主楼和喷泉广场上的校风碑(可能二道门的来历与清华二校门同)。 三峡大学(宜昌),花木茂盛,山水相依,葛洲坝上的新型大学。 天津理工大学,改革开放前的天津大学理工分校,新建校的建筑宏伟壮丽。<div><br></div><h1><br></h1> <div>  </div><h3> 下面我们一起去看看一些典型的大学美丽校园,首先要说明的是:</h3><div>  这些校园照片大多是工作访问时手机的随机留影,主要来自于建有核专业的大学,匆忙中可能没拍到校园的精华。所以本文的展示和议论肯定不够准确,不够全面,不够专业,所以也不必较真,欢迎指正。</div><div><br></div><div> 上集重点介绍一些具有有历史传统的老校园,下集看看近年来发展的新校园,同时介绍几所海外大学,最后简单介绍一下清华大学校园。</div> <h1><b><font color="#ed2308"><br></font></b></h1><h1><b><font color="#ed2308">北京大学</font></b></h1><div><b><font color="#ed2308"><br></font></b></div><h3> <b><font color="#167efb"> 北京大学创立于1898年维新变法之际,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现代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font></b></h3> 北大无疑应该是我国最美的校园之一,也是除母校外我最熟悉的大学校园。 北大校园在美国建筑师墨菲设计的燕京大学原址建设,历史悠久,积淀深厚,古典园林为其特色。 人们调侃北大的校园精髓是“一塔湖图”,这就是未名湖和博雅塔,春夏秋冬,这里都有不同的韵味。 未名湖畔亭阁散落,花木扶疏,诗情画意。 这样生活环境孕育了北大学子的浪漫气质和诗人情怀。 在这里真的适合烹茶焚香,听雨赏花,品茗观云...... 同时,这里也最先喊出“振兴中华”,“小平您好”的口号。 近年来学校陆续修复重建了校园北部老燕京的的淑春园、鸣鹤园、朗润园,恢复了原来的建筑风格。 北大最多的是纪念雕像和纪念物,他们默默地述说着这所大学引以为豪的历史和深厚的传统。值得注意的是去年他们挂起了燕京大学首任校长司徒雷登的浮雕像。 北大改革开放后的经典建筑是扩建后关肇邺设计的图书馆大楼,这是与北大古风协调的现代建筑,直对成府路上的东大门。 北大百年校庆时新建的百年纪念讲堂,是应用西方语汇体现的中式建筑,是现代建筑民族化的成功探索,由张祺设计。它与图书馆都是北大校园的地标,不过都是清华校友的设计作品。 改革开放赶上了大发展的机遇,但北大校园缺少扩充的余地,东门外中关村大街两侧便是近年发展的黄金之地,兴建了一批现代建筑,理工科院系集中在此。图中是东门东北侧的物理学院,原来这里是与我们联系紧密的技术物理系,大楼重建装修后气势恢宏。<div><br></div><div> 回望北大,无疑是中国一座最美校园,尽管近年来增添了许多新建筑,但人们心中还是只记得民族古典是其特色。不仅是飞檐翼角,其形制多彩,环境协调、文物遍布使其别人无法超越,如要形容,算是雍容华贵的大家闺秀。</div> <h3></h3><h1><font color="#ed2308"><b><br></b></font></h1><h1><font color="#ed2308"><b>苏州大学</b></font></h1><div><font color="#ed2308"><b><br></b></font></div><h3> <b><font color="#167efb"> 苏州大学校园是1900年创办的东吴大学,中国最早以现代大学学科体系创办的大学。</font></b></h3> 苏州大学的主校区天赐庄校区是前身东吴大学原址,翁同龢题写老校门校名,另一面上是杨永清校长书写的校训“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由此门可穿越。 东吴大学钟楼,建于1903年,纪念东吴大学创办人林乐知,亦称“林堂”。 东吴大学首位华人校长杨永清,1927年至1952年任东吴大学校长,他也是清华大学校友。 建于1912年的精正楼,罗马城堡式风格建筑,纪念东吴大学第一任校长孙乐文,亦称“孙堂”。 两位妙龄旗袍在老楼中读线装书散发出浓浓的民国风情。 纪念海淑德的红楼。 建于1937年的原东吴大学体育馆,为纪念美籍教师司马德而建,“体育馆”题字为孔祥熙所书。 校园依河而建,人称“情人河”更显江南的浪漫。 河上的“尊师轩”,显现江南古典园林的风采。 1752年重建的最老的“文星阁”。 东吴古建与现代风景自然交融。 苏州大学的几个新校区均为现代化建筑,这是独墅湖校区的炳麟图书馆,像一朵盛开的莲花。<div><br></div><div> 苏州大学,因其东吴大学原址而独具风光,校园建筑既非西式洋楼,也非古典传统,而是融合西方建筑元素的民国风。加上精致小院,小桥流水,感到静谧安详,舒展优美,可列小家碧玉者流。</div> <h1><b><font color="#ed2308"><br></font></b></h1><h1><b><font color="#ed2308">武汉大学</font></b></h1><div><b><font color="#ed2308"><br></font></b></div><div><font color="#333333"> </font><font color="#167efb"><b style="">武汉大学起源于19世纪末张之洞开办的自强学堂,1928年正式命名为国立武汉大学,</b><span style="line-height: 1.5;"><b>与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国立北京大学和国立浙江大学称为“民国五大名校”。</b></span></font></div> 上世纪30年代由美国建筑师凯尔斯设计的武汉大学的早期建筑气势恢宏、布局精巧、中西合璧、美轮美奂,是中国近代大学校园建筑的佳作与典范。 建筑群整体上遵循“轴线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中国传统原则,又融入西方古典建筑元素,可谓中西合璧。 樱花大道,已成为武汉大学著名景观,可惜今年疫情之下樱花大道空空荡荡。无人赏樱,如今也早早谢了罢。 武汉大学有五大园,分别为桂园、樱园、梅园、枫园和湖滨,樱园是1931年傍狮子山而建的早期建筑群,初名老斋舍。 狮子山樱顶的老图书馆,是一座能让人怦然心动的图书馆,古朴典雅、朴实庄重。 早期的著名建筑行政楼,在珞珈山这面天然的“屏风”上形成一幅美丽的镶嵌画。 这些宫殿式大楼依山傍水,青山绿水之中,宛如一个大花园。 樱顶是武大最美的地方,这里可以把整个武大一览无余。 武汉大学新图书馆。银灰色的墙体,墨绿色的屋顶,在绿树丛中显得高雅、宁静。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楼。 武汉大学不乏现代派建筑,这是今年建成有点奇特的万林艺术博物馆。 校内的中心有个未名湖,鉴湖?一直定不出名字来。看来好风景要定个大家都满意的名字也难。<div><br></div><div> 武汉大学,依山傍水,统一规划,中西合璧,规避了传统宫殿难以设计公共建筑的缺陷,使武大校园顺势而为,借势而上,庄重古朴,典雅大气,当然也是悦目佳人。</div> <h1><b><font color="#ed2308"><br></font></b></h1><h1><b><font color="#ed2308">四川大学</font></b></h1><h1><br></h1><h3> <b><font color="#167efb">四川大学起始于1896年创办的四川中西学堂,新世纪以来又与成都科技大学、华西医科大学三强合并,是中国西部顶尖高水平的综合大学。</font></b></h3> 北大门是一座中式仿古牌坊,与明德楼遥相呼应,是川大悠久历史文化底蕴的象征。 四川大学行政楼明德楼(红楼)由建筑大师杨廷宝弟子古平南设计,具有中国特色的仿古风格,飞檐雕花而高雅气派,红柱和青砖交相辉映,是四川大学的地标性建筑。 四川大学也有一座上世纪初的标准主楼和伟人塑像。 湖水对岸是上世纪40年代建筑大师杨廷宝设计的数理馆、化学馆等历史教学楼建筑。 湖水片片,荷花点点,临于池上,有亭翼然,在校园中营造出一种诗情画意。 望江体育馆的造型既像展翅欲飞的大鸟,又像四片错落一致的绿叶。 不能不提的是与川大一路之隔的望江楼公园,那里积淀了数千年蜀汉文化的望江楼、薛涛井,真可以算作川大的后花园。 四川大学有望江、华西和江安三个校区,这是新建的江安校区大门。 千米景观水道两侧,坐落着七十二幅日历造型的雕塑群,成为四川大学历史文化长廊。 中国高校最长的四百米步行长桥横跨于江安河和明远湖上,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div><br></div><div> 四川大学,居于天府之国,安静怡然。历史悠久,少了磨难,时时突出,就少了主色调。不过新的江安校区,长路、长河、长桥、长湖,印象深刻。不过拙作缺少了华西医大校园的历史建筑,遑论川大之美也。<br></div> <h1><b><font color="#ed2308"><br></font></b></h1><h1><b><font color="#ed2308">厦门大学</font></b></h1><div><b><font color="#ed2308"><br></font></b></div><h1><span style="font-size: 17px; line-height: 1.5;"> <b><font color="#167efb">厦门大学由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办,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1937年改制为国立厦门大学。厦门大学是我国重要的研究型综合性大学,更是中国风景最美的大学。</font></b></span></h1> 厦门大学的老校门大南门,实际是学校的北门,出门就是著名的南普陀寺。 建于1921年的群贤楼群是厦门大学嘉庚建筑的代表,一字排开有映雪、同安。群贤、集美、囊萤五楼,中西融合,闽南风格,是国家文物保护对象。 中央主楼为群贤楼,楼前有陈嘉庚塑像。 集美楼是鲁迅先生在厦门大学任教时的住所,现在是鲁迅纪念馆。 建于1923年的博学楼,现为厦门大学人类学博物馆。 建于50年代初期的芙蓉楼群,现为男生宿舍。 新建筑代表,厦门大学科学艺术中心,亦称“翰名楼”。 芙蓉湖就像镶嵌在校园里一颗璀璨的明珠,周边建筑林立、树木郁郁葱葱,湖水青碧,水鸟悠闲,一派清新校园风。 芙蓉湖畔颂恩楼是嘉庚楼群主楼,由泰国校友丁政曾、蔡悦诗伉俪捐资,颂扬母校奖掖栽培之恩,于2001年建成。 厦大校园依山而建,树木葱茏,花草繁茂,弯弯的小路环绕着碧绿的湖水,不愧为中国最美的校园。 西校门入口的钟林美广场,由钟林美子女捐建,其喷水池上的腾飞铜雕已成为厦大的地标。<div><br></div><div> 厦门大学,地处闽南,地域色彩浓郁。由华侨陈嘉庚先生捐建,校园就有了南洋色彩。山水相依,芭树椰林,蓝天白云,风和日丽,无愧南方的最美校园。</div> <h1><b><font color="#ed2308"><br></font></b></h1><h1><b><font color="#ed2308">兰州大学</font></b></h1><div><b><font color="#ed2308"><br></font></b></div><h3> <b><font color="#167efb"> 兰州大学创建于1909年,其前身是清末新政期间设立的甘肃法政学堂,1928年扩建为兰州中山大学,1946年定名为国立兰州大学,是我国西北历史最悠久的大学。</font></b></h3> 兰州大学校门。 兰州大学校风碑。 积石堂,可追溯到上世纪初清代贡院遗留的书库“观成堂”,兰州大学的标志,现为西北最大的图书馆。 上世纪60年代兰州大学有个从北大调去的江隆基校长,他把兰大带入了一个大发展的黄金时代,如今校园里建有江隆基塑像,人们一直怀念他。 物理楼,亦称格致楼,也是典型的老大学风格的教学楼。 1990年建成的逸夫科学馆,是西北地区最大的学术交流中心。 兰州大学主楼齐云楼。<div><br></div><div>兰州大学,是西北历史最久的大学,然而地域贫瘠,自身发展就颇多掣肘。先因1966年6月全国点名江隆基校长(后自尽)而印象深刻,后有一个清华刘冰去担任兰大书记校长而关注。如今兰大也建了榆中校区,祝愿兰大校园越来越漂亮。</div> <h3><b><font color="#ed2308"><br></font></b></h3><h1><b><font color="#ed2308">哈尔滨工程大学</font></b></h1><div><b><font color="#ed2308"><br></font></b></div><h3> <b><font color="#167efb">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前身是1953年创建的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1970年,以海军工程系为基础,在“哈军工”原址组建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1994年,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大学。是我国东北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font></b></h3> “三海一核”(船舶工业、海军装备、海洋开发、核能应用)是哈工程提出的主要研究领域,培养目标明确,也是最具特色的重要大学。 哈军工首任院长兼政委陈赓雕像于2005年10月18日在31号楼前落成,这是当年哈军工三系(海军工程系)教学楼。 11号楼是校园里最大的教学楼,也是校园里最多的重檐歇山顶建筑。 这么多大楼间保持了细部个性,单是屋顶就有单檐、重檐、歇山顶、庑殿顶、攢尖顶、盝顶等等差别。值得一提的是四角屋脊上的不是神兽,而在骑马将军后面排列的是舰艇、坦克、飞机等,不禁莞尔。 新世纪以来在校园东部建成了原有风格的新楼群,保持了校园特色,这座学校大门后最大的单檐歇山顶建筑应该是现在的主楼吧。 尊重历史,以建院时苏联专家顾问团首席专家奥列霍夫将军命名的奥列霍夫广场在21号楼北门外。 这些校园建筑飞檐斗拱,雕梁画柱、灰墙高脊、气势恢宏,磅礴大气,初来者置身其中都搞不清楚哪个门是哪个楼。 校园里的雕像、雕塑、纪念物等洋溢着浓浓的历史人文气息,使这座最美校园有了灵魂。 近年来校园中虽然新建了部分现代建筑,但由于新主楼群的加入使校园整体保持了统一的格调,从而成就了哈工程最美校园无可替代的特色。 哈工程校园边上的文庙,可以算作校园附属部分,实际上哈军工时代,这里确实曾经是学校的图书馆。<div><br></div><div> 哈尔滨工程大学继承了老哈军工的余威,不仅专业更集中更发达,校园建设也保持了哈军工的主流特色,多种飞檐,宏伟宫殿,宽阔校园,优美环境,整个建筑群颇具军人的威武气概,堪称特点突出的最美大学。</div> <h1><b><font color="#ed2308"><br></font></b></h1><h1><b><font color="#ed2308">中国科学技术大学</font></b></h1><h1><br></h1><h3> <b><font color="#167efb">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58年9月创建于北京,1970年迁至安徽省合肥市,依托科学院的强大实力,成为解放后中国创建最成功的大学。</font></b></h3> 中科大现在有四个校区,这是东校区的大门。 科大图书馆拥有东、西、南三个校区馆,这是主校区东区图书馆。 科大现代建筑的代表物理楼。 郭沫若喷泉广场,周围有郭沫若、华罗庚、钱临照等大师塑像。 一教,是科大最古老的教学楼,所有科大学生都在这里进行物理学实验,也可看出时代的建筑风格。 1983年竣工的“孺子牛”雕塑,是78级学生捐助的校园最早雕塑,映照着那一代大学生挥斥方遒的激扬背影。 校园里的眼镜湖,春天湖边甬路上樱花盛开是科大最美的风景。<div><br></div><div> 倾科学院之力创建的中科大一步登天之时搬到了合肥重建,偏于一隅却也少干扰少折腾,甘于寂寞埋头苦干。当人们为宏伟现代化大楼得意洋洋时他们却在灰暗老楼角落为新设备的高指标兴高采烈,这样日积月累,成就了他们今日学生基础扎实、能力出众的美誉,而陆续建设的多校园却没有突出的特色了。<br></div><div><br></div><div>(上集完,下接下集)</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