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是一年中最为隆重的节日。当时钟转动至2020新春前夕,人们忙着逛超市、购年货、扫房子,喜迎新春时,谁也没有想到,一种可怕的病毒悄然袭来,它却像恶魔一样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大地上滋生蔓延。当官方宣布武汉封城时,当网络信息铺天盖地卷来,才让十几亿中国人警觉起来,知道它的可怕,也铭记住了病毒的名字—新型冠状病毒它有极大的传染性,从一人得病到几万人感染,从武汉席卷全国乃至国外,仅仅用了不到半月时间,这种裂变式的爆发,让人们不寒而栗,人人自危,也使这个甲子年变的异常特别,给原本喜庆祥和的氛围蒙上了一层沉重的面纱。</h3> <h3> 从这一刻起,人们关注点不再是吃喝玩乐,不再是走亲访友,不再是浪漫的新春之旅,而是牵动人心的网络信息、新闻播报,只要是与疫情息息相关的,都成为刷屏式的热点。睁开双眼,凝视着不断攀升的确诊数字,每个人内心也惴惴不安,日益惶恐。口罩、消毒液等防护用品,似乎一夜之间被抢购一空。至此,“决战疫情”的号角在神州大地吹响,这场没有硝烟的狙击战拉开帷幕。</h3> <h3> 2020年,不一样的春天。</h3><h3> 这个春节不再热闹,这个春天异常沉静,纵有芳草如茵,明媚阳光,也只能隔窗而望。“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已经成为一种奢望。昔日街道上人潮汹涌,车辆川流不息,曾经的繁华变得空寂,冷清。店门紧闭,车马人稀,这个世界仿佛一切都安静了。由于新型冠状病毒没有特效治疗药物,潜伏期长,且传染性极强,可以通过肢体、飞沫传染,最有效的自我防护就是非必要不外出,自我隔离在家,不与外界接触,人们有了“待在家里就是为社会做贡献”自觉行动。</h3> <h3> 越是危险,越是冲锋在前。有这么一群人员,他们不畏生死,不计报酬,义无反顾冲到抗役最前线,与时间赛跑,与疫魔抗争,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赞曲。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医护工作者。这群逆风而行的白衣天使们,也是平凡人的丈夫、妻子,也有需要照顾的父父母、儿女,当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毅然放弃与家人的团聚,纷纷请战,驰援千里,奔赴疫情最为严重的武汉。他们被称为“最美的逆行者”,用生命筑起防疫的“钢铁长城”。</h3> <h3> 84岁的钟南山院士,主动到武汉参与救治。继17年前那场“非典”后,又担负起抗击疫情的重任。虽已高龄,却依然日夜坚守在第一线。在一次采访中,他含泪告诉记者:“武汉,本来就是一个很英雄的城市,武汉一定可以过关的。”而这一幕,让多少人为之落泪,也让人们更加坚定起战胜疫情的信念。一名24岁护士自愿请战,问其原因,只说了一句:“因为我是汶川人呀!”短短几个字,却振聋发聩,震撼人心,只有经历过磨难,才更懂得珍惜,懂得感恩,用大爱回报着社会。</h3> <h3> 除了医护人员外,还有无数人也在为疫情默默奉献着。他们虽然很普通、很平凡,却用义无反顾的坚守温润社会,用春风化雨的暖流滋润心灵。有一名清洁工,平时省吃俭用,连给自己买一件像样的衣服都不舍得,可是在这次疫情中,慷慨捐献了一万元,并拒绝留下姓名。可是试想,一个清洁工的微薄工资,攒一万是多么的不易啊,而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令人敬佩。还有广西一位菜农,向武汉捐赠两万斤蔬菜,进行义卖;一位参与雷神山医院建设的工人,刚领到工资,就义无反顾的捐出来;无数个党员干部自发到所居小区协助疫情排查,公安民警顶风冒雨路口设卡,老师停课不停学进行网络授课…他们是平凡的,却在各自的岗位上散发着光和热,让涓涓溪流汇聚成防疫抗灾的汹涌大河。</h3> <h3> 2020,这个春天真的不一样</h3><h3></h3><h3> 武汉的傍晚,从每家每户窗口唱响嘹亮的国歌;一线默默坚守的医护人员,夜以继日地奋战在抗疫最前沿;无数人的爱心人士,捐款捐物,谱写着使命和担当……在疫情面前,全国人民挺起来中华的脊梁,这种凝聚力让世界震撼,也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力量。</h3><h3><br></h3> <h3>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雾霭终将散去,旭阳必然来袭,我们怀着必胜的信心,把冠状病毒被彻底扼杀在这片土地上,到那个时候,欢歌笑语定能响彻祖国的上空,我们可以摘下口罩,走出门外,与家人携手相伴,与朋友谈笑风生,枝头春满,清风拂面,山河依旧,人间皆安。</h3><h3> 最暗的夜,最亮的光,武汉加油,中国加油!</h3><h3> 2020,一样的爱,不一样的春天。</h3> <p>摄影:爱拼就会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