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剑出鞘 “锋”杀疫情||高陵区通远街道以党建引领筑牢最强防线

高陵通远

<h3>  疫情如火,命令如山。全区下达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战令后,通远街道党工委闻令而动,吹响集结号,各村党支部迅速响应,广发动员令,带领党员干部和群众第一时间投身到宣传、摸排、管控、消杀等抗疫一线,犹如一把利剑出鞘,向疫情宣战,与病魔较量,为辖区4.6万群众筑起一道最强防线。</h3> <h3>  “疫情防控事关群众安危,从现在开始,所有人员24小时吃住在单位,下沉所包村组,深入农户家中,组织各村党支部想尽一切办法、动员一切力量、采取一切措施,全力战疫,守好家园!”这是通远街道党工委负责人在大年初一晚上专题会上对每名班子成员提出的严格要求。疫情阻击战的二十多个日日夜夜,每名党工委委员以上率下、挺身在前、独当一面,把防控战中党建员、信息员、宣传员、服务员、战斗员的职能作用发挥地淋漓尽致。街道党工委班子成员以身作则,或骑行或步行,每天独自走街串巷,转遍各个防控要塞,确保每一个指令、每一项措施落地有声。白天大家各自为战、各司其职,拼杀奋战防疫最前沿;深夜大家汇聚一堂、挑灯商榷,集思广益研究政策、攻克难题,形成了防控一盘棋、上下一条心的工作局面。</h3> <h3>  “人命大如天!”疫情面前各村党支部互不相让,纷纷拿出看家本领,杀手锏、组合拳、土办法、新套路层出不穷,坚强的堡垒筑起科学应对、联防联控、群策群力的防护墙。位于高陵“西大门”的岳华村党支部高举抗疫旗帜,发动党员率先组建了志愿者先锋队,每天推着移动喇叭宣传车,活跃在岳华村的大街小巷,用朴实无华的言行宣传防疫知识和相关政策,成为抗疫线上一道亮丽的风景。地处通远蔬菜种植核心区的灰堆村党支部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坚持疫情防控和蔬菜生产两手抓。在芹菜上市高峰期抢先一步,主动联系蔬菜经纪人,建立起“人帮人、户帮户”的互助机制,紧抓农时,抢收蔬菜,补栽新菜,及时解决菜农10余万斤芹菜的出菜和销路难题。</h3> <h3>  “这个检查点处于交通要道,出入的每一辆车,每一个人,一测二人三问、查证消杀登记等一个环节都不能少。”通远村党支部书记每天蹲守在村口安全检查站寸步不离。“这个小路口还需再加固;盘查要细心、记录要完整;大家不要在门口扎堆聊天。”这是西张市村党支部书记工作期间说得最多的话语。</h3><h3> 不同的画面、类似的言语每天都在18个党支部不断上演着……</h3> <h3>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通远街道组建的27个临时党支部、19支党员先锋队、33个党员先锋岗、22个志愿者服务队,随处可见机关和村组党员干部作战身影,人人勇当抗疫尖兵,尽己所能为党旗添彩、为党徽增光。机关党员雷勇三次请愿,主动承担最繁重、最艰巨的抗疫任务,彰显共产党员的使命和担当;90后党员王磊和干部王怡同在机关上班,王磊每天为后勤和物资保障操碎了心、跑断了腿,王怡身处官寺村前沿连续作战,夫妻二人联手奏响战疫高歌;年老多病的支部书记柳新轻伤不下火线,与全村党员干部和群众同吃同住同战斗,用家园情怀和忠诚干事守护着一方平安;西张市村退役女军人、共产党员荣煜凡退伍不褪色,勇当义务消杀员,每天背负50斤消毒水忙碌在后荣组的角角落落。随着疫情防控工作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党员群众加入到战疫队伍,他们有的承担起消杀任务,有的坚守在关卡一线,有的奔波在大街小巷,有的值守在管控人员门口,有的忙碌在运送物资途中……道道身影、条条战线、个个画面,为疫情防控注入了无穷动力,汇聚成齐心协力、众志成城战疫情的铜墙铁壁。</h3> <h3>  座座堡垒犹如把把利剑,个个争先仿佛天降神兵。在疫情防控进入最吃力的关键时期,通远街道党工委继续加压、持续发力,内防扩散、外防输入,用铁的意志、铁的作风、铁的纪律顽强拼搏、奋力拼杀,誓夺战疫全胜!</h3>

疫情

党支部

通远

防控

党工委

抗疫

党员

街道

群众

消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