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19日下午,省水利厅、财政厅联合组织召开全省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县竞争立项视频评审会。县长陈显卿代表三明市建宁县作“醉美闽江源,畅享幸福河”主题的竞争演说。通过专家评审组综合评定,三明建宁县和泉州南安市、莆田秀屿区从8个县(市区)中胜出,将作为我省第一批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县推荐上报国家水利部、财政部。若申报成功,2年可望争取资金1.6-2亿元。 建宁县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项目: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遵循“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着力构建<b>“畅游清新花乡、醉美闽江之源”</b>的生态经济综合体,打造闽江源农村水系综合治理示范样板。 总体布局为<b>“一廊三区”</b>:一廊即濉溪生态走廊,三区即北部生态农业清新花乡区、西部水源涵养及水土保持示范区和东南部闽江源生态修复与提升区。项目总投资4.8亿元,涉及49个行政村,河长252.1公里,综合治理面积1412.17平方公里(占县域总面积的82%),受益人口7.31万人(占常住人口的60%),具有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等综合效益。 自国家、省上启动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工作以来,作为闽江正源头的建宁,高度重视、上下一心、全力以赴抓好竞争立项各项准备工作。 <b> 一是精心组织。</b>成立由县委书记任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安排前期经费,完成《建宁县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县实施方案》编制。将项目作为重点建设工程纳入“责任清单”“任务清单”管理,建立定期会商、督查问效等机制,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齐抓共创、规范有序的工作格局。 <b> 二是基础良好。</b>作为闽江正源头,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大气、水等主要生态指标常年位居全省前列。特别是把握列入全省综合治水试验县的机遇,开展了全流域、全方位、全过程的综合治水,取得较好成效,全县已建成防洪堤31.6公里,实施中小河流治理和安全生态水系9条55公里,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58平方公里,美丽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整治、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工作有序推进,为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打下良好基础。 <b> 三是机制健全。</b>以河湖长制为依托,编制了县级流域河长履职图,建立健全河道巡查、河湖长制工作督导、上下游县际生态保护协作联动等河湖常态化管护机制。同时探索创新了智慧河长平台、企业河长、生态果园水土保持治理、禁柴改燃、河道岸线及河岸生态保护蓝线规划等一批管水治水特色做法。 <b> 四是保障有力。</b>积极通过向上争取一批、整合部门一批、市场化运作筹集一批、自有财力投入一批等方式,多元化保障项目建设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