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人越是上了年纪,尘封的往事反倒越加清晰起来。记得80年代初在化马学校上学那段时间,可以说是最快乐的一段时光。早晨起来,厨房里进去楼㡖(蒸笼)一揭,不管黄白(包谷面、白面)伸手抓起一个馒头装到衣服口袋,出门一声吆喝“走了”,上学同伴都就脚前脚后一同出发,一边走一边手掐着吃馍,黄嘴上(村口一金黄色条形巨石,如门槛横卧地面,故称黄嘴)出去,一个馒头就下肚了,碾渠(当时水磨的引渠)上过去,蹴哈(下)两把水把脸一洗就疾步过了铁索桥,那种感觉至今在舒适的洗漱间找不出来。回到学校,就用当时不知哪位高手发明的近似唱歌的一种调子开始背书,确切一点说,该调类似阴阳先生念经,且比诵经起伏不定、委婉多变(还真不要说,拐着这个腔调背书就是肯记哈)。不一会儿,早操铃声响起(值周老师用小张锤儿击打挂在中院柿子树上一截三角钢铁,没记错的话铃声模式为:“2上、3下、连集合”,即连敲2次为上课,连敲3次为下课,连续敲打为集合),小学、初中各班快速集合整队,所有教师跟队出发,前往马路上跑操,上去至拦河坝上面折返(小学各班折返点近一些),后因大石头(今天保护的神石)倾斜,随往下跑至跺坪返回,无论寒暑,早早如此。早操结束后的半小时早自习,继续开始“念经”。校园里各个角落,学校背后的地边,学校前面的大河边上都留下过同学们背书的身影。接着开始上课,每节课前还要唱歌一</h3> <h3>首(前几年同学聚会去KTV唱歌,几乎个个都是“麦霸”,可见与当年的“上课不断歌不断”不无关系)。中午、下午放学全校集合,校长、教导主任或值周老师点名训话,然后唱歌列队走出校门。每周一早上和每周六下午放学全校列队举行庄严的唱国歌和升、降国旗仪式。每周六降旗结束,值周教师简要总结本周各班(小学、初中分开)纪律、卫生情况,并给第一名颁发“流动红旗”。各班都铆足了劲儿为争取流动红旗而积极行动。当时我们班严格遵守纪律,认真打扫卫生,时不时来个“双黄蛋”(纪律、卫生红旗各挂黑板左右),使其他班都惹眼的不成。早操、课间操、课外活动除下大雨每天照常进行。现在的老校区大门进去正中四层教学楼处是操场,其实当时就是一个篮球场,中线两头立两根木柱,排球网子一拉,就又成了排球场。记着在当时称作中院里面还有两个水泥乒乓球台,虽然条件简陋,器材不多,但老师、学生参加体育锻炼都挺积极。活动时大都穿着便装和布鞋,不像现在年轻人们上操场几乎都是“阿迪达斯”和“耐克”等装备,那时候谁要穿一双“回力”胶鞋和带两道白杠的线衣打篮球,就“蒲篮里睡觉——耍圆了”。回想本人篮球、排球、乒乓球技术,还真是在那个时候打下的入门基础。记着刚上初二的一段时间,因过分迷恋打乒乓球,作业也不能按时完成,学习委员逼急了,还和人家嚷两句。后来在老师的教导下,合理利用时间,抓紧写完作业,然后放展(尽情)打球,正确处理了学习和运动的关系,正是包谷地里点道豆儿(豆角)——两不耽误。年复一年,早自习、晚自习日日不曾间断,每天谢家、化马来回3趟,每趟3公里,一天就近10公里,5、6年下来1千多公里,超过红军长征的路程,难怪那时候的学生娃娃儿们都硬棒的不得了。</h3> <h3> 说到晚自习,那时全班集体上,每人一盏煤油灯。灯盏大都是用用完的墨水瓶制作而成。具体做法是,用薄铝片片卷一10-15厘米小圆筒(宜长不宜短,高灯低亮嘛),棉花搓成捻子穿筒而过,再穿过瓶盖正中放入装有煤油的瓶里即可。我在念初三时,用一用过的一斤装小油漆桶和气密芯做了个灯盏(比普通灯盏高大许多,有点普桑群里开着一辆丰田霸道的感觉),去商店灌煤油正好装半斤,一次能用一两星期,该物件至今保存,成了历史文物。晚上教室里看书写字,灯捻调小了,看不太清楚,调大了亮度增加但一股黑烟直冲屋顶,晚自习中间上趟厕所回来再进教室,一股浓烟呛的半天进不去,下自习一掏鼻孔全是黑的,再看当时竹子编的房顶,长时期煤油灯熏的黑烟珠子都掉着哩,好在同学们都一没近视,二肺上没毛病,不得不佩服大家好大的背活(很强的承受力和抵抗力)。</h3><h3> 那时候的学习条件远远不如现在,但当时老师们的苦教,学生们的苦学之精神,我敢说能与会宁“三苦精神”有一拼。课堂上虽然好多老师都是方言土话讲课(个别讲“化普”),但学生们全都聚精会神,心领神会。就如一大学老师讲哲学“事物都是动弹(运动)的、动弹是有哈数(规律)的、哈数是可以挖抓(掌握)的” 一样,谈笑之间,尽收知识。晚上,老师不是在自己寝室、厨房加办公室的房间备课、批改作业,就是在教室给学生辅导答疑。谆谆教诲,难以言表。同学们勤学好问,比学赶帮。如此势头,一是深受浓郁学风浸润和考走岷县师范的同学作为标杆所激励(我们85届班上,给学弟学妹树立标杆的就有好几个),二是操心期中、期末试后的张榜公布。成绩太差,名次靠后,即便不怕老师不给脸势,同学中间也嫌难打针(很是害羞)。因此,个个野子放麻(下大决心),狠下苦功学习。在今天教育部门极不赞同的“张榜”作法,在当时还是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晚上7:30的晚自习,好多同学7:00就到教室,9:30下晚自习,有的同学10:30都还不回,即便按时回去,也是接着挑灯夜战,生怕落后他人。不乏有表面上看着按时作息,其实偷摸空空儿(挤出时间)学的人,榜一公布成绩很不错的“悄悄儿商户”大有人在。我在那时动有余而静不足,用老年人话说有点虚虚晃晃、太贪逛了,多亏班主任老师不时的敲打和同桌(寇校长的女儿,正儿八经学霸)的帮助,逐渐改正不少。清楚记得第一次和同桌“国共合作”,她用武都话给我讲一道数学题:“外个外等于外,外个外等于歪,把外个外等于歪代入外个外,就得出外个外等于歪,晓地哩不”,我云山雾罩,回答“晓不地”,“咋这木笨带”,又再讲一遍,这在课桌上有“三八线”的时代已实属不易。体育课上,学啥会啥。学起数学,头就发麻,结果怕啥来啥,后来竟然还找了个学数学的,这下可好,一辈子和数学结缘了。“地强不过粪,人强不过命”,莫治。后来娃上学,数学考满分了,是当数学老师的妈教的,一两次数学考不好,是当体育老师的爹教的,那段时间,正网红一句“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吗?”,以为就说我着哩,羞愧的说不成。</h3> <h3> 1983年,电影《少林寺》在化马放映,校长英明,停了晚自习让全体师生前去观看,大家无不拍手称快。之后的体育课上,不用老师督促,个个拳打脚踢,就差剃去头发(也有个别光头)。音乐课上,彭巧钰老师拉着手风琴给全班教唱《少林寺》插曲“牧羊曲”,至今想起,感觉她的嗓音与郑绪岚不相上下,之后又教主题曲“少林、少林”。整个初中阶段,“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外婆的澎湖湾”、“校园的早晨”、“十五的月亮”等在当时风靡全国的歌曲均在校园响彻嘹亮。青春年华因歌声而大放异彩,也因运动而更具活力阳光。</h3><h3> 每到星期六(那时是单休日)下午放学后,山背、罗湾、拾地、老山、柳家湾、嶺背后、寨子、街上、冲家、王家、石院、石家峪、尖咯崂、大峪庙下、王院、小安子以及河这面中牌、牙地、下庄等地的学生(初一至初三),背起背篼儿就回家了,肚子虽然饿的敲鼓着哩,但脚底下嗖、嗖、嗖地直往前蹿,急着赶回去吃上家里的黑饭。美美在家吃上两顿饱饭,星期天下午押着“粮草”就又返回。每个人背篼儿里装着一星期要吃的酸菜、咸菜、杂面、白面、洋芋、馍馍,及杀哈年猪儿烂的臊子等其它一些吃食,条件好一点的家庭装几把子挂面,小雏布袋(小布袋子)里再装上十来八颗鸡蛋,最上面捎着一小捆做饭用的干柴,成群结队,一步一步,走回化马村住宿的房东家里。后来这个特殊历史时期的艰辛场景和诗意画面,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的极大提高,如同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逐渐消失了。但其背后的精神,应该给后辈人一直讲起,让年轻娃娃儿们了解这段历史,以便对他们有一定的激励作用。</h3><h3> 说实话,当时四邻八乡的学生十二、三岁就背起背篼儿出门求学,个人还要生火做饭,个别不会做饭的还需要一起住的高年级学生帮着做。说是住校其实就住在化马村里亲戚、朋友家的楼底下的一些小间房里,有的好几个住一间,锅腾儿(灶)少的,放学回去抢着搭锅做饭,抢不上的只能等着前面人饭做熟后再做。他们比化马、谢家和毛家等在家里吃饭的学生要艰难许多,可是人家学习都一开(个)比开(个)攒劲,尤其化马山和刘家湾两道山上的学生,学霸层出不穷,每年考走学生不断,就我们85年毕业那一届当中,考走岷县师范的7名同学几乎全是“两山”学生。也就是从85届毕业27名学生而一下考走10名中专开始,化马学校一下更加声名远播。就跟NBA湖人队84-85赛季夺得总冠军一样,之后连续7年再夺总冠。教师苦教,学生苦学,教风学风优良,教学成绩斐然,这一段“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辉煌历史将永远被人们所铭记。</h3><h3> 那几年,我们虽然没有“洋装”可穿,没有任何电器使用(每晚上打的手电筒除外,83年宕昌县教育局奖励学校一台手提式收录机)。但用化场里看的一场场露天电影和流行歌曲点缀了单调的生活;用一本本《岳飞传》、《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小说和一期期《少年文艺》、一张张《少年文史报》以及初三班教室前那一小间图书室,开阔了视野,涤荡了心灵;用每天的跑步和打球等体育锻炼强健了单薄身体;用“担二面谷绝”等方言笑话和模仿各村的特殊腔调增添无穷的乐趣;用微弱的煤油灯亮光照亮不断前行的方向;用老师们的无私教诲积淀了凌空一起的力量。一言概之:欢乐少年,无悔青春。</h3><h3> “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当年一届又一届毕业生,在校园里洒下汗水,留下欢笑;付出努力,获得成长。如今不管从事何种职业,依然在坚守本分,恪尽职守;踏实做人,埋头干事;尊敬师长,懂得感恩。时间再一次证明当年一周一次的班会、中、下午放学的集合训导、每一个同学犯错后的批评教育,以及丰富的文体活动和老师们的言传身教,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真正体现了教育的本真,可谓当年培养诸多“中专生”、“高分数”显在成绩背后的又一更大成绩。近四十年走过的风雨历程,而今已成为甜美的回忆。在回忆里,有许多可以触动心灵而又难以言喻的感觉,单纯而神圣。</h3> <h3> 今天继续就读化马学校的孩子们条件大好了,吃穿不愁,还享受国家“两免一补”政策,手机、电脑不离手,这是时代的进步,社会发展的必然。但也应该清醒的看到,这些“新生事物”有时也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掌握现代必需的知识,学习了解前沿信息。用不好,一味沉迷于网络游戏,就会严重影响学习和身体。回想我们那时候没有电视、电脑和手机,但学习生活感觉很充实。物质比较匮乏,生活比较艰难,但在精神上可以说个个都很富有。如今我们在享受及其丰富的物质生活时,其实都不由自主念着往事,恋着过去,因为都还想在精神上继续过着富有的日子。</h3> <h3> 如今,化马学校过去简陋的平房校舍全被一座座楼房替代,且在四平头平坝地</h3> <h3>处建了新校区,篮球架、健身器械、各种体育器材应有尽有,现代化教学设施遍布各教室和实验室。</h3> <h3>社会在发展,学校在变化,依旧不变的是我们对老师们的敬意和感恩、同学之间纯真的友谊和对母校深深的情感。</h3> <h3> 谢智学 2020年2月于兰州</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