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线上课六年级习作一《家乡的风俗》

zhouliping小语屋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记录人:赣州市厚德外国语学校周立平</h1><div><b>一、回顾单元,引出话题</b></div><div>1.在我们前面学习的第一单元课文中,我们了解了不同地方不同民族的风俗。瞧——</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b></h1> 在老舍的笔下,家乡的春节是热闹而隆重的;你们再看—— 在沈从文的笔下,家乡的一碗腊八粥是香甜美味,是充满温情的。我们接着看—— 在著名作家斯妤笔下的除夕夜是大忙特忙的。<div>2.今天我们也学着写写——家乡的风俗。<font color="#ed2308"><b>(板贴:家乡的风俗</b></font>)离家三里远,别是一番风,各地有各地的风俗。瞧,这是什么风俗?(课件滚动播放:春节拜年&nbsp; 元宵节看花灯&nbsp; 除夕夜包饺子 傣族泼水节&nbsp; 小孩周岁抓周&nbsp; 婺源的晒秋&nbsp; )</div><div>3.其实风俗就是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的总和。</div> <div><b>二、梳理素材,引导审题</b></div>1.你的家乡在哪里?有哪些风俗习惯呢?请同学们和身边的爸爸妈妈交流交流吧!<div>2.同学们都说完了吗?如果你是南昌人,咱们这里有大年夜吃糊羮的习俗,赣州有竹篙火龙节,热闹喜庆,这都是节日习俗。</div> 其实呀家乡风俗包括<b>节日风俗,礼仪风尚,特色民居,特色服饰,特色饮食</b>,特色工艺等等。 3.本次写作给我们提出了哪些具体的要求呢?我们来读一读吧! (1)读了习作要求,我们知道既可以写介绍一种风俗,还可以写参加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我们可以选择其中的一种来写。<div>(2)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介绍一种风俗,<b><font color="#ed2308">(板贴:介绍一种风俗</font></b>)我们之前说了这么多的家乡风俗。课件再次出示</div> (3)你想写哪一种风俗习惯呢?我们可以写你最熟悉的风俗,你最感兴趣的风俗,也可以写你认为最特别的风俗,当然也可以写课前查找资料或咨询长辈而得知的风俗。<div>(4)请同学们跟身边的爸爸妈妈交流交流吧!</div><div>4.同学们都交流好了吗?如果介绍一种风俗,我们可以怎么做呢?书上教了我们。课件出示,请同学们再次自由读一读吧!</div> (1)写之前,可以查找资料或问长辈,深入了解所写风俗,能为我们写好风俗打好基础。<div>(2)接着怎么做呢?想想这种风俗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可以分几个方面介绍,重点介绍什么,还可以写写自己的实际体验。</div> (3)请同学们想想,我们介绍一种风俗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进行介绍,才能表现风俗的特点呢? 是的,咱们可以介绍风俗的来历,风俗的内容,风俗的活动形式,还可以介绍风俗背后的文化内涵等等。 (4)那咱们怎么样可以从多个方面介绍风俗的特点呢?课文《藏戏》给了我们很好的例子。<div><b>三、链接阅读,聚焦方法</b></div><div>1.为了介绍藏戏的特点,作者从介绍藏戏面具的特点和作用,藏戏舞台简朴,全靠说唱来进行,以及藏戏演出时间长等方面来介绍,但是重点介绍的是藏戏面具的特点和作用。作者了为了让读者感受藏戏的独特艺术魅力,而颜色、形状、作用各不相同才具代表性。<u style="font-weight: bold;"><font color="#333333">小结:因此我们在介绍一种风俗的时候,也要想清楚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把它作为习作的重点,这就是“抓住重点 写出特点”。</font></u><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板贴;</b><b><font color="#ed2308">抓住重点 写出特点)</font></b></div> 2.下面请大家帮我们班王小乐一个忙,瞧,本次他介绍风俗的习作想写“热闹的绳金塔庙会”,请你帮他看看应该重点写哪个方面的特点呢(&nbsp; &nbsp; &nbsp; &nbsp;) 答案是C,我们可以感受他最想表现的是“热闹”,所以C项最合适。<div>3.老师也写了一篇介绍南昌风俗的作文,你们看——《糊羮》,请同学们认真听一听,想一想,老师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糊羮的特点的,重点介绍了什么?</div> 仔细听了,同学们一定知道了老师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的。<div>4.没错了,老师介绍了糊羮的悠久历史,传奇的由来;介绍了糊羮的做法简单;介绍了糊羮美味无比;还介绍了糊羮串起的邻里情。在这四个方面里,老师重点介绍了——“糊羮做法简单,一学就会”。那老师为什么要重点介绍这个方面呢?因为老师最想让人知道南昌糊羮独有的做法。<u><b>同学们你们在介绍一种风俗的时候,也可以像老师这样把自己最想表达的意思确定为本次习作的重点详写方面</b></u></div> 5<font color="#ed2308"><b>.理解重点选择:</b></font><u><b>如果主要目的是想让大家了解这种风俗,那我们就可以重点详写“风俗的内容”和“风俗的活动形式”;如果想突出这种风俗的历史底蕴,就可以重点介绍它的“来历”;如果主要目的是让大家对这种风俗有更深入的认识,就重点介绍风俗的文化内涵,总之,要围绕你想表达的主要意思来确定习作的重点内容。</b></u> 6.那如何把重点部分写出特点呢?咱们还是来读一读《糊羮》的重点段落,想一想:老师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1)老师先总体介绍了特点——“糊羮”做法简单,一学就会;接着介绍了相关准备;最后写了做的过程。瞧,就是这样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写清楚了做的过程,(板贴:层次清晰) (2)这三个部分,那部分写得最具体最详细呢?很明显就是——“做的过程”,请同学们再仔细读读,看看老师是怎么把它写得具体详细的?<div>(3)同学们读好了吗?老师用了“首先,接着,之后,最后”这些表示顺序的词语把做糊羮的一些动作介绍清楚了,这是“所做”,还有把自己做的过程中所想所听到的写出来了,这是“所见所闻”,还适当地写了自己的体验和感受,也就是“所感”。</div> <u><b>刘老师就是有序地抓住了做糊羮的一系列动作所具体描写的,其间穿插了我的“所见所闻所感”,就把重点部分写的具体详细了。</b></u><font color="#ed2308"><u><b>(板贴:具体详细)</b></u></font><div><font color="#333333">7.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介绍一种风俗,要抓住重点,写出特点,重点部分要层次清晰,写的详细具体。课后同学们可以写一写。写之前可以向老师这样列一列写作提纲。下课!</font></div> <h1><b>【板书设计】</b></h1>

风俗

介绍

重点

同学

藏戏

老师

我们

特点

可以

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