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援鄂医疗队 赵敏 <h3> 2月14号接通知告知我要去ICU支援一周,其实我内心是抗拒的,好不容易熟悉了普通病房的一切流程,和同事们也达成了默契,已经一把年纪的我已经不太适应随时更换环境了,经过内心的一番挣扎和闺蜜的鼓励,我还是鼓起勇气去试试,也许会有另一番眼界。</h3><h3> 湖南ICU我是第一批去支援的,在这还有和我一队的杨宏发医生,有个认识的人还是很安心,也有个人能一起上班下班,没那么孤单了,我们ICU组合正式成立啦。</h3> <h3> 进到隔离区我们开始分管病人,说实话刚开始接手确实有点慌,ICU里面全是机器,有些见过的,有些没见过的。不得不夸夸我们的组长王嘉铭,虽然我们不是同一个地方的,但是对我们很是照顾,一边要处理自己的病人,一边还会来帮助我们组员解决困难,很多累活都自己承担了,也让我们安心不少,缘分能让我们走在一起,就让我们一起消灭病毒吧!</h3><h3> ICU确实很累,除了在普通病房那些大家都知道的事情,还要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各种管路通畅情况,以及给予生活上所有的护理,在这个病毒活跃的环境中还要考虑自己的安全。我管的4个病人中,一个病情尚且稳定,另外的3个都让我余力不足。13床叔叔本来最开始有一个家属在照顾,所以第一天他还是蛮听话的,但第二天我去接班,他家属已经被送去医学隔离了,可能没有家属的陪伴,他就开始情绪很浮躁,不肯吸氧,还经常把氧管自己拔掉,交接班的护士说留置针都被他自己拔了几个,我就打通了他家属的电话,沟通一番后,叔叔情绪开始慢慢稳定了。可能人就算到生病的时候也不想自己变得很狼狈吧,害怕麻烦别人,也害羞在床上大小便。我看出了叔叔的难言之隐,就立马呼叫组长过来帮忙,叔叔对我们也卸下了防备心。<span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在这个特殊的工作环境里,一句问候的话,一个鼓励的动作,甚至一个微笑,对他们来说都是莫大的鼓舞吧。</span>接触几天后对她们的病情开始慢慢掌握,处理起来也得心应手。</h3><h3> 凌晨5:00,17床叔叔血氧饱和度出现下降至63%,在大家排除了呼吸机的故障后,杨宏发医生通过体格检查迅速判断出病情---这是气胸,随即对其进行了胸腔穿刺,患者血氧饱和度立马上升至93%。真是几个医生一台戏,刚把这边的紧急警报解除,另外15床奶奶血氧饱和度就降到65%,当即就决定进行气管插管,几个美小护马上准备好所有物品,刚开始我们还在讨论奶奶比较肥胖插管会增加难度,但是对邝医生娴熟的插管技术不得不惊叹一下,利用最短的时间就完成了插管,缓解了病人呼吸困难的症状,我们也是捏了一把冷汗,接下来还要进行中心静脉置管,一管一管的液体,一个一个危险的操作帮这位奶奶暂时跑赢了死神,<span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所有的医护都在尽最大的努力进行救治,所以这场战役我们一定会胜利。</span></h3> <h3> 不要问我怎么没有照片,因为这帮男士们主动承担了被感染的风险,除了他们的救治还有我这个美小护在背后默默地观察生命体征,清理垃圾,处理医嘱,传递物品,当然还有为他们拍下帅气的照片。</h3><h3> ICU的这一夜不太平静,但是这6个小时足够我们回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