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钱塘湖春行》 </h3><h3>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h3><h3>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h3><h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h3><h3>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h3><h3><br></h3><h3>今日,雨水。想必这个时候,西湖边的柳树应该发芽了,红梅也应该怒放了,接下去就是柳絮漫天飞舞的日子了!</h3><h3><br></h3><h3>今天我要写一位老师,还有关于心态。</h3> <h3>沈晓华,中共党员,嘉兴市中医医院检验科PCR专职人员。大年三十接到驰援武汉的电话,不加思索便一口答应,作为浙江省第一批驰援武汉医疗队的增补人员,也是嘉兴市驰援武汉唯一的检验人员,带着政府和医院的嘱托与关心、宽慰家中老小后于1月28日编入浙江省第二批驰援武汉医疗队出征武汉,现在于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检验科从事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来到武汉已有23天,这23天里从协助天佑医院检验科开展核酸检测到现在日检测量近百,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中。每次工作都是在下午4-10点,一个人来去医院的路上经历了武汉的风雨雪,也晒到了武汉的大太阳,更感受到了疫情之下武汉的哀伤,心中五味杂陈,在体会完路上的点点滴滴后,只想穿起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与新冠病毒来一次近距离面对面的较量以发泄心中的不满,我要准确的从近百个样本中找到这次疫情的罪魁祸首才能算打赢这一场场小战斗,以宽慰我远在浙江的领导朋友与家人。近六个小时的工作时间常常湿透了内衣,一道道口罩的压痕和护目镜里凝成珠的雾水,是对我们党我们人民最好的交代,也是对我的领导和我自己最好的证明,我作为共产党人要时刻保持党性,面对疫情更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虽然我身在前线,但我看不到患者的哀伤,也感受不到治愈患者的喜悦,只能与冷冰冰邪恶的病毒面对面,但唯有同一患者两次核酸检测都阴性,我的内心深处才是真正的喜悦!</h3> <h3>朴实无华的文字下面是一颗颗火热的赤诚之心,为了疫情,大家都拼尽全力,在最苦,最累,最危险的地方坚持工作!这就是一种精神,一种浙江精神!</h3> <h3>在重症监护室病房里,生离死别时时刻刻都在上演,大部分病人是焦虑,紧张和恐惧不安,而有些病人求生欲望强烈,尽管病情严重,但思想保持乐观,精神没垮掉,慢慢地稳定下来,最终冶愈。对于危重病人,其实我们能做的很少,目前还没有特效药,所有的治疗基于维持病人的生命,等待病毒的自限期,等待病人的免疫系统慢慢恢复。这个过程是个漫长、艰难的,医生所能做的极其有限,这个过程最主要靠病人自己坚持,有的病人氧饱和度极低,但精神状态好,比较乐观,求生欲望强,就挺过来了,而有些病人极其悲观,丧失治愈信心,熬不过去就死了。正如温州籍硬核专家,上海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所说:最有效的药物就是自身的免疫力!我们深刻感受到“希望!力量!信心!”的重要性,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我们要鼓励患者鼓励自己树立信心,勇敢面对、心态明媚、以“向死而生”的气势,取得最后的胜利!</h3><h3> 愿那些勇敢的人,终在春天里相逢!</h3> <h3><br></h3><h3><br></h3><h3>在重症监护室,我们救治过几个病人,一个67岁的确诊新冠肺炎患者因氧饱和度下降,呼吸困难由普通隔离病房转到ICU,刚过床时就突发呼吸心跳骤停,经短暂积极抢救,病人神志很快转淸,经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由于病人思想乐观,求生欲望强,心中有爱,眼底有光,经过积极治疗,目前鼻导管吸氧下氧饱和度也有96%,复查后就可转出ICU了。</h3><h3><br></h3><h3>另一个患者年轻,公司负责人,两娃,小的才六个月,起先情绪不好,后来想明白了,积极面对,最终好转,转出ICU了,现在在普通病房,正在积极给我们买物资捐助我们呢!目前已捐了200副护目镜。</h3><h3><br></h3><h3>第三个患者:病人57岁,我第一次进入ICU时,他应该是病房里病情最轻的重症病人了,在高流量氧疗下氧饱和度有95%,有时甚至可达98%,但病人情绪十分悲观,紧张焦躁,精神压力极大,有时拒绝医护救治,丧失生存的信念。椐武汉医生介绍说病人是家族聚集性发病,己有俩亲人过世,妻子及儿子均在隔离治疗,所以患者表现的极为悲观,有厌世情绪,虽然医生经常与病人谈心,鼓励,给予心理疏导,缓解压力,甚至给予药物,但收效甚微。当我第二次上班时发现病床上的病人己经是新入院的女病人了。这种无力感,对于我们重症抢救团队所有的医护人员打击都佷大,每天我们都很忐忑不安,最怕刚刚还稳定的一个人,在下一个班就不在了。</h3> <h3>今天下午,李兰娟院士来看望我们医疗队了,为我们医疗队打气!大家倍受鼓舞,信心满满!感谢所有关心,爱护,帮助我们的领导们!</h3>